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女儿喜欢上了枫叶,要集两片熟透了的枫叶,说要鉴赏枫叶上的秋意,写一写秋天的意趣...

 

女儿喜欢上了枫叶,要集两片熟透了的枫叶,说要鉴赏枫叶上的秋意,写一写秋天的意趣。

她喜欢读些很欢快的文字,写些稚嫩的小文,老师因鼓励的需要评她为写作能手,因而她也对观察很是热心。一次学校评选写作之星,她很在意,做了许多准备。可是,评选的时候,老师连续点了十一个小朋友名还没有点到她,她有点失望,心想也许榜上无名了。到最后,老师才说,她的作文,立意新,选材新,句子写得很美,被评为特等奖,她是最耀眼的写作之星。她自然是很得意了。回家后对我说:“我说有我,肯定有我,等一会儿一定点我的名字;等了一会儿,郦老师果然点到了我的名字。”脸上还带着自豪的神情。我应付着,嘴里有一句没一句说着好好好。这回要集枫叶,那我只好答应了。

我们就去公园捡拾枫叶。

进了公园,远远的就望见那醉人的红,像醇厚葡萄酒的浓浓的红,比旁边的白桦的金黄,多了一份沉静与收敛。

她很兴奋,跑到枫树下,要捡拾心仪的枫叶。在树下转了两圈,回头对我说:“爸爸,阿姨扫得太干净了,一片好看的枫叶也没有剩下” 。我到树下看看,还真没有有中意的枫叶。我说,那你就摇晃一下树干不就有树叶落下吗?

“那还是我要的枫叶吗?”,是的,那不是她要的枫叶。她很认真。

那就等一等,深秋的早晨总有一片枫叶飘下来。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十分钟过去了,竟然没有一片落下来。十分钟的等待,竟然让我感觉到了漫长,有了些不耐烦。

“月儿,我们走吧,爸爸还有事呢。”我说。因为还要上班,不能再等了。

“唉!好吧。”她很失望,少了来时的欢蹦乱跳,不情愿的一步一回头地往回走。

就在我们刚刚走了二十几米的样子的时候,突然一阵秋风吹来,那棵枫树便向我们欢快地摇头招手,枫叶乘着凉爽秋风飘然而下,轻盈而不失沉静,炫丽中又有质朴。

“要是再等一等就好了,一定会有漂亮的枫叶。”女儿说。

“要是再等一等就好了”。

这句话从稚嫩的孩子口里说出,让我很意外,她还是一个对外面一切有无限兴趣的孩子。它让我思忖良久。是啊,许多事之所以不完美,有缺憾,不就是缺“等一等”吗?

在这个时代,我们因为迷茫,不知道耐心等待会得到属于自己的枫叶;我们因为有太多的欲望而浮躁,而不愿等待属于自己的那片枫叶;我们有太多的“其他的事”要去办,而错过那片将要落下的枫叶。

女儿又回到了原来的她,手里拿着那两片红红的枫叶,依然是欢蹦乱跳。那是两片经历过夏天的烈日,秋天的风霜的枫叶。望着女儿那张心满意足小脸,我想,孩子!在等待中成长吧,你一定会拥有一片最红的枫叶。

1.给文章加一个标题:

2.为什么女儿说“那还是我要的枫叶吗?”这句话不得体,试着改一改。

3.“那是两片经历过夏天的风雨,秋天的风霜的枫叶。”是什么意思?

4.女儿说“等一会儿一定有我的名字,”的根据是什么?

5.文中的 “等一等就好了”是什么意思?

6.生活你肯定有“精彩”错过?是什么原因,请谈一谈。

 

1.《再等一等就好了》、《等待自己的那片枫叶》等 2.她要的是成熟的枫叶,摇落下来的不算成熟;“那就不是我要的枫叶了” 3.枫叶要红,就要经历风吹日晒;人要获得,就要在等待中经历挫折磨难 4.“她很在意,做了许多准备”。 5.耐心等待成功就会到来;不是消极的等待而是要付出努力;还要不怕挫折。 6.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拟写。“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表现,不少文章的题目与中心意思、作者情感有密切的联系。可以拟写为:《再等一等就好了》、《等待自己的那片枫叶》。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根据文章整体内容可以理解女儿的心思:她要的是成熟的枫叶,摇落下来的不算成熟;可以改写为:“那就不是我要的枫叶了”。 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赏析句子可以从内容和修辞手法两个方面进行,还要写出表达的情感。“那是两片经历过夏天的风雨,秋天的风霜的枫叶。”要表达的意思是:枫叶要红,就要经历风吹日晒;人要获得,就要在等待中经历挫折磨难。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来作答,女儿说“等一会儿一定有我的名字,”的根据是:“她很在意,做了许多准备”。 5. 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通过阅读全文,可以知道文中的 “等一等就好了”意思是:耐心等待成功就会到来;不是消极的等待而是要付出努力;还要不怕挫折。 6.本题考查结合文章内容谈自己的理解。这类自主探究的题目,是中考的主流题型,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做这类试题,一方面要结合全文内容,另一方面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自己的真实感受。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下列各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 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略无阙处            沿溯阻绝              清荣峻茂  

属引凄异            相与步于中庭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翻译句子

(1)春冬之时 , 则素湍绿潭 , 回清倒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从哪几方面描绘三峡的景色的?各有什么特点?

4.乙文表现了作者什么复杂的思想情感?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你的看法如何?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查看答案

默写

(1)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2)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中间小谢又清发。

(4)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

(5)剪不断,理还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学习委员推测,新来的语文老师大概在二十三四岁左右。

B.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 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 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有个别学生上网成瘾,执迷不悟,浪费了大好年华。

B.全校同学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C.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D.人们常用谚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劝勉别人不要嫌弃行业不好,任何工作都能创造出超人的业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