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李娟的《爸爸的白发不是老》,完成后面小题。 ①父亲病了。你问他一件事,回答一...

阅读李娟的《爸爸的白发不是老》,完成后面小题。

①父亲病了。你问他一件事,回答一句话重复多遍。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②我陪他去医院看病,住进住院部十五楼的心脑血管科。

③医生问他,清晨吃的什么饭,有几个孩子。他有时答对,有时答错。医生问,你女儿的生日是哪年?他想不起来了,看着我,向我求助,像个无助的孩子。医生向我摇头,不要我替他回答,他苦笑着,一脸的无奈。我走出病房,再也忍不住满眶盈盈的泪水。

④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父亲,学的专业是建筑设计。那个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健步如飞的父亲哪里去了?无情的光阴带走了我年轻的父亲。

⑤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我搀扶着父亲练习走路,一步一步慢慢地走。我牵着父亲的手,他的手柔软,温暖,手臂上有了几颗老人斑。我一边陪他散步,一边安慰他,医生说,你的症状是最轻的,要好好运动,就能恢复得和从前一样。父亲点点头,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⑥握着父亲温暖的手,恍然记起我童年时的那年冬天,故乡白鹿原落了罕见的一场大雪。冬天的寒夜里,父亲要去邻村的学校接我的母亲,他急急忙忙穿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出门了。我一蹦一跳也跟着父亲出了门。只见雪早停了,天并不黑,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间,雪后的空气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父亲大踏步地走着,穿着小花棉袄的我,迈着小碎步一路小跑,才跟得上父亲的脚步。我的小手握在父亲温暖有力的大手中,父亲问我,冷不冷?我摸摸冻红了的小鼻子,仰着头说,不冷。父亲撩起大衣,让我钻进他的大衣里。大衣里好温暖,我的脑袋只到父亲的腰间,即使躲在大衣里一片漆黑看不见道路,有父亲牵着我,我一点也不怕。在雪地里,一串串大脚印旁伴着一串串小脚印,一步步踩在积雪上“吱吱”作响。

⑦恍惚间,我还是四岁的小妞妞,父亲还是我的天空,是高山,是大树,是我永远依恋的家。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⑧我们站在医院十五楼的窗口向外张望,父亲说,几十年前,我来汉江之畔的小城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都盖满高楼了。

⑨父亲就像是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卧在高楼上,回忆昔日,回忆往事,回忆他的黑发,他的健步如飞,他的风华正茂——眼里含着无尽的忧伤。

⑩是谁说过,长寿的代价,是沧桑。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不是吗?你我都来不及慢慢地等,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爱他们。因为两代人生命的衔接处,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啊。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文章多处将父亲的现在与过去作对比,请写出其中两组对比。

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3.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自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第⑨段文字。(可从用词、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

(2)请结合语境,理解第⑩段画线句“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的深刻含意。

4.【甲】【乙】两个片段都写了作者为父亲流泪,请具体说说流泪的原因。

【甲】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李娟《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乙】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朱自清《背影》)

 

1.①过去父亲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现在却变得健忘、迟钝。②过去父亲健步如飞,现在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③过去父亲是“我”的依靠、“我”的保护神,现在父亲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2.情景交融,渲染了雪夜里“我”跟随父亲去接母亲时的欢快的心情,为下文的叙事和抒情做铺垫。 3.(1)示例:把父亲比喻为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写出了父亲的老迈,排比句一气呵成,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父亲的怜惜之情,有淡淡的忧伤。(2)时间的流逝是无情和沧桑的,唯一不变的是亲情,它就像是“雪中送炭”,给我们带来温暖,又像是“锦上之花”,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慰藉和温馨。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珍惜亲情,善待亲人。 4.【甲】作者看到爸爸满头白发,想到父亲一生的辛劳沧桑,对父亲充满着怜惜而流泪。【乙】“我”读了父亲的来信,想到了父亲的艰难和困顿,流的是伤心之泪,表达了“我”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意近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时,通读全文,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归纳概括即可。①过去父亲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现在却变得健忘、迟钝。②过去父亲健步如飞,现在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③过去父亲是“我”的依靠、“我”的保护神,现在父亲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2.本题考查对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上下文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即可。第⑥段画线句属于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既是对雪后空气的描写,也是“我”美好心情的写照,融情于景,烘托“我”内心的愉悦之情;环境虽然寒冷,但是父亲对“我”深深的爱一路温暖着我,一“寒”一“暖”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爱戴之情,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 点睛: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③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④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⑤推动情节的发展;⑥深化作品主题。 3.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段落的鉴赏能力。解答时,抓住关键语句、字词,可从用词、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父亲就像是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比作“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生动形象写出了父亲年迈、苍老的形象。同时,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句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根据上下文内容,结合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作答。时间的流逝是无情和沧桑的,唯一不变的是亲情,它就像是“雪中送炭”,给我们带来温暖,又像是“锦上之花”,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慰藉和温馨。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珍惜亲情,善待亲人。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文章内容及主旨,对【甲】【乙】材料进行对比分析。《爸爸的白发不是老》通过对父亲状况的今昔对比以及回忆与父亲的往事,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爱戴,以及对苍老的父亲的怜爱和惋惜之情。【甲】处“我”流泪,是因为想到了父亲忙碌辛苦的一生,对父亲充满了怜惜。《背影》叙述了父亲送“我”到浦口车站,照料“我”上车,并替“我”买橘子的情形,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乙】处“我”流泪是因为收到父亲的信,又想起了那个宁愿自己受累也不让“我”吃苦的关心爱护“我”的父亲,流露出“我”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陈凌的《别总踩着别人脚步走路》,完成后面小题。

