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1986年8月11日上午10点,南京。浓郁的梧桐树阴掩映着...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1986年8月11日上午10点,南京。浓郁的梧桐树阴掩映着五光十色的橱窗,夏季时装大展销的广告吸引着对对情侣的目光,欢腾跳跃的迪斯科乐曲伴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这座举世闻名的大城市一如平日,生气勃勃,和平繁荣。我在一条小巷口下了公共汽车。与我同时下车的,还有一位身体瘦弱的老太太。她手里挎着菜篮。如果不是那像被人撕咬过的残缺的右耳,我也许不会注意她。她步履蹒跚地走了几步,忽然站住,定定地打量着路边的一棵古槐,瞪大了的眼睛里流露出恐惧和绝望,双手也不由自主地哆嗦起来。随即,她怪叫一声,抛下菜篮,转过身没命地奔跑,还不时抓起路边的脏物向后扬去,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绝望的呼叫声。

“老太太又发疯了,唉!”行人驻足,回头。

她弱小的身躯剧烈地摇晃着,终于栽倒在地,口吐白沫。

我和几个路人把她送进医院。两鬓斑白的H医生很生气地用听诊器敲着桌子问:“是谁让她到老槐树那儿的?”

H医生告诉我,这位老人叫静缘,1937年南京大屠杀时,他惨遭日本鬼子蹂躏,地点正是那棵老槐树下。

我被极大地震动了。半个世纪的漫漫岁月,竟无法抹平她心里的裂痕。那该是何等的令人发指的暴行!

        ……

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暴、更无人性的了。

……

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

在我两下江南的采访调查中,在我提起沉重的笔时,我悲痛的心依然一次又一次地颤栗。限于篇幅,我的叙述难以表达历史灾难之万一;而当年日本法西斯那难以数计的令人发指的兽行,又绝非笔墨所能形容!

半个世纪过去了,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已难寻觅旧时容颜,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嚎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在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前夕撰写这篇文章,我又感到欣慰——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作为80年代的青年军人,我又感到自豪——在我们的钢铁长城和火热的胸膛前面,绝不允许历史悲剧再次重演!

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

我不想也没必要发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节选自《南京大屠杀》)

1.解释下列词语

令人发指:                                                               

惨绝人寰:

2.选文第一段画线句子属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3.我们感到欣慰和自豪的原因各是什么?

 

1.令人发指:形容使人极度愤怒。一般指南京大屠杀日本人的行为令人厌恶,恐怖。 惨绝人寰: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形容惨痛到了极点,世上少有。 2.环境描写。烘托出了今日南京城的繁华与安宁,或展现现代南京的生气,和平与繁荣景象,与下文南京大屠杀的惨状形成对比。 3.我们感到欣慰的原因是:因为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我们感到自豪的原因是:因为今天祖国已经强盛起来,有了强大的国防。 【解析】 1.试题分析:分析关键词,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令人发指:形容使人极度愤怒。一般指南京大屠杀日本人的行为令人厌恶,恐怖。惨绝人寰: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形容惨痛到了极点,世上少有。 2.试题分析:考查描写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要注意环境描写的烘托渲染作用。烘托出了今日南京城的繁华与安宁,或展现现代南京的生气,和平与繁荣景象,与下文南京大屠杀的惨状形成对比。 3.试题分析:问题出在后三段,“我又感到欣慰——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作为80年代的青年军人,我又感到自豪——在我们的钢铁长城和火热的胸膛前面,绝不允许历史悲剧再次重演”,这几句好告诉我们,今天的我们感到欣慰:因为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我们感到自豪的原因是:因为今天祖国已经强盛起来,有了强大的国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甲﹞﹝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朝夕阴    晖:                          

(2)佳木而繁阴  秀:

2.下面三项中“之”的用法与“山间之朝暮也”相同的一项是(       )

①子墨子闻之(《公输》墨子)

②介胄之士不拜。(《细柳营》司马迁)

③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3.翻译下列句子: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云归而岩穴暝

4.请分别从(甲)(乙)两文中摘出反应观景感触的两个句子,并分析两文所写的景物有哪些不同?

观景感触:(甲)                        ,(乙)                                          

写景的不同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小题。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借助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带月荷锄归”所展现的优美画面。

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两句诗你是如何理解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填空。

(1)我报路长嗟日暮,                              。(《渔家傲》李清照)

(2)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3)俗子胸襟谁识我?                             (《满江红》秋瑾)

(4)土地平旷,                           (《桃花源记》陶渊明)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比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的句子是:                                                               

(6)《长相思》中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写尽乡愁但无一“愁”字的句子是:                                        

(7)王维的诗不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还饱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如《终南别业》中“                                          ”这两句诗就表达了当你处于某种绝境,只要换一个角度来看,就会看到希望或转机的哲理。

 

查看答案

八年级(一)班组织了一次“探寻古代交通”的综合实践活动,假如你也参与其中,请完成下面的问题。

(1)随着社会的发展,词语的意思也在发生着变化。在古代“交通”一词的意思是               

(2)古代的道路有:径、         、阡、陌等。

(3)古代主要的交通工具有:车、马、牛、           

(4)根据你收集到的古代交通或者有交通意象的古诗文。按示例,再写一句诗。

示例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示例二: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

 

查看答案

名著导读。

他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

以上选文出自_____ (作家)的小说 ________ ,文中的“他”是_______ (人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