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课外文言文阅读。 王充市肆博览 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①,受业太学②,师事...

课外文言文阅读。

王充市肆博览

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

注释:①京师:首都。②太学:东汉时最高学府。③不守章句:不死抠经学字句。④市:集市;肆:店铺。⑤屏居:隐居。

1.解释加点字。

(1)乡里孝 

(2)博览而不守章句

2.翻译: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3.从王充读书的史实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称:称赞、赞扬 好:喜欢 2.看一遍就能背诵,时间久了,因此博通各家学派的学说。 3.启示:可以围绕“要博览群书’’,“读书不能泥古"等方面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要求学生注意积累识记,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注意 “称”“好”的意思,注意积累。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注意 “辄”、“遂”、 “博通”、“众流”的意思。 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试题分析:此题属于信息筛选题,基本是对人物的某种品质,物象的特征,事情的原因,说明的道理,得出的启示,作者的情感的分析,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语句回答,还是用自己的话概括。此题从原文意思可以概括出“要博览群书”、“读书不能泥古”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将下面的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陋室铭》

(4)白头吊古风霜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

(5)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词》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 《望岳》

(7)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运用托物言志,借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于污浊之中却亭亭净植的形象,表达了自己“举世皆浊我独清”的人生志趣。

 

查看答案

阅读《三峡》一文,回答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见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B. 夏水陵           襄:漫上

C. 虽乘御风         奔:飞奔

D. 凄异           引:延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

B. 春冬之            四俱备

C. 沿溯阻            巘多生怪柏

D. 引凄异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3.下面关于选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先写山的高耸连绵,后写水的清澈舒缓,思路清晰,层次清楚。

B.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重点表现水流湍急之势。

C. 文章结尾引用渔者歌辞来表现山猿哀鸣,反映古代劳动者生活的悲苦,

D. 本文句式骈散结合,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

 

查看答案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回答小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文中第②段加点的“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      )

A. 劳动人民心中理解的话。

B.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

C. 布谷鸟唱歌。

D.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2.选出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

B. 年年如是”中的“是”,是对前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指自然现象随季节的更替而变化。

C. 选文用词特别准确,如加点的“次第”一词,强调各种花依次开放,“渐渐”一词强调了植物叶子变黄的过程,去掉了这些词,就会不合常理。

D. 选文介绍了许多物候知识,但重点说明的是研究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查看答案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两句描写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随”字赋予静止的山以动感,“入” 写出了大江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的气势。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写出作者心底的愿望,登泰山之顶,攀人生高峰。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大漠之上,纵的烟,横的河,圆的落日,线条简约,色彩明丽,使边塞风光添了几许柔美。

D.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写春望所见,“破”字使人满怀凄然,“深”字又令人触目惊心。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般人都这样认为:耳朵是用来听的;眼睛是用来看的;心是用来感受的。

B. 现在世界上拥有最多秘密的人是谁?肯定是斯诺登。

C. 千百年来,不知一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温暖了多少人心。

D. 今天,全校八、九年级的同学都到操场上参加了献爱心的公益活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