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敬业与乐业(节选) ①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

 

敬业与乐业(节选)

①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冀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文中作者阐明的主要观点是“要敬业”,请依据提示,完成选文论证思路的填写。

__________________        业有什么可敬的      _______________

2.各用四个字概括文段①中所列举的两个事例,并指出两个事例论证了文中哪句话。

3.文中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具体作用是什么?

4.从选文的语言来看,说说演讲稿的语言有怎样的特点?

5.我们今天该怎样理解文中的“敬业”精神?

 

1.解释什么是“敬”怎样做才是“敬” 2.当大总统;拉黄包车;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3.道理论证;引用曾文正的名言,有力地论证了敬业的重要性。(或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4.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容易与听众交流,产生共鸣。 5.热爱自己的事业,干一行,爱一行,不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思路的分析能力。要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理清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的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进行表述即可。解释什么是“敬”,怎样做才是“敬”。 2.本题考查的是概括议论文的事实论据,要从文中找出具体事例,用简要的语言进行概括,注意题目中的字数要求,可以概括为:当大总统;拉黄包车。从两种不同的职业,论证了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要注意从相关段落寻找答案。 3.本题考查议论文论证方法和作用的认识。要熟悉常见的论证方法,并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和中心论点说明其作用。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道理论证,道理论证的作用:引用名言,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文中引用名言有力地论证了敬业的重要性。 点睛: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这是必须要知道并记准确的内容。其作用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作答,一般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证明其前面的观点,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读,去寻找。举例论证的作用: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道理论证的作用:引用名言,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对比论证的作用: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比喻论证的作用: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本题考查学生关于演讲稿知识的掌握。演讲稿是演讲用的文稿,也是演讲的依据。它是为演讲服务的,是体现在书面上的讲话材料。演讲稿的基本要求:内容上的现实性;情感上的说服性;特定情景性;口语化。本文的语言特点是: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容易与听众交流,产生共鸣。 5.本题考查结合文章内容谈自己的理解。这类自主探究的题目,是中考的主流题型,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做这类试题,一方面要结合全文内容,另一方面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自己的真实感受。注意结合文中作者阐明的主要观点“要敬业”来回答。热爱自己的事业,干一行,爱一行,不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某班也开展与朗读有关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探究下面材料,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

【材料一】美国著名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 朗读。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

【材料二】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 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 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

【材料三】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詞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2)每一期《朗读者》都有一个关键词,例如陪伴”“选择” “第一次等,请你依照示例也确定一个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再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

示例:

关键词:母爱

课文题目:《金色花》

理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泰戈尔的《金色花》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 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3)《朗读者》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朗读经典美文。对于嘉宾的朗读水 平,网友们褒贬不一,请你跟帖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网友跟帖:个别嘉宾读音不准,吐字不清,影响表达效果。

你的跟帖:                                  

 

查看答案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题目。  (5分)

1.《水浒传》中,有两位打虎英雄,在沂岭杀四虎的是                 ;在景阳冈打虎的是                   。(2分)

2.《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上梁山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主要有三种类型:官逼民反型、战败投降型和自愿上山型。请将以下三位人物填写到对应的空格内。(3分)

水浒人物 :卢俊义   林冲    吴用

官逼民反型:             战败投降型:             自愿上山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  (9分)

(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gù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综迹/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yīn哑歌不成调子/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郑愁予《雨说》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禁gù(       )    yīn(         )哑      田(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留滞”中,“滞”的意思是                                  。(2分)

(4)“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这句话的朗读语气应为              (2分)

 

查看答案

默写下列诗文中的名句。

⑴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

⑵ 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月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外妖娆。         (毛泽东《沁园春》)

⑹《沁园春》诗中起到过度作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沁园春》诗中总写景的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也许你曾经因学习的重压而放弃过;也许你曾经因朋友的误解而苦恼过;也许你曾经因父母的指责而伤心过;也许你曾经因老师的批评而自卑过;也许你曾经因生活的失意而痛哭过……不过,这一切都已过去,这一切都成为你永久的怀念。回首往事,你一定会有很多感触。

请以“从此,我不再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

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