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小说...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茶馆》等。

B. 古代常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提携”指小孩,“豆蔻”是指13-16岁的少女,“弱冠”指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C. 《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对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了鲁迅先生对旧中国农民生活、小市民社会深刻的思考。

D. 骈文,起源于汉魏,盛行于隋唐,以四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著名的有唐朝柳宗元写的《捕蛇者说》。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对于课本上的课文,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要懂得通过课内的文章学到相关的语文知识的道理。D项表述错误,应该是:著名的有《与朱元思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qiè)    (ɡū)     和旭         分道杨飚

B. (shuī)     (qiè)     (zāo)米      迥然不同

C. 隔膜          (jí)水      (xiā)酒      玲珑剔透

D. (kē)                   (tuí)然     (ɡōnɡ)愁交错

 

查看答案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 君子好逑。                     (《关雎》)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

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 王之涣《______》)

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                        ________《春江晚景》)

绿杨烟外晓寒轻,____________。                           (宋祁《木兰花》 )

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与朱元思书》中“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窥谷忘反。”

一句既衬托出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又传达出作者鄙弃功名寄情山水的情怀。

 

查看答案

请将下面的语句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横线上,要求正确、美观。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大千世界就是由“一粒沙”“半瓣花”这样的微小事物构成的。生活中,触动你心灵、给你启迪、助你成长的,往往是那人、那物、那情……

请以“与__________相伴的日子”为题写文章。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字数600字以上,不得抄袭、套作,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下列小题。

山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①。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仗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注释:①蘼芜:一种香草。

1.“风”本是无形的,却在诗人笔下各具风韵。请分别概括两首诗中“风”的特点。

2.这两首诗同写山野漫步的诗,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回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