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有人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人说,生活并不缺少幸福,缺...

有人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人说,生活并不缺少幸福,缺少的是一颗感恩的心。

请以“              就在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美,就在身边 自古以来,梅花被无数的文人墨客歌咏,是因为她具有内外一体的综合美,她用这样的美渲染周围,感动人们。每当万木凋零,风欺雪压时,她总是在白雪皑皑之中,傲立枝头,无私地给周围奉送缕缕清香。这种美内外结合,可谓美中美,是真美! 美,存在的目标一致,展现的方式不同。 街道上,清洁工人默默打扫卫生是美;花园里,五彩缤纷的花朵簇拥在一起是美;广场上,儿童嬉戏,青年健舞,老翁对弈都是美;交岗站台上,交警一丝不苟的指挥仍是美……美,无声无息又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体会,美,就在身边。 虽然美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但就其本身来说只有三大类,那就是外表美、内在美和内外兼修的综合美。 人性的美多是梅花之美。不信,且看这样一件小事,也许你会赞同这种说法。 那是北风呼啸的日子,那是梅花盛开的季节,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她们。 行驶的中巴车内,坐着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卷曲在座位上,站立的人也不约而同地单手扶竿,大家都尽力保持住体温,以图更加暖和一些。没想到行进中意外接连发生。 突然,一只不懂交通规则的狗被另一只狗逼进公路,眼看将被车轮轧上,司机连忙紧急制动,大力刹车,只听“吱——”“哇”两响,车上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一位中年妇女和她身前的青年女子。 原来,这位中年妇女晕车,刚巧这次意外急刹车的颠簸导致她呕吐了,毫无防备地吐在身前座位的一个时髦的女青年的背上。中年妇女满脸痛苦中夹杂惊恐和羞愧,连声说:“小妹,对不起!实在对不起!”姑娘站起身,轻声对中年妇女说:“没关系,阿姨,你需要做在舒适的座位上,这个位子然给你吧。”“可是,你的衣服?”“没关系,自己洗洗就能再穿啦。” 此时,不知是谁带头跑了第一下掌,接着车厢内掌声大作,以致淹没了冬天的寒冷…… 年轻姑娘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人性的善良之美,这就是梅花之美! 美,就在你我身边。 【解析】本题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难度不大,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方向可大可小,可以从身边事写起,也可跨越时空,使用一些夸张或者联想手法,写一些离我们生活较远的事件。可以以“美,就在身边”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这个命题作文里,还有一个关键词语:美,也就是写一件让我们感到心理美好的一种品德或者一件事,而不能写它的反面,这个因素一定要注意到。以小见大,从一个相对较小的素材中表现较为深刻的道理。 点睛:半命题作文,学生首先要补题,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补题,使之成为命题作文,然后再按照考场作文的命题作文进行写作创新,力求做到:首先,立意要有突破,不写大众化观点和中心,能把握时代脉搏,选择别人很少涉及的中心主旨;其次,选材有所突破,选择具有时代气息,典型的熟悉的和真实的材料进行写作,能做到贴近生活;再次构思要新,无论从内在技法和外在包装能做到与众不同,独立出众;最后语言要新,善用修辞,能写富有哲理性的语句,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古诗,完成题。

过 零 丁 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手掌里的清凉

树阴下,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约七岁,小的看来不到三岁。树下有几个用砖块砌起的墩子,大的孩子以砖墩当桌子趴在上面做作业,小的也拿了一截铅笔在一张纸上胡乱画着。

他们是兄弟俩,大的孩子放了暑假,从农村到这座城市打工的父母便把兄弟俩从家里接来,与他们团聚一些时日。

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弟弟大约是受不了那酷热,抓耳挠腮的,满脸通红,有汗水从腮上掉了下来。这时,哥哥好像变戏法一样,从树丫上拿出一把扇子。确切地说,那不是扇子,只是一小块三夹板,拿绳子绑上了一根小木棍做柄。哥哥捏着那柄一个劲地给弟弟扇着。

【甲】热热的风让兄弟俩感觉不到一丝凉快。这时,哥哥两眼直直地从街的缺口处望过去,他渴望有风吹过来,可是没有。

【乙】哥哥显得非常失落。他下意识地四处瞅着,眼光突然就落到了一个地方,那多么像一块侧立起来的池子。也许他思绪的鱼儿已游回到了家乡,他家门前有一块池塘,不管多热的天,只要坐在池塘边树下的青石墩上,将双脚伸到水里,就会有一股透心的凉从脚下一直凉到头顶。

哥哥来到了那“侧起的池子”前,他是认识的,那是一块玻璃。下面是墙砖,玻璃有些高,他踮了踮脚,仍然够不着那玻璃。随之,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他这下能够着了。他将双手贴在玻璃上,感觉到了阵阵凉意。

这时,他突然想起什么,赶紧将弟弟抱了过来。他要抱着弟弟站到那码好的砖头上,可就是上不去。努力几次后,他放弃了——因为他明白,凭着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抱着弟弟上到砖头上去的。

