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可燃冰 ①当人们想到能源时,脑海中总是出现燃烧和...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可燃冰

①当人们想到能源时,脑海中总是出现燃烧和火焰,而把冰块看作是与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但是今天,科学家却发现一种在特定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并稳定存在,广泛发育在浅海底层沉积物、深海大陆斜坡沉积地层和高纬度极地地区永久冻层中的天然气水合物──一种似冰状的白色固体物质,因含有大量甲烷而可燃,所以也被称为“可燃冰”。

②可燃冰是天然气(甲烷类)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力下结晶形成的。形成可燃冰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可燃冰在零度以上可以生成,走过20摄氏度便要分解,而海底的温度一般都在2到4摄氏度;其次,可燃冰在零度时,只需30个大气压以上就可能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30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且压力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就越稳定;最后,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富含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海底的地层是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和气源三者具备的条件下,便会在介质的空隙中生成可燃冰的晶体。

③可燃冰是1972年由前苏联科学家在北极圈内首次发现并确认的,[ a ] 随着美俄科学家不断地探测,到目前为止,估计全球可燃冰储藏量高达石化燃料储藏量的2倍,勘探出的储藏地区包括30个海洋储藏地和8个燃料储藏地。[ b ]

④ [ c ] 据科学家测算,1立方米的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可释放164立方米甲烷气体和0.8立方米的淡水。甲烷是人们可以用来燃烧发电的可燃气体,而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可燃冰将成为21世纪极具潜势的洁净新能源。

⑤要使可燃冰早日造福于人类,关键是要找出安全有效的开采方法。目前考虑的开采方案有几种:热解法、降压法和“置换法”。但这些方法都面临着一个如何收集甲烷气体的问题。甲烷气体是温室气体之一,一旦散失,会严重破坏环境。而且可燃冰的开采还可能会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并导致灾难性的海啸。因此,可燃冰的开发利用还面临着种种难题。但我们相信,随着人类对可燃冰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难题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1.细读第①段文字,用一句话给“可燃冰”下定义。不超过30字。

2.下面是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请补写出其中缺少的部分。

什么是可燃冰→_______→首次发现可燃冰的时间、地点及估计全球储量→_________→目前开发利用面临的难题。

3.下面一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出的,若要将它还原,应放在原文的③④段a、b、c三处中的______________处。

今天,科学家已把开发和商业利用可燃冰作为研究目标。

4.“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5.可燃冰开采利用不当将会造成哪些后果?

6.第④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可燃冰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似冰状的白色可燃固体物质。 2.可燃冰是怎么形成的 可燃冰的应用前景 3.B 4.“几乎”一词不能去掉。它表示可燃冰燃烧后还可能产生极少量污染物质。若去掉,就表示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这与实际情况不符。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5.①严重破坏环境。②还可能会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并导致灾难性的海啸。 6.列数字。通过一系列的数字,更具体准确的说明可燃冰是一种极具潜势的洁净新能源。 【解析】 1.试题分析: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提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可从第一段的内容压缩:可燃冰是一种在特定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并稳定存在,含有大量甲烷,似冰状的白色固体物质。(意对即可) 2.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的顺序。1段什么是可燃冰;2段可燃冰是怎么形成的;3段首次发现可燃冰的时间、地点及估计全球储量;4段可燃冰的应用前景;5段目前开发利用面临的难题。 3.试题分析:“今天,科学家已把开发和商业利用可燃冰作为研究目标”应放在a、b、c三处中的b处。前文是“随着美俄科学家不断地探测,到目前为止,估计全球可燃冰储藏量高达石化燃料储藏量的2倍,勘探出的储藏地区包括30个海洋储藏地和8个燃料储藏地”,而题干所给句子正好是个结果句。 4.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几乎”一词不能去掉。它表示可燃冰燃烧后还可能产生极少量污染物质。若去掉,就表示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这与实际情况不符。 5.试题分析:重要信息的提取。题干“可燃冰开采利用不当将会造成哪些后果”。找到答案区域是关键。严重破坏环境。还可能会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并导致灾难性的海啸。答案在最后一段中找。 6.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1立方米的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可释放164立方米甲烷气体和0.8立方米的淡水”是运用的典型的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数字,更具体准确的说明可燃冰是一种极具潜势的洁净新能源。 点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引用、做假设等。运用说明方法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乙】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赵王曰:寡人不好兵。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

注: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 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 孟贲(bē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长跪而臣亦尝兵说魏昭王 亲尝教以许由无天下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

3.请分别概括唐雎和郑同的性格特点。

4.同为劝谏君王,唐雎和郑同劝谏方式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一)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1.请赏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2.“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查看答案

你一定读过《同步阅读----放飞理想》中的名著,完成题目。

①刘玄德“二顾茅庐”时的天气________

A.春暖花开   B.夏雨倾盆    C. 严冬风雪       D.秋高气爽

②孔明笑曰:“公非袁术座间怀橘之陆郎乎?” 请问:陆郎”指谁______

A 陆逊    B  陆绩     C陆抗   D  陆康

 

查看答案

诗文默写填空。

(1)俱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

(2)了却君王天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

(3)_____________________,背灼炎天光。(《观刈麦》)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北望,射天狼。(《密州出猎》)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虫声新透绿窗纱。(《 月夜 》)

(6)陈涉太息曰:“嗟乎!___________________  !”(《陈涉世家》)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8)浊酒一杯家万里, ____________________ 。《渔家傲·秋思》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查看答案

中华大地,英才辈出。为了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班级举行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拟写标语】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主题标语。

(2)【活动设计】在参与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老师设计了两项活动,请你再补充两项。)

①排风流人物座次。  ②讲风流人物故事。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