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教育决定了民族的未来,国力的强弱越来越...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教育决定了民族的未来,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

B. 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每当谈起他所热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健谈而活跃多了。

C. 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可去除PM2.5的首台空调。

D. 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辨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分析句子的主干,看看各个部分是否搭配,是否有残缺,再做判断。B项语义重复,“分外”与“多了”删掉一个。C项语序不当,“首台”移到“可去除”前。D项搭配不当,“生产量”不能“供应”,“供应”的应是“无公害蔬菜”。 点睛:常见的病句类型(1)搭配不当。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2)成分残缺。成分残缺,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和必要的修饰限制语。(3)重复多余。句子结构完整,句意清晰,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的成分,也叫赘余。常见的情况有:第一,语法成分重复;第二,语意堆砌。(4)语序不当。语序不当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语意、语言结构等灵活分析。常见的情况有: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不符合语言习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5)句式杂糅。句式杂糅指把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杂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结构混乱,意思不清。(6)句意歧义。所谓有歧义的句子,是指失去了确定性,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7)不合事理。不合事理是指在表述中,或违反人们的逻辑思维,或违背客观现实情况,或前后矛盾,或顾此失彼等,造成不合事理。(8)用词不当。用词不当包括词性使用不当,词义使用不当,词的感情色彩使用不当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语段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新羊城八景”可以让你触摸广州城的美丽与浪漫。“湿地唱晚”将生命的灵动与工业的文明,在湿地中勾勒得相得益彰;“古寺流芳”中各种岭南艺术珍品,让你叹为观止;到荔枝湾涌边听古仔、睇大戏、赏古玩、游西关大屋,“荔湾胜景”让你体验广州人的人定胜天;登白云山,你能欣赏“云山叠翠”独特的风景画;看婀娜多姿的“小蛮腰”,你才算看到了“塔耀新城”的广州新面貌……

A. 相得益彰    B. 叹为观止    C. 人定胜天    D. 婀娜多姿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玲珑剔透    篡夺    惊惶失措    匿笑

B. 轻飞曼舞    羸弱    马革裹尸    澜语

C. 忧心忡忡    归省    叱咤风云    畸形

D. 兀兀穹年    蚱蜢    恍然大悟    贮满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jí)        涟(yī)      取(jué)      断壁残(yuán)

B. 庇(yīn)      望(kàn)     戏(nüè)      鳞次(jié)比

C. 弱(chán)      骨(hái)     馈(zèng)     影影绰(zhuó)

D. 吹毛求(cī)    气儿(dáo)   水(chàn)       袅烟云(niǎo)

 

查看答案

按要求作文。

请以“再试一次”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可先思考为什么要“再试一次”,应该怎样“再试一次”,再思考用什么故事来表现你想到的道理。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给雅各布神父的信

阿 遥 (缩写)

①女囚蕾拉坐在典狱长对面,一脸漠然。

②“服刑12年没有外出,也不曾申请外出,也没有家人前来探望,要是能离开,蕾拉,你准备去哪儿?” 典狱长说。

③“我以为会被关一辈子。”

    ④“你被假释了,”典狱长拿出一封信,“雅各布神父在寻找助手,而你需要住的地方。你能去哪儿?难道去你姐姐家?”听到这句话,蕾拉神色黯然。

  ⑤几天后,蕾拉提着小皮箱来到雅各布神父住处,这是一所坐落在乡间的破旧大宅。神父早早准备了下午茶。蕾拉发现,雅各布神父是个年已耄耋(mào dié,八九十岁)的盲人。

  ⑥每天中午,邮差都会骑着自行车前来,喊着:“给雅各布神父的信!”神父总是按时走到门口,从他手里接过一叠信。然后他和蕾拉来到后花园,坐在藤椅上开始工作。蕾拉拆开信,面无表情地朗读,“亲爱的雅各布神父,我的孙子快退伍了,不知他是否能找到工作和志向,我总是担忧,请为他祈祷。”神父背诵圣经里的段落,请蕾拉抄写在信笺上,作为回信。之后,蕾拉把来信叠好放到神父床底下,那里已经塞满了信,之后把回信贴上邮票,交给邮差。

  ⑦蕾拉不能理解神父对这些来信的热情,她追问神父保释自己是否只是为了显示权利,神父淡淡地说,自己只是上帝行善的工具。

⑧时间慢慢过去,蕾拉对工作越来越消极。有时收到信后,她将其中的一大半扔进院子里的水井。神父有些失落,“就这么几封?”蕾拉不耐烦地读着信,并故意隐去写信者的信息,可神父常常准确无误地说出写信人的名字和地址,“有些人只写一次信,有些人写好几次,还有些人……他们的信从未间断。”他意味深长地说。

⑨“最后一封。”蕾拉不耐烦地打断他的话,信封里有一叠钱,她吃惊地睁大眼睛。“亲爱的雅各布神父,我已安然抵达北方,孩子们正在跟外婆玩耍,他们再度展现笑容,因为不用再担惊受怕……谢谢您对我伸出援手,慷慨解囊,这么多钱我用不了。我知道就算我没有要求,您也会为我们祷告。”神父含着泪笑了,他告诉蕾拉,为了帮助这个饱受家庭暴力的女人,他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借给了她。把钱放回储蓄罐时,蕾拉犹豫了许久。

⑩又是几周过去,邮差带来的信越来越少,好几次他都故意绕开神父的房子,他们再也听不到悠扬的喊声,“给雅各布神父的信!”

