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现代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无论是学习...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现代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娱乐休闲,无时无刻都是“一机在手,无机烦恼”的状态。

B. 人力资本素质是劳动者作为经济发展要素创造财富的能力,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富裕有着重要的影像。

C. 在刚刚结束的上海“2016年中国机场服务大会”上,2015年度机场服务质量评价结果出炉,北海福成机场荣获“服务质量优秀奖”。

D. 今年四月,两辆无人驾驶汽车从重庆顺利到达北京,完成了2000公里的长距离无人驾驶测试,让无人驾驶汽车再次成为人们热议。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分析句子的主干,看看各个部分是否搭配,是否有残缺,再做判断。A句否定词使用错误,把“都”改为“不”;B句搭配不当,在“富裕”后加上“水平”;D句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任务”。 点睛:常见的病句类型:(1)搭配不当。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2)成分残缺。成分残缺,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和缺必要的修饰限制语。(3)重复多余。句子结构完整,句意清晰,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的成分,也叫赘余。常见的情况有:第一,语法成分重复;第二,语意堆砌。(4)语序不当。语序不当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语意、语言结构等灵活分析。常见的情况有: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不符合语言习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5)句式杂糅。句式杂糅指把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杂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结构混乱,意思不清。(6)句意歧义。所谓有歧义的句子,是指失去了确定性,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7)不合事理。不合事理是指在表述中,或违反人们的逻辑思维,或违背客观现实情况,或前后矛盾,或顾此失彼等,造成不合事理。(8)用词不当。用词不当包括词性使用不当,词义使用不当,词的感情色彩使用不当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宽甸河口的上万株桃树,妖娆多姿,栩栩如生

B. 为了让学生中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为他们作辅导。

C.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D. 2013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于未知的风景,我们总抱着chōng jǐng(        )和好奇。那么,去旅行吧!旅行可以让你短暂地抛掉世俗的一切,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旅行会让人qiān bēi(        ),你会见到这个奇妙的世界中你所知以外的许多A(不可理喻/不可思议);旅行是给平淡无奇的生活打开一道缝隙,这缝隙里弥漫着青草摇曳的身姿和花朵芬芳的气息;旅行是抓住生活的每一朵浪花,然后串成最美的回忆来zhào yào(       )日后荒芜的岁月。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在A处横线上。

A处应填________________

3)划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

2)项庄舞剑,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除恶务本   

4)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 

6)________________,福兮祸之所伏

7)欲将轻骑逐,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9)《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远大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与朱元思书》中用夸张手法写水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很多看似很平常的生活情景,我们在拥有时总会忽略或视而不见,或者认为理所当然,而一旦成为往事,或失去,或成为过去式,就会觉得格外清晰、美好而珍视!

请以“当时只道是寻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查看答案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可燃冰

①当人们想到能源时,脑海中总是出现燃烧和火焰,而把冰块看作是与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但是今天,科学家却发现一种在特定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并稳定存在,广泛发育在浅海底层沉积物、深海大陆斜坡沉积地层和高纬度极地地区永久冻层中的天然气水合物──一种似冰状的白色固体物质,因含有大量甲烷而可燃,所以也被称为“可燃冰”。

②可燃冰是天然气(甲烷类)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力下结晶形成的。形成可燃冰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可燃冰在零度以上可以生成,走过20摄氏度便要分解,而海底的温度一般都在2到4摄氏度;其次,可燃冰在零度时,只需30个大气压以上就可能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30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且压力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就越稳定;最后,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富含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海底的地层是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和气源三者具备的条件下,便会在介质的空隙中生成可燃冰的晶体。

③可燃冰是1972年由前苏联科学家在北极圈内首次发现并确认的,[ a ] 随着美俄科学家不断地探测,到目前为止,估计全球可燃冰储藏量高达石化燃料储藏量的2倍,勘探出的储藏地区包括30个海洋储藏地和8个燃料储藏地。[ b ]

④ [ c ] 据科学家测算,1立方米的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可释放164立方米甲烷气体和0.8立方米的淡水。甲烷是人们可以用来燃烧发电的可燃气体,而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可燃冰将成为21世纪极具潜势的洁净新能源。

⑤要使可燃冰早日造福于人类,关键是要找出安全有效的开采方法。目前考虑的开采方案有几种:热解法、降压法和“置换法”。但这些方法都面临着一个如何收集甲烷气体的问题。甲烷气体是温室气体之一,一旦散失,会严重破坏环境。而且可燃冰的开采还可能会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并导致灾难性的海啸。因此,可燃冰的开发利用还面临着种种难题。但我们相信,随着人类对可燃冰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难题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1.细读第①段文字,用一句话给“可燃冰”下定义。不超过30字。

2.下面是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请补写出其中缺少的部分。

什么是可燃冰→_______→首次发现可燃冰的时间、地点及估计全球储量→_________→目前开发利用面临的难题。

3.下面一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出的,若要将它还原,应放在原文的③④段a、b、c三处中的______________处。

今天,科学家已把开发和商业利用可燃冰作为研究目标。

4.“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5.可燃冰开采利用不当将会造成哪些后果?

6.第④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