①散发传统文化气息的故宫日历、印有个性话语的折扇、以“御花园彩石甬路”为主题的五彩耳钉……近来故宫博物院及其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一时间,把故宫文化带回家,在朋友圈晒一晒来自故宫的礼物,成为风尚。

②在晒景、晒娃、晒自拍居多的朋友圈,百年文物缘何走红?“既富有时代气息,有意思;也饱含历史厚重感,有韵味。古典基础上的点滴创新,铸就了故宫文创产品活着的灵魂。”一位网友的评价,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倘若原封不动地把日历、折扇搬到市场,即便有人青睐,恐怕也很难引一时风骚。相反,不管是与互联网联姻,还是接地气的创意,正是在渠道和内容上的更进一步,才让这些高大上的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③其实,文化最忌炒冷饭,最讲求创新创造。从写就一篇翰墨短文,到熔铸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无不需要贯注创新之魂。清代画家郑板桥自幼爱好书法,勤学苦练,临摹各家字帖,可总觉得自己进步不大,为此深感苦恼。他的妻子一语点破:“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郑板桥猛然醒悟。此后,他力求创新,开创出了“板桥体”。“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一味固守,千篇一律,只会让文化丧失活力;善于推陈出新,呼吸现代新鲜的氧气,才能不断让文化绽放新芽,枝繁叶茂。

④反观当下,一些文化现象仍值得我们反思。比如,有的书籍,毫无创见不说,内容还东拼西凑,被人戏谑为“垃圾书”;有的综艺节目,千篇一律地从国外引入相似模式,结果水土不服,观众不买账;还有的电影,奉行“拿来主义”,剧情场景总是“借鉴”他人作品,屡陷抄袭漩涡,等等。正如美学家朱光潜所言:“老是那样四平八稳,没有一点精彩,不是‘庸’就是‘俗’,虽是天天在弄那些玩意,却到老没有进步……一稳就定,一定就一成不变,由熟以至于滥,至于滑。”从这个意义而言,故宫文物的走红,既是一种警醒,更是一种启示。

⑤“只见汪洋就以为没有大陆的人,不过是拙劣的探索者。”很多时候,我们慨叹无法抵达新的彼岸,究其缘由,与其说是因为文化创新思绪干涸,倒不如说是因为对自身挖掘得不够透彻。《南史》曾载,宋文帝时有一位名为陆澄的学士,好学博览,行、坐、食手不释卷,时称“硕学”,可其晚年想撰写一部《宋书》,却始终不成。原因在于,他是读了很多书,却一知半解。时人王俭戏称:“陆公,书橱也。”囫囵吞枣,难免思绪短路;甘做“书橱”,何谈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⑥“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文化创新这条新路上,或许有绊脚的石头,或许有拦路的枯枝,但不管怎样,一番披荆斩棘之后,我们必将发现一个更丰富、更精彩的世界。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5月30日第4版,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文章开头引用故宫文物走红的例子有何作用?