神父一天比一天失落。蕾拉反而十分坦然,“就算没收到信,也没人会死。”她只是无法理解,神父为什么要住在这个一下雨就到处漏水的旧房子里。“政府给我安排住宅,但是我担心……担心这些信不能及时转到我手里。”神父说。

  天终于放晴,蕾拉跟着盛装的神父穿过林荫小道,来到乡里的教堂,里面空无一人,只有高高的穹顶和斑驳的精美壁画无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神父是不能迟到的,等一下新郎新娘就要来了,你去门口看一下,告诉他们我到了。”蕾拉注视着激动的神父,默默走出教堂。

过了许久,蕾拉进来告诉雅各布神父,根本没人,也没有婚礼。“是啊,谁会需要一个瞎了眼的神父呢?没人需要。现在都没人愿意写信给我了,当人们不再求助,意味着上帝……哦,是我不再被需要了,或许事实就是如此。你可以带我回家吗?”

“家?”听着神父的喃喃自语,蕾拉似乎被激怒了,她大步流星走出教堂,全然不顾身后神父无助的喊声。

  蕾拉回到神父家,将衣物塞进小皮箱,从储蓄罐里拿了几张钞票,打电话给出租车公司要了一辆车。而此时,神父在熟悉的教堂里四处摸索,像是在缅怀曾经的一切,在暴雨声中,他慢慢躺到地上,等待死亡来临。

出租车来了,蕾拉坐进去,却怎么也想不出自己能去哪儿。最终,她还是回到房间,摘下枝形吊灯,想要自缢。这时,清醒过来的神父慢慢摸进家门,他的喊声唤回了已经绝望的蕾拉。

  第二天,蕾拉在半路上拦住邮差,要他在经过神父家门时像往常一样喊。“没有信我怎么喊?”“总之你喊就是了。”回到家,蕾拉试图将井里的那些信打捞起来,却无功而返。

邮差如期经过,大喊“给雅各布神父的信”,可递到蕾拉手中的只是一本邮购目录。

    “开始工作吧。”她对衣衫不整就跑出房间的神父说。

来到后院,他们照常坐在藤椅上,蕾拉撕开目录,随口瞎编起来,神父微笑,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口述回信。他起身想要回房间,“还有一封……亲爱的雅各布神父……”,蕾拉流着泪说起尘封许久的往事,从小她都是在姐姐的庇护下长大,为了保护她,姐姐挨了母亲许多打,长大成人后,姐姐嫁给一个有暴力倾向的男人,在一次亲眼目睹姐姐被毒打后,愤怒的蕾拉用刀刺死姐夫,并为此获刑,姐姐因为失去了丈夫,生活变得一团糟。

  雅各布神父倾听蕾拉的诉说,颤抖着双手站起来,他走进房间,拿出厚厚一叠信交给蕾拉,那是她的姐姐多年来不间断写给他的,也正是因为此,他为蕾拉申请假释,并为她提供这份工作。而此刻,他确信,蕾拉已经得到了救赎。

“你慢慢看,我去泡茶,还有咖啡!”神父激动地走进屋子,却再也没有出来。蕾拉走进客厅,发现神父倒在地上……

雅各布神父的尸体被警察抬走,蕾拉站在门口,紧紧捏着姐姐的信,信封后面写着地址和电话。                                         

                                              (摘自《文学报》2011年10月13日)

1.阅读全文,梳理情节及人物的态度变化。

               情 节

蕾拉的态度

神父的态度

假释后蕾拉每天跟神父在后花园里拆信、读信、回信。

    不解

    热情

慢慢地,蕾拉把收到一大半的信扔进水井里,信越来越少。

不耐烦、消极

     ①

                  ②

     暴怒

     ③

蕾拉拦住邮差假装给神父送信,向神父述说自己的往事。

      ④

    激动

 

 

2.请根据文意,完成下面的问题。

根据划线句子“把钱放回储蓄罐时,蕾拉犹豫了许久”,结合上下文,你觉得蕾拉当时在想什么?请用第一人称把她的心理活动写下来,并结合小说内容分析你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最后一段“蕾拉站在门口,紧紧捏着姐姐的信”中运用的描写及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蕾拉听到神父说“你可以带我回家吗”暴怒起来,请结合全文作分析。

4.神父确信,蕾拉最后得到了救赎,文中哪几件事能表现蕾拉得到了救赎。

5.文章结尾饶有余味,请发挥想像,以“蕾拉”开头给文章续写一个结尾,交代蕾拉选择去向的原因及最终选择的去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