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①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

①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②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③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故不意也_________________ (2)广于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怀怒未发 __________________ (4)长跪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雎面对秦王的武力威胁,是怎样一步一步给予他有力回击并使他跪地求饶的?

4.结合实际,说说唐雎迎战秦王所抱的心态给自己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1.错,通“措”,放,放置。扩充心里道歉 2.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3.面对秦王“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威胁,唐雎毫不示弱,首先以“士之怒”进行反击;接着列举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跟秦王同归于尽;最后付诸行动,“挺剑而起”,这样就让秦王败下阵去,跪地求饶。 4.示例:唐雎面对阴险狡诈、残暴凶狠的劲敌秦王,没有惊慌害怕,而是胸有成竹,从容应对,最后取得了斗争的胜利,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也会遇到困难,甚至危险,但是,只要我们能够不畏惧、不退却,沉着冷静,想办法,就会度过难关,迎来希望。 【解析】 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注意通假字,如“错”:错,通“措”,放,放置。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2.试题分析: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此题中的“虽”“直”“布衣”“徒跣”等词语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 3.试题分析:考查提取文中重要的信息。问题:唐雎面对秦王的武力威胁,是怎样一步一步给予他有力回击并使他跪地求饶的?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首先以“士之怒”进行反击;接着列举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最后付诸行动,“挺剑而起”,这样就让秦王败下阵去,跪地求饶。要把情节用“首先”“然后”“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答出来。 4.试题分析: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答出启示。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获得人生启迪。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并能陈述理由。注意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2法耶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 (怀疑、犹豫、诧异、激动)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 (升、跳、现、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结合语境,给文段中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作者在写菲利普夫妇和若瑟夫时各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反映了他们的什么性格特点?

菲利普夫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若瑟夫: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选段描写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默念的三句话意思有什么异同?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5.“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与小说开头相联系,文章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吗?

 

查看答案

“巨幅国旗”的高科技和“针功夫”

    ①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在第31届里约奥运会颁奖仪式上升起的中国国旗图案有误,四颗小五角星竟然是平行的。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明确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宽比例为3∶2。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右面,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

    ③里约奥组委已回应中国反映的“错误国旗”问题,表示会尽快解决。

    ④说起中国国旗制造,当然要说“大阅兵”空中梯队的巨幅国旗,不仅含有神舟飞船高科技,而且还有“针功夫”。

    ⑤2015年9月3日,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大阅兵中,直升机悬挂着巨幅国旗和军旗,以每小时180公里的速度飞过天安门。国旗长9米、宽6米,军旗长7.5米、宽6米。这是中国首次悬挂如此巨大的旗帜,以如此高的速度飞行展示。

    ⑥要知道,让国旗、军旗在高速飞行中迎风招展却完好无损并不简单。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阅兵红旗项目负责人江长虹表示,阅兵时挂在飞机钢索上的红旗会受到巨大的气流冲击,承受的风力超过超强台风。日常使用的红旗在这种风速下马上就会被撕成布条。但是,阅兵保障单位提出了红旗不仅不能随意摆动,还要处于舒展状态,并且高速飞行后丝毫不能破损的要求。

    ⑦红旗与降落伞在空中的状态既有相似之处,又不完全一样。对于降落伞专家来说,这也是一个新课题。于是,专家建立了巨幅红旗在高速流场中动力学特性的仿真模型,进行了大量的模拟计算。计算后,专家们开出了“药方”:首当其冲的是限制红旗的剧烈摆动,其次是改用新型合适的材料,最后是提高缝纫和卷边处理的精良度。

    ⑧红旗采用了与神舟飞船降落伞一样的特制布料。江长虹说:“用这种材料制作的降落伞可承载重达3吨的载人飞船返回舱,降落伞折叠起来还能放入一个大号的行李箱。如果用此种布料做一件衣服,重量比一个鸡蛋还轻。这种材料已大量应用到生活用品上,比如现在流行的超轻透气的户外皮肤风衣,携带方便结实耐用的购物袋等。”

    ⑨但是,用这种材料制作的红旗太透光,飞行起来的展示效果不好。因此,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请专门的材料研制厂家在布料上涂了一层特制涂料,即使红旗的透光性恰到好处,保证了地面远距离观看时的鲜艳度,又使红旗有很好的防雨能力。

    ⑩巨型红旗的技术含量不光体现在设计上,制作上也有“针功夫”。红旗很大,然而没有那么宽的整片布可以一气呵成地制作完整的红旗,因此技术人员使用了航天降落伞缝纫技术,将七片布料拼接而成。

    ⑪这种技术本质上和平时缝纫衣服是一样的,但对缝纫机的选择、缝合形式、缝纫宽度、缝线针脚长度、缝线松紧程度、缝线的材料等都有严格要求,必须满足航天标准要求才能使用。如果按照航天标准制作服装,穿几十年也不会开线。

1.文章前三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2.根据文章内容,用“//”将④~段分成三个部分。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3.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大阅兵”空中梯队的巨幅国旗和军旗,这样的红旗具有哪些特点?

4.为什么说“让国旗、军旗在高速飞行中迎风招展却完好无损并不简单”?

5.第⑧段画线句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学家规·树新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九年级(2)班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关于家规的三则材料,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每条不超过10个字)

材料一】西周时期,周公以《无逸》告诫后辈子孙不要因贪图享乐而荒废政务;春秋时期,孔子以不学礼,无以立训诫儿子。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

材料二】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如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强调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陆九韶在《陆氏家制》中主张人之爱子,当教之以孝悌忠信”。

材料三】“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规,除对其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还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和楷模。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开展中国好家规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请谈谈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①“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曾国藩家书》

②“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条横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你会选哪项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

A.家和万事兴            B.天道酬勤            C.百善孝为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学校为配合本次活动开展的“‘不剩饭,不剩菜’——文明餐桌行动宣传画,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并写出其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A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

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水浒传》,文中的A姓名____,“胖大和尚”是_____

(2)《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________ 、对________ 深厚的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早春二月,暖还寒,许多花木还未醒来,包河的柳枝已泛青了,环城的柳条       了,湖滨的柳浪也       了。柳条、柳丝、春姑、俏影,挣脱寒冬的禁固,装点出大湖春色,染名城春烟,传递出春的信息和新年里的盎然生机。柳条、柳丝,风情万种,ē娜多姿,缀着碧玉,泛着绿波,高咏绿色理念,编织成无边风景。 是的,包河、环城、湖滨翩翩起舞的柳条、柳丝、柳浪、柳烟,不是显示大湖名城万千英豪征服自然描绘青山绿水的智慧、能力和风情吗?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暖还寒_________    __________     ē__________娜多姿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

(3)根据句子的意思,将“起舞”“抽丝”分别填入_______________两处的横线上。

(4)把文中画线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