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神州第一味 刘英敏 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神州第一味

刘英敏

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亦豆腐之谓乎?

②认识中国,可从豆腐找到绝佳切入口。儒释道左右中国几千年。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豆腐最能代表中国的味道,因其多有“道味”。这,首先因豆腐的发明者是道者。中国文化史上地位很高的《淮南子》是道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淮南王刘安聚数千方士一边在炼丹中发明了豆腐,一边成就了《淮南子》。豆腐先是道者的长寿膏丹,后来传入民间。道家发明的豆腐营养中华文明两千余年,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刘安乃汉高祖刘邦之孙。豆腐因而有了庙堂、江湖和红尘三者的机缘。故,国人上上下下,神州东西南北,莫不深爱之。

③若说豆腐为道家之味,则红烧肉为法家之味,大蒜炒肉为儒家之味,苦瓜肉丁为墨家之味吧。红烧肉不能日日吃,其它的,但食无妨。豆腐之味有容乃大,因其“几乎无味”,所以左右逢源:加点肉末,则具儒家韵;味油豆腐烧肉,别有法家风貌;白水煮豆腐,深得佛家情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块霉豆腐可为穷人下一餐饭,一桌豆腐宴可为主人壮脸面。豆腐干、豆腐丝、霉豆腐、臭豆腐、乃至水豆腐或者豆浆……士农工商兵家戏子三教九流均可在那儿找到胃的知音,正如西方人在“啃得急”、汉堡包以及可乐中寻到胃的伴侣一样。据说西方人也开始兴做豆腐,不一味地“啃得急”了——心放慢而食热豆腐也,以至于英文多了个新词“TOFU”(豆腐)。我想,这不仅仅因豆腐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之实用大优点,更因“豆腐得味,远胜燕窝”的至味和内中所藏的东方生活趣味与哲理吧。

④豆腐的温柔朴善,源自她的“娘” ——黄豆的良善仁厚。黄土地,黄豆子。五谷之一的“菽”(大豆),中国是最早的栽培者。《诗经·小雅·小宛》云:“中原有菽。”读之,思古之幽,五内俱热。豆子、豆腐为国粹。玉米、红薯等许多粮食作物传自外邦。菽,总让我们亲切。“煮豆燃豆萁”的心酸,“种豆南山下”的向往,“菽水承欢”的亲情,“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农家乐……这些,很中国。菽,实在有中国人的朴茂含蓄,予多取少,没有麦之芒,不像高粱那样张扬……它营养丰富,以至于军粮也少不了它。但它却不需多少肥料,因为自备了根瘤菌,可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素而自产肥料并改良土壤。许多粮食用来做酒,大豆却“不参加这类派对”,甘心平凡,大智若愚。如此良善之“娘”,其“后代”能不好吗?豆腐“之前”的水豆腐,似黛玉,芳心如水才思荡漾。水豆腐“之前”的豆浆,外活泼内仁和,如史湘云。豆腐呢,好比宝钗,入得厨房,上得厅堂。豆干像晴雯,性韧味厚。油豆腐,可比附一下王熙凤……

⑤啊,豆腐,识君之味,百味可解!

1.请根据文章对豆腐的介绍,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豆腐之源→________________→豆腐之赞

2.“据说西方人也开始兴做豆腐,不一味地‘啃得急’了——心放慢而食热豆腐也,以至于英文多了个新词“TOFU”(豆腐)”中“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菽,实在有中国人的朴茂含蓄,予多取少,没有麦之芒,不像高粱那样张扬……”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文末说:“识君之味,百味可解。”结合全文,你从作者的说明中识到豆腐的哪两种味道?

 

1.豆腐之味 豆腐之性 2.不能,“据说”是指没有确切的根据,表示“西方人也开始兴做豆腐”的说法是不十分确定的,删去则过于肯定,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作比较,通过小麦的锋芒和高粱的张扬来突出菽的朴茂含蓄的特点。 4.“几乎无味”的豆腐原味(或豆腐之味),“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家之味(或“东方生活趣味与哲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做这类题目的方法是:找出内容出现的段落原文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联系上下文、主旨句、关键句等,去分析归纳要点。本文介绍了豆腐的相关知识,分别是豆腐之源、豆腐之昧、豆腐之性 、豆腐之韵。 2.试题分析:这题主要是考查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的能力。做这种题目的方法,要先把加点词语的本义与文中的意思先解释一下,然后再结台具体语境,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如果删去又会如何。结尾还要加上说明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才能确保不丢分。所以,本题“据说”一词不能去掉,因为“据说”是指没有确切的根据,表示“西方人也开始兴做豆腐”的说法是不十分确定的,删去则过于肯定,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试题分析:分析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和作用,是学习说明文最基本的知识。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图未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等。作用就是突出了……特点,或者是说明了……内容,或者是表达了……情感。本题的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用是通过小麦的锋芒和高粱的张扬来突出菽的朴茂含蓄的特点。 4.试题分析:题干“从作者的说明中识到豆腐的哪两种味道”。要理解好“几乎无味”与“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含义。“几乎无味”指豆腐原味;“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家之味。道家之味是指东方生活趣味与哲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小题

小扇轻摇的时光

丁立梅

  放暑假了,母亲一直盼望我能回乡下住几天的。她知道我打小就喜欢吃些瓜呀果的,所以每年都少不了要在地里面种一些。待得我放暑假的时候,那些瓜呀果的正当时,一个个碧润可爱地在地里面躺着,专等我回家来吃。

  天气炎热,我懒在空调间里怕出来,回家的行程一拖再拖。眼看着假期已过一半了,我还没有回家的意思。母亲沉不住气了,打来电话说:“你再不回来,那些瓜都要熟得烂掉了。”

