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论语〉十二章》选文,回答下面问题。(9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阅读《〈论语〉十二章》选文,回答下面问题。(9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⑤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思而不学则              (2)知之者不如之者(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人不知不愠         择其善者从之

B.公欣       不以为

C.可以师矣     人谋而不忠乎

D.五十而天命    之者不如好之者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4.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章(不得与选文中的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3分)

 

1.疑惑 喜欢 2.D 3.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期中了 4.(示例)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之。”(《学而》)意思是说,年轻人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就要尊敬兄长,行为谨慎,言语有信,博爱众人,亲近仁者。这些都做到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去学习文化。 【解析】 1. 试题分析: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殆”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是不同的,这里是“疑惑”。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D中二者都是“了解”;A:转折/承接;B:……样子/这样;C:作为/替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信息。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其中“饭”等重点词语要理解准确。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学生根据积累具体要求,积累合理正确即可。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下面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不亦(             )    (2)人不知而不(                )

(3)不其忧(             )    (4)不(              )

2.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写出两个出自《论语》十二章中的常用成语。

(1)                               (2)                         

4.同学们,在学习上你或许曾经有过困惑,或许你现在正在经受着困惑。那么,学习了《论语》十二章后,你一定有所感悟,《论语》十二章中哪一句话你感受最深?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的切身体会

 

查看答案

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下面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不亦乎(            )  (2)不习乎(           )

(3)不其忧(            )  (4)择其善者而从之(            )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下列选项中对本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的是学习的方法。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是学习的态度。

C.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明了时间的宝贵,勉励学生要珍惜时间。

D.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讲的是一个人要坚持自己的信念。

4.你从文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请结合其中一则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论语〉十二章》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学而时   _________        (2)与朋友交而不   _________

(3)人不其忧   _________        (4)博学而   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章讲的是学习态度,强调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B. 第④章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C. 第⑥章讲的是人总要有点精神,为了自己的理想,要不断地追求,即使生活清苦也自得其乐。

D. 第⑪章讲的是坚定的志向对人的重要性。

4.请谈谈你对“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句中“乐”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全文,完成练习。

1.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罔,思 殆。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摘出出自《〈论语〉十二章》中现在常用的成语。

4.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⑥学而时习之 

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吾日三省吾身           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A. ①②④/③⑤⑨/⑥⑦⑧    B. ①⑤⑧⑨/②⑥/③④⑦

C. ②③⑥/④⑤⑦/①⑧⑨    D. ①②③/⑥⑦/④⑤⑧⑨

5.读了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副曾悬挂在山东曲阜孔府内的对联。这副对联可以让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到孔子的思想。请你从上、下联中各选择一个方面,并分别以【链接材料】一则语录中的相关内容为例,简要说出你的认识。

上联: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已

下联:处世尤宜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

【链接材料】

(子曰: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④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

⑤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

⑥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