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2016年10月17日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2016年10月17日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两名航天员送上太空。10月19日凌晨,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轨道高度相遇,两个比子弹速度还要快8倍的空中飞行器准确地对接在一起。景海鹏和陈冬两名航天 员进入天宫二号,并按计划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材料二】下面是部分外国媒体对此事的反应。

英国广播公司:这两次发射任务将引领中国进一步开展面向火星或月球的太空探索任务。

西班牙埃菲社:此次飞行任务将为中国在2022年前后完成第一个空间站建设的计划夯实基础。

新加坡《联合早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将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第二阶段任务的完成。

韩联社:目前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足以与美国、俄罗斯等老牌航天强国比肩,神舟十一号的发射将为中国实现建成空间站的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1)根据材料一写一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不含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材料二中整合出三条关键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在太空中成功对接。 (2)我国完成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第二阶段的任务;②我国航天技术比肩美、俄;③神舟十一号的发射为我国实现建设空间站任务奠定基础。 【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对新闻内容概括。。【材料一】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是说10月17日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第二句话是说在10月19日凌晨,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在太空成功对接。将两句话所写内容采用“什么(事物)+ 怎么样”的答题格式进行概括即可。(2)考查重要信息筛选和对材料进行概括。依据【材料二】外国媒体对此事的反应内容,从中筛选出关键、重要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概括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再见吧,原西。记得我初来之时,对你充满了怎样的畏怯和恐惧。现在当我要离开你的时候,不知为什么,又对你充满了如此的不舍之情!是的,你曾打开窗户,让我向外面的世界张望。你还用生硬的手拍打掉我从乡里带来的一身黄土,把你充满炭烟味的标志印烙在我的身上。老实说,你也没有能拍打净我身上的黄土;但我身上也的确烙下了你的印记。可以这样说,我还没有能变成一个纯粹的城里人,但也不完全是一个乡巴佬了。再见吧,亲爱的原西……

以上文字选自中国当代作家_________写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我”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填空

1)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包含“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哲理”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钱塘湖春行》中写春花春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纪昀在《河中石兽》中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依靠主观想象而妄下定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木兰诗》中描写战地寒冷,战斗生活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观察下面明朝李在的画作《归去来兮图之云无心以出岫》,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查看答案

在以下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2016年“感动中国”评委会给屠呦呦的颁奖词: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①执着于千百次实验 ②深深植入当代世界 ③帮人类渡过一劫 ④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

A. ①④②③    B. ②①④③    C. ③②①④    D. ②③①④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莱芜九龙大峡谷全长20多公里,谷内怪石嶙峋,溪水潺潺;两边奇峰突兀,层峦叠翠,真可谓巧夺天工

B. 据笔者观察,近年来我省小型剧目的创作一直比较活跃,涌现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

C. 摩拜单车一推出,便受到人们的欢迎,其始作俑者胡玮炜受邀登上了央视《朗读者》的舞台。

D. 519日,在第七个世界家庭医生日来临之际,芳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心积虑让家庭医生走进百姓家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