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书香”家风代代传 郭军平 我到现在还依然爱读书。...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书香”家风代代传

郭军平

我到现在还依然爱读书。这不能不归功于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的父亲是乡村教师,做过三个多年乡村校长。他,常年扎根在乡村,默默地为家乡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的母亲虽然是农民,完小没有毕业,但是受父亲影响,一辈子也爱读书,以至于母亲懂得知识也比较多。

父母都爱读书,影响得我们也爱读书。每年的农闲时节、星期天、寒暑假,一有空,我们全家人就会一个个抱着一本书,兴致勃勃地啃读。父亲读书也很讲究实用,务农他买农业书,治病他买医学书。在读书方面,父亲简直就是一个“杂家”。只要是父亲看过的书,我们都看。村子里喜欢读书的人,也都到我家借阅。这实在是父亲的书起了作用。

我们村子农闲时间打牌的风气很盛,我的父母不打牌,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这给我们传下了良好的家风。因此,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刻,我们的思想园地都没有荒芜,都没有被其他的不良嗜好吸引去。这是家风最可贵的地方。

“学以致用”,这是父亲经常说的一句话。从父亲读的书种类来看,他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而读,而不是盲目地读书。这说明父亲读书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自己认识客观事物的水平而读的,并不是纯粹的“书呆子”式的死读书。父亲的这一种读书思想与我后来读到的中国近代几位思想家主张的“经世致用”的思想不谋而合。这提高了我读书的思想。于是,在上学和工作中,我凡是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都去找书本,结果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书,简直成了我学习和工作的良师益友,大大提高了我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为我学习和工作快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简捷方便的办法多亏来自父亲的影响。

母亲读书没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她只是随性而读,尤其是爱读文学类书籍。她常常把她读过的《封神演义》《西厢记》《红楼梦》《聊斋志异》里的人物故事给我们讲。这让我们很受益,激发了我们的想象能力。到现在,我都记得母亲讲起人物故事来总是津津有味、生动活泼的情景。中国古典名著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小就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头脑。

这为我们人生成长树立了一个辨别善恶美丑的标尺,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以至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刻没有误入歧途。当然,母亲对文学的爱好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每到节假日,我都会拿着不多的零花钱到县城新华书店旁边的小人书摊如饥似渴地阅读。这为我后来爱上文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丁铃铃,门口一阵车铃声,原来是邮递员给父亲送订阅的报纸。我一看,是《中国剪报》《老年报》。七旬又六的父亲至今仍然保留着当年的读书习惯。这一良好的家风应该代代相传下去。

(选自《光明文荟》2017年2月24日,有改动)

1.“我”的父亲和母亲在读书方面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

2.文中说“这是家风最可贵的地方”,家风最可贵的地方指什么?

3.家风是融在血脉中的骄傲。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除了文中“读书”的家风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家风值得提倡?请写出两种,并选择其中一种说说值得提倡的理由。

值得提倡的家风:(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父亲读书种类多,讲究实用(或“从父亲读的书种类来看,他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而读,而不是盲目地读书”或“父亲读书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自己认识客观事物的水平而读的,并不是纯粹的‘书呆子’式的死读书”);母亲读书没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她只是随性而读,尤其是爱读文学类书籍。 2.我的父母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让我们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刻,思想园地都没有荒芜,都没有被其他的不良嗜好去吸引。(可用文中语句,也可自己概括,意对即可) 3.示例:(1)勤俭节约(2)尊老爱幼(其他如邻里和睦、诚实守信、自立自强等)理由(以“勤俭节约”为例):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提倡节约杜绝浪费,营造“人人讲节约、事事讲节约”的良好氛围,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等做起,从自己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良好的社会风气就一定可以形成。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从“从父亲读的书种类来看,他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而读,而不是盲目地读书”可知父亲读书讲究实用;从“母亲读书没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她只是随性而读,尤其是爱读文学类书籍”可知母亲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2.本题的考点是代词的指代对象: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的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根据这个思路可知,“这”指的就是上文所说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刻,我们的思想园地都没有荒芜,都没有被其他的不良嗜好吸引去”。 3.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能力解读。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语言通顺、有条理。此题可以从自己的家庭实际出发,把“勤俭节约”等作为家风来阐述,理由要结合生活小事阐明其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词鉴赏。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怀。

B. 颔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颈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中隐含伤感和悲观。

C. 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D. 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

[乙]

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明史·张溥传》)

[注释]①溥:指张溥。②钞,通“抄”。③沃:浇、洗。④汤:热水。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 白雪纷纷/何所似

C. 所读/书必手钞    D.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俄而雪______          (2)撒盐空中差可______

(3)如是者六七始______    (4)即______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公大笑              好之者不如之者

B. 儿女讲论文义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 冬日手皲沃汤数次    吾三省吾身

D. 三人行,有我师焉    所读书手钞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5.[甲][乙]两文讲述了两个儿童的故事,[甲]文侧重表现谢道韫的__________,[乙]文侧重表现张溥的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小说集《朝花夕拾》,他的散文集有《呐喊》《彷徨》等,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等。

B. 《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是元代戏曲作家、散文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思,思绪。

C.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春》的作者是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生活丢给我们两道选择题,一是快乐,一是不快乐。你选择了快乐,你就选择了阳光,选择了温暖。你会看到花开,听到鸟叫,你会在凡来尘往中,感受到活着的喜悦。既然遇到一些坎坷一些挫折,你也能乐观地面对。因为你知道,唯有快乐,才能减轻生活A(    )给你的疼痛,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或许就能等来云开日出的那一天。相反,       ,整天自怨自艾,你的耳朵将会失聪,你的眼睛将会失明,你看不到花花绿绿的好,你听不到流水和清风的欢唱。你的世界,布满B(    ),你活得消极又沉闷,生的乐趣,将被你一点一点活埋了。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了,我为什么快乐。那是因为我别无选择,除了选择快乐。

(1)为文中A、B两个括号处分别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

附加  附属  阴霾  阴晦

A               B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3)根据语境,为文中横线处写一句话。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云宵(xiāo)   (zhù)蓄     咄(duō)逼人    翻来(fù)去

B. (lì)临     粗(kuàng)   不求(shèn)解   花枝(zhāo)展

C. (zháo)落   (jué)别     人迹(hǎn)至    (jié)然不同

D. (mì)     (hàn)萏     喜出(wàng)外   人声(dǐng)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