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成长路上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3)不少于600字。

 

例文 在阳光下成长 阳光,它是让花朵绽放的新生之源泉;是让候鸟归来的温柔之动力;是让积雪化春水的轻快之交响。大千世界,处处有阳光,我用双眼发现阳光,用双手承接阳光,用心灵汲取从这世界上如涓涓细流渗淌出的阳光。 无论自然界的阳光还是用爱绘出的阳光,沐浴着阳光,它让我成长。 我享受阳光——那是冬日的温暖。踩在地上厚厚软软的积雪,听着雪在脚下发出的“咯吱”声,仿佛雪在“咯咯”笑,像群小孩子毫无缘由的高兴劲儿。也许是因为阳光的爱抚———大片大片的暖金色铺展开来,渲染开来,发出亮晃晃的光。每一粒雪,只要阳光亲吻它,它就会变成一粒有着金外套的晶莹,仿佛阳光的长长尾巴余留的碎末。如若没有阳光,又怎会有这番温馨?我还喜欢站在阳台上独自呆呆地欣赏这样的景,直至母亲为我端来牛奶,在清晨散发浓郁的奶香,冒着袅袅热气,从五楼飘出,融化在唱着G调的风里。母亲总会急切地提醒我快点,并为我打理好一切。从早点到今天早上该穿什么鞋。然后,出门,父亲总会和我一道。每个冬季,我的印象里总有暖雪、暖阳,还有如阳光的亲情呵护。欣赏这样的冬景六轮,小学毕业,上初中,早上也许没空再去阳台发呆了,可有一样东西,永远如雪上阳光,你知道那是什么。 我就这样长到了13岁的魔幻季节。 初中,心思忽然细腻了。 那是午后的阳光——靠着窗,端着茶。当然,我早就长大,早就懂得多大的杯子放多少茶叶的年龄。阳光在茶杯里洗澡,却被飘浮的茶叶打着转划碎,泛起粼粼微波。也许,茶叶是想把它留住。我呷一口茶,品尝阳光淡淡的味道。然后在适当的时间出门、上学,父亲还是和我一道来到学校,平常的一天。和朋友们在课间“风风火火闯九州”,欢声笑语中和入了朗润的阳光。我们从不需要承诺“我们永远是朋友”之类的话,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追逐打打,或是东拉西扯地说自己又看到了什么漂亮饰品,听见了什么娱乐新闻……偶尔,还会提到小学同桌的“种种劣迹”。阳光穿过树梢,钻进你我的双眸。嘘!它在听我们谈话呢!快用手抓住它!抓住阳光! 就这样,我们一边解着作业本上的一元一次不等式,一边留恋窗外的阳光。 就这样,流年似水,时间像一辆古朴的车,载着那些快乐的,成长的故事,继续前行。又是一年春来到,一路上阳光正好,生活的点滴是陌上花开,摇曳生姿…… 我在阳光下成长。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以“成长”为话题的作文,文题中的“阳光”不难理解为一种情感,亲情和友情方面的“关怀”“爱”“理解”“尊重”都是“阳光”。文章不外乎是要求写一种思想或情感的支持对“我”成长的影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爱”,母亲的慈爱,同学的友爱,社会的关爱,通过一两件事情就某一方面或可详略结合的方式写自己在种种爱中的成长。不管怎么写,都要写清楚这种“爱”的具体表现即具体行为具体过程,写明白自己有什么变化说明是“成长”了,写明白这种“爱”与自己“成长”的紧密关系。母亲的爱可能表现为日复一日的操劳,朝朝暮暮的唠叨,在操劳中我健康地长大了,在唠叨中,我学有所进了。那友情陪伴呢?社会的关爱呢?自然也是如此。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在爱中成长”即“在阳光中成长”,最后要点题。 【考点定位】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评 语

①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②“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

③“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④“害群之马?”我说。

⑤“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

⑥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⑦“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⑧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⑨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⑩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⑪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⑫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

⑬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 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⑭“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⑮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着我整学期的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⑯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⑰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集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1.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

(1)小学三年级时,  _;

(2)十多年后,___。

2.第⑧段画线句反映了“我”当时__ __和__的心理。

3.第⑭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

4.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

5.读完本文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无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之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

【注释】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3.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甲】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晓雾将 (  )

(2)未复有能其奇者 (  )

(3)怀民亦未 (  )

(4)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3.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__ __之美,乙文描写了__ __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__ __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__ __”一句中。

 

查看答案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夏水

(2)王命急宣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写水时,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四时景色。

B. 文中写山,突出了山连绵不断、雄伟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

C.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了三峡水流的迅疾。

D. 文章仅用“寒”“肃”“凄”“哀”数字,便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4.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叙述了什么?描述了什么?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