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释】①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②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边患了而受金石之赏。③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④代:代州。⑤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⑥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⑦燕然:燕然山。东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

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B. 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气哭悲切。

C. 颈联中的”“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

D. 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

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B 2.用典寓意。激励友人建功立业,希望他扬名塞外,让燕然山上也留下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 【解析】本题考查句意理解赏析,解答时明确全诗的每一句话的意思,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B项理解不正确。“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气哭悲切”理解错误,这两句写的是与友人分别的怅惘之情。本题考查了句中的表现手法,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用典寓意。激励友人建功立业,希望他扬名塞外,让燕然山上也留下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 。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小令,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作者为什么要用“古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的?

2.诗中哪几句诗是写现实的?哪几句诗是写想象的?

3.诗中哪几句诗最能体现诗人博大的胸怀?

 

查看答案

阅读右面这首古诗,回答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1.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

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查看答案

下列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 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 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