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综合性学习 一家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一项调查活动,分别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高中生...

综合性学习

一家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一项调查活动,分别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高中生进行“受你尊敬的人物”的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的统计表。

调查对

象名次

日本15所高中

学生1302人

美国13所高中学

生1051人

中国22所高中

学生2201人

第一名

父亲

父亲

 

第二名

母亲

 

 

第三名

 

母亲

 

第十名

 

 

母亲

第十一名

 

 

父亲

 

1.从这份调查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2.试从不同角度入手,分析形成以上现象的原因。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写出一条建议。

 

1.中国学生对父母的尊敬程度远远不如日本和美国。 2.原因:①从全社会教育氛围来看,“爱父母”的教育不够; ②一部分家庭教育方式存在问题; ③学生学习压力大,自我意识强,对周围环境和人缺少关注和理解。(写出任意一条,其他角度合理也可)建议:①全社会都应该对学生加强爱父母的教育; ②作父母的要注意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 ③学生应该理解父母,多与父母沟通等。(答出上面其中一条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根据要了解活动的主题“受你尊敬的人物”,仔细观察材料中对比的数据,比较三个国家学生关于“受你尊敬的人物”的态度,分析区别,作出结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所反映出的中国学生对父母的尊敬程度远远不如日本和美国,从中国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以及家庭教育的现状来分析问题,从怎么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方面来提出建议。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张丽钧的《让生命在每一刻都说出得体的话》一文,回答小题

让生命在每一刻都说出得体的话

①很好的阳光,空气中弥漫着迟开的芬芳。

②我站在一个儿童摄影棚前等人。突然,一个小女孩儿把车骑到了我跟前,险些撞到我。我赶忙躲她,不想她竟追过来。我只好无奈地冲她笑了。她也冲我笑,一个仙子般的小姑娘。“阿姨,”她指着摄影棚外墙上足有两米高的巨幅照片对我说,“这是我,”我这才注意到,原来,这骑童车的女孩儿竟是那巨幅广告上的小模特!我看看照片,再看看身边的女孩儿,不住地夸说“漂亮”。女孩儿得意得不得了,头脑摇晃得像条欢快的小狗。此时,我不由想起了发生在南怀瑾大师身上的一件事。

③有一回,南怀瑾乘火车,身边坐了一个年轻人,捧着一本书入神地看。南怀瑾瞟了他手里的书,随口问了一句:“有那么好看吗?”年轻人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并说自己一直十分喜欢读这位作家的作品,南怀瑾说:“哦。那我回头也买一本来看看。”那本书的作者正是南怀瑾。

④我喜欢小女孩不依不饶追着我这个陌生的阿姨,邀宠般地告诉我说那墙上的照片就是她,她说破,是因为她透明;我也喜欢南怀瑾不曾道出自己就是那本“好书”的作者,他缄口,是因为他蕴藉。

⑤我不能接受女孩儿抛却一派天真,扮演大师的深沉;也不能接受大师抛却沉静内敛,扮演女孩儿的单纯。

⑥我愿意拟想,大师也曾拥有无饰无邪的童年,愿意将自己的美事、乐事、幸事张扬天下,不惧人讥,不怕人妒。就像花不会藏掖自己的芬芳,透明的心也不会藏掖自己的景致。那么没道理,那么没章法,反正就是让童车冲到你脚下,纠缠着你,迫着你唱赞美诗。这让你很便捷地就怀了一回旧,你生了锈的感觉在一颗开花的童心面前一下子生动起来,摇曳起来。

⑦我更愿意拟想,女孩儿将一步一步修行,直到学会对着岁月深处那个急煎煎向路人跋扈地炫耀自我的女童发出不屑的哂笑。南怀瑾大师特别看重生命的“庄严感”,庄严的生命必是摈弃浮华、拂去尘屑的。一个拥有了美好的“精神目标”的人,断然不会热衷于在生活的大海中钓取廉价的恭维与褒扬;只有虚妄的人,才会那么黏,总是试图粘住更多激赏的目光。

⑧行走人世间,我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双善于撷取的手,撷取了天真,就在这一刻欢悦吧;撷取了内敛,就在这一刻凝思吧。而在这两个故事的连接处,我愿意试着绣上自己细密的心思告诉自己,或许,这一边,正是我渐去渐远的昨日,那一边,恰是我愈行愈远的明朝。

⑨揽万物以为镜,窥见自我一息一变的心颜。不是所有的“可爱”都适宜窖藏,此时的口无遮拦,彼时可能变成了庸俗轻浅。风度,往往与一个人的自知度呈“正相关”。对一个个体生命而言,没有恒久不变的“一派天真”,也没有与生俱来的“沉静内敛”。

⑩自觉修行的生命,会在每一刻都说出得体的语言,不造作,不夸饰,不张扬,在熨帖中开出最美的花朵。

(选自《美文阅读》2013年5月,选文有删改。)

1.第②段画线句子“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了发生在南怀瑾大师身上的一件事”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仿照文中第⑧段划线句再续写一个句子。

行走人世间,我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双善于撷取的手,撷取了天真,就在这一刻欢悦吧;撷取了内敛,就在这一刻凝思吧;           ,                       。

3.选文第⑦段划线句“一个拥有了美好的“精神目标”的人,断然不会热衷于在生活的大海中钓取廉价的恭维与褒扬;只有虚妄的人,才会那么黏,总是试图粘住更多激赏的目光。”是什么表达方式?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文意,选出信息提取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通过讲故事、谈看法,以小见大,寄寓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B. 选文以“说”为载体,“得体”为主旨,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C. 选文用词准确,语言非常生动形象,人物形象鲜明。

D. 选文结构上水到渠成,由事入理,析理透彻,卒章显志。

 

查看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

王充市肆博览

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

注释:①京师:首都。②太学:东汉时最高学府。③不守章句:不死抠经学字句。④市:集市;肆:店铺。⑤屏居:隐居。

1.解释加点字。

(1)乡里孝 

(2)博览而不守章句

2.翻译: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3.从王充读书的史实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请将下面的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陋室铭》

(4)白头吊古风霜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

(5)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词》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 《望岳》

(7)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运用托物言志,借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于污浊之中却亭亭净植的形象,表达了自己“举世皆浊我独清”的人生志趣。

 

查看答案

阅读《三峡》一文,回答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见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B. 夏水陵           襄:漫上

C. 虽乘御风         奔:飞奔

D. 凄异           引:延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

B. 春冬之            四俱备

C. 沿溯阻            巘多生怪柏

D. 引凄异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3.下面关于选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先写山的高耸连绵,后写水的清澈舒缓,思路清晰,层次清楚。

B.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重点表现水流湍急之势。

C. 文章结尾引用渔者歌辞来表现山猿哀鸣,反映古代劳动者生活的悲苦,

D. 本文句式骈散结合,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

 

查看答案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回答小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文中第②段加点的“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      )

A. 劳动人民心中理解的话。

B.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

C. 布谷鸟唱歌。

D.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2.选出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

B. 年年如是”中的“是”,是对前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指自然现象随季节的更替而变化。

C. 选文用词特别准确,如加点的“次第”一词,强调各种花依次开放,“渐渐”一词强调了植物叶子变黄的过程,去掉了这些词,就会不合常理。

D. 选文介绍了许多物候知识,但重点说明的是研究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