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许多花木还未醒来,包...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早春二月,暖还寒,许多花木还未醒来,包河的柳枝已泛青了,环城的柳条       了,湖滨的柳浪也       了。柳条、柳丝、春姑、俏影,挣脱寒冬的禁固,装点出大湖春色,染名城春烟,传递出春的信息和新年里的盎然生机。柳条、柳丝,风情万种,ē娜多姿,缀着碧玉,泛着绿波,高咏绿色理念,编织成无边风景。 是的,包河、环城、湖滨翩翩起舞的柳条、柳丝、柳浪、柳烟,不是显示大湖名城万千英豪征服自然描绘青山绿水的智慧、能力和风情吗?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暖还寒_________    __________     ē__________娜多姿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

(3)根据句子的意思,将“起舞”“抽丝”分别填入_______________两处的横线上。

(4)把文中画线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zhà xuàn 婀 (2)禁固 禁锢 )抽丝 起舞 (4)是的,包河、环城、湖滨翩翩起舞的柳条、柳丝、柳浪、柳烟,正是显示大湖名城万千英豪征服自然描绘青山绿水的智慧、能力和风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2)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3)补充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4)本题考查反问句和陈述句之间的转换,要注意意思表达要一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_______________,瑞脑消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②骊山四顾,阿房一炬,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  骊山怀古》)

③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________________。(王磐《朝天子 咏喇叭》)

___________________,拾此充饥肠。(白居易《观刈麦》)

_____________________,日高人渴漫思茶 。(苏轼《浣溪沙》)

⑦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陈涉世家》)

⑧今操已拥百万之众,_______。(陈寿《隆中对》)

(2)默写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下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曹刘。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小骆驼对自己的相貌感到自卑,它困惑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的睫毛那么长?”骆驼妈妈说:“当风沙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可以让我们在沙漠风暴中看见方向。”

小骆驼又问:“妈妈,为什么我的背那么驼?”骆驼妈妈说:“这个叫驼峰,可以帮我们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够在沙漠里忍受十几天无水无食的生活。”

小骆驼又问:“妈妈,为什么我的脚掌那么厚?”骆驼妈妈说:“厚厚的脚掌可以让我们重重的身子不至于陷在软软的沙子里,便于长途跋涉啊。”

小骆驼高兴地说:“哇,原来我在沙漠里这么有用啊。”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为创建文明校园,学校决定在校内全面推广主题为“礼仪在我心,学做文明人”的文明礼仪教育。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九年级(五)班作了关于“是否在学校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问题的调查问卷,得到如下表格。请根据表格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结论文段空缺的内容,使上下语意连贯。

(1)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吗?

调查对象及选项

学生

家长

非常希望

19.08%

11.90%

希望

68.79%

59.52%

不希望

5.20%

5.95%

无所谓

6.94%

22.63%

 

  

(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

A家庭 B学校 C社会 D自我

调查对象及选项

学生

家长

A

27.23%

22.69%

B

51.83%

14.48%

C

11.67%

52.10%

D

9.27%

10.73%

 

 

1.结论: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问题上,学生与家长看法的相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学生与家长看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

2.学校开设了传统礼仪兴趣班,你对此很感兴趣,想报名参加。但你妈妈却认为不如学点更实用的,你准备如何劝说妈妈让她同意你参加?

 

查看答案

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____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__ ,饿其体肤。(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

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隙。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遂阴交于聂政,以意厚之。严仲子奉黄金百镒,前为聂政母寿。聂政惊,愈怪其厚,固谢严仲子。严仲子固进,而聂政谢曰:“臣幸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①以养亲。”严仲子固让,聂政竟不肯受也。

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 遂谢车骑人徒,辞,独行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注释』①甘毳(cuì):同“甘脆”,美味的食物。人徒:随从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严遂阴交于聂政,以意厚之   厚:厚待

B. 固谢严仲子            谢:感谢

C. 严仲子固进            固:坚持

D. 枉车骑而交臣           枉:屈尊

2.为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

A. 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

B. 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

C. 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

D. 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聂政因为杀人,为躲避仇家,和母亲、姐姐逃往齐国。

B. 严遂曾经派人刺杀韩相侠累,但都没有成功。

C. 聂政谢绝严遂给他派助手,孤身一人前往韩国刺杀侠累。

D. 聂政杀死韩相侠累后,也被韩相侠累的侍卫用剑划破脸皮,挖出眼珠,又割腹挑肠,就此死去。

4.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客游以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养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