再没有懒下去的理由了。遂带了儿子,冒着大太阳,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小村庄。

  村里的人都是看着我长大的,看见我了,亲切得如同自家的孩子。远远地就笑着递过话来:“梅,又回来看妈妈啦?”我笑着应。就听到他们在背后说:“这孩子孝顺,一点不忘本。”我心里面刹时涌满羞愧,我其实什么也没做啊,只偶尔把自己送回来给想念我的母亲看一看,竟被村人们夸成孝顺了。

  母亲知道我回来,早早的把瓜摘下来,放在井水里面冰着——那是我最喜欢吃的梨瓜和香瓜。母亲又把家里惟一的一台大电扇搬到我儿子身边,给他吹风。

  我很贪婪地捧了瓜果啃,母亲在一边心满意足地看。母亲兴奋地说:“地里面结得多着呢,你多呆些日子,保证你天天有瓜吃。”我笑笑,有些口是心非地说:“好。”儿子却在一旁大叫起来:“不行不行,外婆,你家太热了。”

  母亲就惊诧地问:“有大电扇吹着还热?”

  儿子不屑了,说:“大电扇算什么?我家有空调。你看你家连卫生间也没有呢。”

  我立即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儿子,对母亲笑:“妈你别听他的,有电扇吹着不热的。”

  母亲没再说什么,走进厨房,去给我们忙好吃的了。

  晚饭后,母亲把那台大电扇搬到我房内,有些内疚地说:“让你们热着了,明天你就带孩子回去吧,别让孩子在这儿热坏了。”

  我笑笑,执意要坐到外面纳凉。母亲先是一愣,继而脸上写满笑意。忙不迭搬了躺椅到外面。我仰面躺下,对着天空,手上拿一把母亲递来的蒲扇,慢慢摇。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色里静静开放。月亮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小院。恍惚间,月下有小女孩,手执小扇,追着流萤。依稀的,都是儿时的光景啊。

  母亲在一旁开心地说着话,唠唠叨叨的,都是些让他怀恋的旧时光。母亲在那些旧时光里沉醉。

  月色如水,我放松的心似水中一根柔柔的水草,迷迷糊糊地就要睡过去了。母亲的话突然喃喃地在耳边响起:“冬英你还记得不?就是那个跟男人打赌,一顿吃二十个包子的冬英?”

  “记得,长得粗眉大眼的,干起活来,大男人也赶不上她。”

  “她死了。”母亲语调忧伤地说:“早上还好好的呢,还吃两大碗粥呢。准备到田里面锄草的,还没走到田里呢,突然倒下,就没气了。”

  “人啊!”母亲叹一声。

  “人啊!”我也叹一声。心里面突然警醒:这样小扇轻摇,与母亲相守的时光,一生中能有几回呢?暗地里打算好了:明天,是决计不回去的了,我要在这儿多住几日,好好把握这小扇轻摇的时光。

1.说说选文标题“小扇轻摇的时光”具体指什么时光?

2.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做具体赏析。

(1)母亲先是一愣,继而脸上写满笑意,忙不迭搬了躺椅到外面。

(2)月色潋滟,我的心放松似水中一根柔柔的水草,迷迷糊糊地就要睡过去了。

3.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4.文中写道:“我也叹一声。心里面突然警醒:……”请根据你对上下文的理解,描写我此时复杂的心理。

我也叹一声。心里面突然警醒:

5.这篇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见解和发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景清借书

景清倜傥尚大节,领乡荐,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辄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戏耳。

【注释】①领乡荐: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也叫领乡荐。②游国学:到京城国子监从师求学。国学:即国子监,封建时代最高学府。③秘书:少见的珍贵书。④讼:诉讼,这里是反映情况,争论是非的意思;祭酒:国子监的官员。⑤即诵辄卷:立即朗诵全书。辄通“彻”。

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同舍生有秘书    B. 景清∕倜傥尚大节

C. 祭酒∕叱生退    D. 生旦∕往索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与(_________)  (2)忿(________)    (3)叱(_________)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

(2)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戏耳。

4.当书生向景清索还所借的书?景清为何说“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

 

查看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先点评芍药,“妖无格”看出作者对芍药充满贬抑,突出它和其它花比一无是处的特点。

B. 第二句写池面上的荷花虽洁净清雅,却缺少了几分热情。所以作者说他纯洁而寡情。

C. 第三句直接赞颂牡丹。“唯有”一词,强调只有牡丹才配称“真国色”,表明诗人对牡丹的偏爱。

D. 末句写牡丹开花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这里“动”字用得极妙,仿佛使人看到了当时人头攒动的生动场面。

2.对诗歌艺术特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一首托物咏怀之作。描绘了唐朝惯有的观赏牡丹的习俗,并以芍药和芙蕖来衬托牡丹的神韵。

B. “花开时节动京城”句表现了人们倾城而出观赏牡丹的热闹景象,从正面赞颂牡丹为人喜爱的倾国之姿。

C. 四句诗褒贬了三种名花,贬是为了褒,贬中含有褒,褒与贬都合乎分寸。诗中为了褒扬牡丹,对芍药和荷花都有些贬抑。

D. 作为花木,本来无所谓格调高下和感情的多寡,但诗人用拟人化和烘托的手法,巧妙生动地把自然美变成了艺术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音难觅,粉丝,是为成名_______;知音,是为寂寞_______。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________,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________,敢畅言所见。

A.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

B.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

C.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D.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

①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

②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

③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

④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

⑤黑暗阴森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

A. ④③①⑤②    B. ③②⑤①④

C. ③①⑤②④    D. ④⑤①③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