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一副曾悬挂在山东曲阜孔府内的对联。这副对联可以让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到孔子的思...

下面是一副曾悬挂在山东曲阜孔府内的对联。这副对联可以让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到孔子的思想。请你从上、下联中各选择一个方面,并分别以【链接材料】一则语录中的相关内容为例,简要说出你的认识。

上联: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已

下联:处世尤宜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

【链接材料】

(子曰: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④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

⑤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

⑥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上联中提到“择朋友”,就是要选择朋友,比如链接材料一中提到“无友不如己者”,孔子认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也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选择朋友,选择有益于自己的朋友,要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下联中提到“慎言语”,要求说话谨慎,比如链接材料六提到“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认为做人言语要谨慎。也就是说我们在日常与人交往中要谨慎言语,说正确的话,说合适的话。 【解析】此题属综合读题,解答此题,要对《论语》内容有所掌握,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结合具体要求作答。对联中,化用了孔子的一些主要言论或思想,都可与材料中的事例相对应,如对联中的“慎言语”可与⑥相匹配;“守礼法”可与②⑤相匹配等。示例:“慎言语”与⑥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要勤快敏捷,说话要谨慎,即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孔子终生爱学习,处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他不但爱好学习,还有很多关于学习的论述,请你结合《论语》中关于“学习”的论述内容以及自身实际,进行扩展阐发,写一则议论片断。

要求:(1)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至少引用孔子关于学习的两处论述;

(3)论点简要鲜明,论述有理有据;    (4)1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在学完课文《〈论语〉十二章》后,老师为了使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专门组织了一次以“交流学习体会”为主题的座谈会。请你参与进来。

(1)作为主持人,你应该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现在就请你展示出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翔同学想在座谈会上用对联的形式活跃气氛,他给大家出了个对联,请你对出他的下联。

上联:时习悦,内省乐,择善喜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上的张长林同学非常聪明,但就是平时学习不认真,不肯下功夫。在座谈会上,请你委婉地指出他的不足,并用已学过的《论语》中的语录劝勉他勤奋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填空。

(1)《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体裁)著作。它与《          》《         》《          》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名丘,字仲尼,

             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

(2)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否则会误入岐途,所以孔子说“                       ”。

(3)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                                       

(5)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 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 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D. 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

 

查看答案

选出“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择其善者而从之    B. 学而时习之

C. 下车引之    D.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