3.请简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第⑥段中的“绊脚的石头”喻指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走进C919:国产大型客机解密》,完成后面小题。

①2017年5月5日,中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C919的命名颇具深意,“C”是 “中国商飞”英文缩写“COMAC”的第一个字母,也代表“China”,也恰好与“空中客车(Airbus)”和“波音(Boeing)”的字头构成顺序排列。第一个“9”代表“长久”,后面的“19”则代表最大载客可达190座。C919承载着中国人的“大飞机”梦想。它将在首飞和通过适航测试之后,进入航线运营,填补航线上没有中国干线喷气客机的空白。

②科研人员除了考虑大飞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还在努力提升飞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飞机的耗油量与飞机的升阻比(升力和阻力的比值)有直接的关系,升阻比越高,飞机的气动效率越高,耗油量就越少。而飞机的升力主要来源于机翼,为了保证飞机的座级,避免“油老虎”的出现,在飞机机翼上动脑筋,便成了提高飞机气动效率的关键。

③C919的机翼设计运用了这一超临界翼型(1)。相对于古典翼型,超临界翼型可使巡航气动效率提高20%以上,巡航速度提高100多千米/小时;如果用同一厚度的标准来设计古典翼型和超临界翼型,超临界翼型的整体阻力比古典翼型要小8%左右,而这可以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增大结构空间及燃油容积。

④在C919飞机的设计上,超临界机翼与发动机、机身和吊挂之间还采用了性能更为优化的局部融合设计,这些设计进一步提高了C919飞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⑤在中国武术界,有“内练一身气,外练筋骨皮”的说法。C919大型客机的研发,也诠释了这一思想。在机体主结构上,设计人员大量使用了世界先进的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这在国内尚属首次,使用铝锂合金可以实现结构减重并大大提高飞机寿命。

⑥如武学人才内外兼修一样,C919也在“内功”上狠下功夫。在民用飞机产业有个形象的说法:航电系统是“大脑”,飞控系统是“四肢”,EWIS系统是“经络”。就像人一样,一架先进的飞机应该拥有聪敏的大脑、灵活的四肢、通畅的经络。

⑦C919“最强大脑”航电系统的核心——IMA,使用的是目前国际先进的高度集成数据处理和网络传输技术。这种网络化数据处理方式,较之前一对一的数据传输处理方式,是巨大的变革,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处理效率。比如说,飞行速度、高度等数据,以前要由大气数据计算机分别建立通路,传输给显示系统、发动机、环境控制等系统;现在,只需“把工作都交给网络”。 这要归功于C919使用的目前国际先进的ARINC664网络集成技术。C919在数字化和扩展潜力方面,达到了目前民航先进机型的水平。

⑧C919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有能力研制大型客机的国家。

【注】(1)是一种高性能的跨音速翼型。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材料意思的一项是(      )

A. C919国产大型客机具有经济性、安全性、先进性和科学性等性能。

B. 第⑤⑥⑦段先介绍飞机机体结构,再介绍飞机的航电系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介绍C919,这样安排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C. 文章将“航屯系统”比作“四肢”,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航电系统”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D. “C919在数字化和扩展潜力方面,达到了目前民航先进机型的水平。”一句中“目前” 将时间限制为现在,不包含航电系统将来发展的未知情况。

2.第③段画线处除用了列数据外,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分析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3.C919国产大型客机的研发是怎样体现“內练一身气,外练筋骨皮”这一思想的?

 

查看答案

阅读袁枚的《黄生借书说》(节选),完成后面小题。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注】七略四库:是皇帝的大型藏书。②庋藏:收藏。通籍:做官。④蟫:指书里的白色的蠹虫。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子孙弃者无论焉(        )      ②归而形梦(        )

非夫人之物而强(        )  ④天下物皆(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少时岁月为可惜也

A. 何陋有(《陋室铭》)

B. 寡助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C. 悍吏来吾乡(《捕蛇者说》)

D. 水陆草木花(《爱莲说》)

2.请根据要求,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两处)

子不闻藏书者乎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读书者有几?

(2)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

4.选文与《送东阳马生序》在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7题。

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

2.本首“壮词”以“可怜白发生”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与“梦回吹角连营”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最接近?

A.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晏殊《玉楼春》)

B.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C. 五更归梦两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黄庭坚《思亲妆州作》)

D.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拟新闻】根据下面的消息拟写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个字)

(新华社北京2017年5月15日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合作倡议。3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进展顺利,成果丰硕,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评价。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国际盛会,也是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战略的重要合作平台。高峰论坛期间及前夕,各国政府、地方、企业等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重要举措及务实成果,中方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汇总,形成高峰论坛成果清单。清单主要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类,共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 

【说图意】下图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徽标,请写出该徽标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话未来】九年级(1)班将举行一次“‘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的专题讨论会,就“一带一路”战略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展开讨论。作为主持人,请你准备一段开场白。(不少于6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