他想了想,将弟弟抱回到树阴下,把自己的双手在玻璃上贴了一会儿,然后赶紧去握住弟弟的手。几乎在两个多小时里,哥哥就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

直到快中午了,在工地上做饭的母亲来叫兄弟俩去吃饭,哥哥的这一动作才停止。妈妈问哥哥:“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哥哥说:“我不能让弟弟热着,再说弟弟要是热得哭了起来,会影响爸爸妈妈工作的。”妈妈的两眼不禁红了,可哥哥似乎没有看到妈妈的表情,只顾高兴地说下去,“妈妈,我知道阴处的玻璃会是凉的,想不到城里的玻璃会这么凉。”

妈妈本想告诉儿子:这玻璃之所以会这样凉,是因为玻璃后面的屋子里有大功率的空调。可妈妈没有说,她相信能将一手清凉传递给弟弟、心中想的是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的孩子,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

(段奇清/文,选自《铜陵日报》,有删改)

1.本文标题原为“兄弟俩”,后来改为“手掌里的清凉”。通读全文,说说这样改的好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梳理全文内容,将横线上的内容填充完整。

3.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品味加点词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句子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如果将它还原,你认为应该放到【甲】【乙】两处的哪一处?_______

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墩上的灰尘搅起,在树叶缝隙筛落的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

5.妈妈为什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请从哥哥的性格特点方面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情绪污染"也是病

所谓情绪污染,是指一个人的坏心情影响了几个人的好心情。其实,家庭中的情绪污染’’尤其值得注意。其明显特征,一是患病的多:因孩子生气,因家务生气,因性格不合生气,因在外面不顺心生气,回家拿老婆孩子生气等等。总之,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生气。有人研究认为,家庭气氛如果长期压抑、沉闷,很容易使人神经系统紊乱,免疫能力下降,患病机率升高。正户斤谓情绪致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凡患情感失调的人,发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倍。因而发出了生气等于自杀的警告。

防止情绪污染,主要还是加强品格和心情修养。人心情愉悦,就能分泌更多的内啡肽,使人精神快乐,健康长寿。反之,则会减少这种物质的分泌,使人抑郁寡欢.加速老化。某刊曾登载如下相处金言:为小事争吵是愚蠢,为大事争吵是无能。做你该干的事,不做无谓的精神消耗。其次,要善于克制与忍让。不少大腕、政治家都不断警示自己要制怒,要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作为普通百姓,更应该有话好好说,有事商量着办,切不可动辄争吵、斗气、自家相残。再次,要审视自己,多加交流。人无完人,谁都有毛病。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妻之间,多交流,多沟通,及时了解对方的意见、看法和心理需求。寻找共同点,扩大共同点,共同构建欢愉和谐的家庭气氛。

此外,还有扩大宽容,多点幽默。所谓宽容,即互谅互让。幽默不仅体现宽容,而且富有趣味和启示,能调节情绪,宽松气氛,使人步入和谐,感受更为从容乐观的思想境界。有所悟之人曾造出如下箴言: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性情乐观的人,记住.自己所能干的就是给身边的人带来轻松和愉快。

1.“情绪污染’’的危害较多,除了文章列举的患病的多外,你还能列举一个吗?

2.既然情绪污染的危害大,那么我们应当如何防治情绪污染?

3.举例说说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写出其作用。

4.“防止情绪污染,主要还是加强品格和心情修养。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5.短文三处引用格言,你知道每一处引用的作用吗?

 

查看答案

阅读《最后一课》选段,回答问题。

语法课上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也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作了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节选自《最后一课》)

1.“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一句中破折号的用法是 。(   )

A. 表转折    B. 表解释说明    C. 表递进    D. 表声音延

2.小弗郎士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3.文中的“钟声”意味着什么?

4.“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也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这一细节,反映了孩子们怎样的心理?

5.“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某校举行“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我国以立法形式确定了以下4个国家级纪念日,请你依照示例,选择其中一个纪念日(“国家公祭日期”除外),为其写一则宣传标语。

    

日期

国家公祭日

9月3日

抗战胜利纪念日

9月30日

中国烈士纪念日

12月4日

国家宪法日

12月13日

国家公祭日

 

  

示例:不为记住仇恨,是要珍惜和平。(国家公祭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参加公祭日活动后,非常气愤地发了一条微博:“一定要侵略者血债血偿!”如果请你在小明的微博上留言劝说他,你会怎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小强同学参加教育活动后写的一段感悟,请你扫要求帮他修改。

为国家纪念日的设立“点赞”,【A】一个纪念日能否具有生命力、感召力?【B】有赖于当代人的务实探寻、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关注。国家仪式的崇高感哪里来?【C】形式是壳,只有温暖人心而又不失庄严、恪守史实而又目光长远地诠释与表达,就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与共鸣

【A】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将“______”改成“ ______________”。

②【B】画线句存在语序不合理的语病,应该把“_______”和“_______”两个词互换位置。

③【C】句关联词使用不当,应该把“________”换成“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