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请解释诗中“结庐是什么意思?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出南山怎样的景象?这两句诗隐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构筑房舍 2.南山笼罩着着山岚和暮霭,在夕阳的余辉下,禽鸟结伴回巢,鸟声啁啾。隐含了诗人想要摆脱官场束缚,追求悠然自在,想要与自然山水合而为一的思想感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意境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尤其是要理解诗歌精神层面的具体感受,突出其内涵型,重点剖析诗歌的言语表达。“结庐”在诗中指的是“构筑房舍”的意思。 2.此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学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这两句通过对南山禽鸟结伴回巢的描写,隐含了诗人想要摆脱官场束缚,想与自然山水合而为一的思想感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翁亭记》)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乙】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 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满井游记》)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香而酒洌                  ②而茗者

B. ①呷浪之                    ②浪层层

C. ①负者歌                  ②奉命危难之间

D. ①禽鸟知山林              ②城居者未

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乙】两文段都写到作者出游,【甲】文段写作者出游之时,游人众多,络绎不绝;【乙】文段写作者出游之时,虽亦有各式游人,但游人数量不算太多。

B. 【甲】文第①段写宴饮之乐,却别有情致地从捕鱼酿酒写起,既夸耀滁地的富足,也表明野餐的简朴野趣。【乙】文写游人煮茶喝、唱歌、骑驴同样也是充满了出游的乐趣。

C. 【甲】文写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乙】文最后一句写居城者未知出游之乐,表明了作者不虚此行的满足心情,言已尽而意无穷。

D. 选文【甲】巧用诗的语言表达形式,全用对句,句式整齐,音节铿锵,读来声声清朗,极具音乐的节奏美。【乙】文先从出游的人写起,再叙所见之物,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文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陈胜(《陈涉世家》)______

(2)尝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______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而繁阴(《醉翁亭记》)______

(4)子墨子之守有余(《公输》)_______

(5)饮食百物皆倍常时(《观潮》)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____

A.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

B.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D.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曹朸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E.木落燕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

F.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各名篇中空缺的部分。(选做四题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_______________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____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________________ ,徙倚湖山欲暮时。(陈与义《登岳阳楼》)

春冬之时,______________,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

请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填上初中语文课本中合适的古诗词名句。

幽州台上,陈子昂寂寞而歌: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琅琊山中,欧阳修悠然而吟: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晨雾茫茫,芦苇飘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为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暮雪纷纷,红旗不卷: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活动

(1)某校进行了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活动,下列不属于孔孟思想的两项,请你帮忙找出来:_______)(_______

A.行仁政,重礼乐     B.兼爱非攻      C.民贵君轻    D.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2)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参照上联,拟写下联。(提示人物:范仲淹、欧阳修、陶渊明、诸葛亮、刘禹锡……)

上联:柳宗元小石潭边抒幽愤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清代曹雪芹说他的《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②此后,诗人杜甫也叹息“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③宋代的黄庭坚则慨叹“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④苦吟诗人贾岛更痛苦地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⑤东汉诗人曾悲叹“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说出了没有知音的苦闷。

⑥他们都异口同声地焦急地召唤着“知音”,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人们的赏识。

A. ⑤③④②①⑥    B. ⑥⑤②④③①

C. ⑥⑤④①②③    D. ⑤②④③①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