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全民阅读 书香中国 【新闻摘要】 2014年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全民阅读 书香中国

  【新闻摘要】

  2014年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向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又曾两度提及此话题:一次是网购图书,一次是全民阅读。

  【权威调查】

  调查一:亚马逊中国“201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民阅读的氛围浓厚,阅读几乎成为大部分受访者生活的必需品。大部分受访者几乎每天都会阅读,每天阅读多于1小时的比例更是达到36%。近一半受访者保持着大量阅读的习惯,过去一年的阅读量达10本以上图书,几乎是一个月一本。在阅读载体的选择上,电子阅读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使用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可大幅度提升阅读总量,72%的Kindle用户全年阅读总量超过12本,其中50% Kindle用户的年阅读量超过24本。

  调查二: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浅阅读已经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显示,51%的受访者每天会用超过1个小时的时间阅读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刷微信、看微博或通过电子设备看新闻等),而每天读纸质书超过1个小时的受访者仅占36%.数据还显示,“睡前”“节假日”“工作休息时以及上下班、上下学或出差途中”仍是读者主要的阅读时间,在阅读时间的选择上越来越碎片化。利用“上下班、上下学或出差途中”等零散时间阅读的比例明显上升,2014年利用零散时间阅读的受访者比例达39%,而2013年这一比例仅为29%。

  调查三:数字化阅读趋势在亚马逊“201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中得到了体现,2014年看电子书的受访者比例达78%,相比2013年增长11%。从亚马逊中国销售数据来看,2014年Kindle书店电子书下载量是2013年的3倍。在电子书阅读介质上,Kindle成为除手机外最受读者欢迎的电子书阅读器。从调查反馈中发现,Kindle使用者80%集中在18-35岁之间,Kindle使用者每次的阅读时长为65分钟左右。读者购买、阅读电子书的主要原因是“电子书携带方便以及更低的价钱”,而读者最看重的电子书阅读器功能前三名为“快速翻书功能”“内置智能词典”“跨设备无间断阅读”。 

【网民心声】

  读书是人类传承文明、走向未来的重要途径,古今中外优秀的领导人都不遗余力地倡导读书。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读书学习,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自强不息、开拓未来的重要手段。中华民族历来有“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为什么?因为书籍积累了人类创造的精神成果,积累了人类走向美好生活的经验,积累了成功与失败的例证,能给人以重要的精神启迪。

  【媒体观点】

  打造全民阅读时代,就需要出版部门转变观念,不是只有阅读纸质书籍才叫阅读。我们是不是该将更多纸质书籍的精彩内容搬到网络上?网络上的电子书不少内容低劣,这何尝不是传统出版部门的拱手相让?我们是不是也该依据年轻人的阅读喜好,多创作短小精悍的优秀作品?是不是也能出版更多的正规电子书?

  (根据光明网、环球网等媒体资料整理)

1.阅读【新闻摘要】,简要归纳其内容要点(20字以内)。

2.阅读【权威调查】,概括出目前我国全民阅读呈现的三个特点

3.阅读【权威调查】二、三两则材料,分析电子阅读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

4.阅读【网民心声】和【媒体观点】,简要陈述我国领导人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重要意义,并就打造全民阅读时代向出版部门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1.克强(总理)代表政府多次倡导全民阅读。 2.①目前全民阅读的氛围浓厚;②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浅阅读已经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数字化(电子)阅读比例增加。 3.①社交网络兴起,社交媒体信息丰富;②电子书携带方便以及更低的价钱;③电子书阅读器功能强大。 4.意义:①读书是人类传承文明、走向未来的重要途径;②读书学习,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自强不息、开拓未来的重要手段;③读书能给人以重要的精神启迪。建议:丰富电子书的内容,提高电子书的质量。 【解析】 1. 【考场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考场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考场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考场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屈原既绌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魏闻之,袭楚至邓 。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 ,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1.下列句中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惠王之(对……感到担忧    B. 乃令张仪去秦 (同“佯”,假装)

C. 大破楚于丹、淅(军队)    D. 去张仪 (解释)

2.下列句中的“之”与“魏闻之,袭楚至邓 ”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山川之美    B. 楚王闻之    C. 夫君子之行    D.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下列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A. 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楚国和齐国结盟亲善,秦国不敢侵犯,就采用离间计破坏两国的联盟,以便各个击破。

B. 张仪出尔反尔,失信于楚王,楚王很生气,决定发兵攻打秦国。

C. 齐国对楚国与之绝交很生气,当楚国有难时,他们也袖手旁观,因此楚国陷入困境之中。

D. 秦国打算割地和楚国议和,楚王认为张仪很聪明,不愿得地,希望得到张仪这个人才。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赏析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本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难行程,描绘了边塞_________的景象。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

(2)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3)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5)请你写出两句连续的关于山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根据通知精神,学校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该主题活动并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主题活动设计一条主题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校学生会计划开展一次有关校园欺凌情况的问卷调查活动,请你为这份调查问卷拟两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为学校治理校园欺凌提一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背影》作者是朱自清,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B. 《白杨礼赞》的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其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C. 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记承天寺夜游》是作者被贬谪到幽州任职的作品,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D. 吴均是南朝梁文学家,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代表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