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 禁锢(gù) 诘责(jí) 文绉绉(z...

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 (gù)     诘责(jí)      文绉绉(zhōu)    眼翳(yì)

B. 胡髭(zì)     黝黑(yǒu)     一绺绺(lǚ )     颔首(hàn)

C. 解剖(pōu)    畸形(qí)      诱惑(yòu)       摹画(mó)

D. 滞留(zhì)    粲然(càn)     庶祖母(shù)     脊背(jǐ)

 

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B中一绺绺(liǔ ),C中祈祷(qí),D中粲然(càn)。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

初三(1)班的黑板报设置了“今人今语”栏目,下面是其中的三则语录:

站在父亲的肩膀上,让我在医学研究的道路上起点很高且少走了很多弯路。——布鲁斯·巴特勒(美国免疫学家、遗传学家,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幸福其实很简单,可能就是太简单了,就总是忽略到看不见。——李冰冰新浪博客

排列好青春历程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脚印,每一次心跳,为自己做一次庄严的检阅。——赵冬《检阅自己的青春》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春  寒

【北宋】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1.本诗的颔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通读全诗,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一)

景城有姜三莽者,勇而戆①。一日,闻人说宋定伯卖鬼得钱事,大喜曰:“吾今乃知鬼可缚。如每夜缚一鬼,唾使变羊,晓而牵卖于屠市,足供一日酒肉资矣。”于是夜夜荷梃执绳潜行墟墓间如猎者之伺狐兔竟不能遇。即素称有鬼之处,佯醉寝以诱之,亦寂然无睹。一夕,隔林见数磷火,踊跃奔赴;未至间,已星散去。懊恨而返。如是月余,无所得,乃止。盖鬼之侮人,恒乘人之畏。三莽确信鬼可缚,意中已视鬼蔑如矣,其气焰足以慑鬼,故鬼反避之也。                            

                                                      (节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二)

艾子行水途,见一庙,矮小而装饰甚严。前有一小沟,有人行至水,不可涉。顾庙中,而辄取大王像横于沟上,履之而去。复有一人至,见之,再三叹之曰:“神像直有如此亵慢!”乃自扶起,以衣拂饰,捧至座上,再拜而去。须臾,艾子闻庙中小鬼曰:“大王居此以为神,享里人祭祀,反为愚人之辱,何不施祸以谴之?”王曰:“然则祸当行于后来者。”小鬼又曰:“前者以履大王,辱莫甚焉,而不行祸;后来之人敬大王者,反祸之,何也?”王曰:“前人已不信矣,又安祸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恶人也!”     

                                                   ( 节选自《艾子杂说》)

【注释】①戆:鲁莽。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称有鬼之处(向来)    B. 意中已视鬼蔑矣(像)

C. 庙中(回头看)    D. 拜而去(两次)

2.对文中划线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于是夜夜荷梃/执绳潜行墟墓间/如猎者之伺/狐兔竟不能遇。

B. 于是夜夜荷梃执绳/潜行墟墓间/如猎者之伺狐兔/竟不能遇。

C. 于是夜夜荷梃/执绳潜行墟墓间/如猎者之伺狐兔/竟不能遇。

D. 于是夜夜荷梃执绳/潜行墟墓间/如猎者之伺/狐兔竟不能遇。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盖鬼之侮人,恒乘人之畏。

②前人已不信矣,又安祸之?

4.两则故事都写到了“人不怕鬼鬼反而怕人”的内容,它们所要表达的主题相同吗?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众说纷纭谈古诗

新华社记者:施雨岑、吴晶

①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春节长假期间,一档名为《中国诗词大会》的电视节目广受关注,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选手以诗为剑,一较高下,引人入胜。有人为此惊呼:中国诗词的春天来了!

②诚然,这样一档形式活泼的电视节目迅速带起“人人读诗、人人爱诗”的风潮,让人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无疑值得肯定。然而,比赛中也暴露出一些选手只知背诵、不知其意,不懂平仄对仗,甚至不知道诗词中一些字的正确写法,这样的问题发人深省——中国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难道就只是背诵吗?

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可否认,背诵是创作的基础,没有数量的积累,一切都是空谈。但是,若止步于背诵、不懂欣赏、不深究内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仅停留在“知道主义”,恐怕很难形成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基因链条。

④千年往事凭诗见。我们身处诗词的国度,在灿若星河的名篇佳作中,可以寻到自己的来路,探出未来的方向。只有将诗词的熏陶融汇到国民教育的各个环节,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与社会生产生活深度融合,这些流传千年的优秀精神财富才能摆脱昙花一现的命运,真正活起来、传下去。

⑤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这种认识已经开始深入人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借助丰富多元的传播手段,“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电视节目正在唤起大家对汉语言文化的关注与兴趣;“为你读诗”“书香中国”等文化活动让人们在奔波之余享受心灵的慰藉;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的国家教育规划,唤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珍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描绘当代中国的文化亮色。

⑥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不能止于背诵,而应沿着古人的生花妙笔一路上溯,去探寻他们“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的那份执著,去用心感受诗意之美。

1.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本文中作者的思想观点。

2.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述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请找出两处作分析。

3.第②段作者对节目问题的剖析,其作用是什么?

4.结合本文和资料链接中的网友评论,联系你学习古诗词的经历,谈谈你对“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这一问题的看法。

【资料链接】:爱上评论•诗词大会粉丝团成员留言

网友“似水在流年”:全程看完,感受到中华文化是意象里的中国,是诗词大会的中国,这背后是全体黄皮肤的中国人!这是我们区别于其它民族的根和标识!

网友“夏有”:理解古典诗词,融到自我人生,是最有意义的方式,这次大赛为此做出了努力。

网友“小陈”:《中国诗词大会》是一个适合全家观看的节目,如果能形成全家一起探讨学习的氛围,是乐事一桩;如果成了考孩子、徒羡慕,则可能会给孩子们形成阴影。希望大家善用资源,让诗文带来好心情。

复旦附中的语文教研组长、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生,要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版图”有多大。否则,会影响他们的自我身份认同、文化表现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学生应在古诗文教育中,感知生命与周遭事物的关联,更重要的是,自觉形成文化史的概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于爹的木盆

汪涵

⑴如果我有两条命,我一定拿其中一条去做一个快乐的木匠。

⑵听到这个,你会吃惊吗?你一定不明白当木匠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⑶那一天的午后,我在靖港保健街上,看见于爹一摇一摇地走,像只公鸭子般往前面猛赶,旁边打铁的、卖药的、卖茶叶的,还有姚记坛子菜的掌柜,都在和他打招呼,他还使劲往前走,谁也不想理。看见于爹这么自在,我来了兴致,说:“于爹,等一下,我要和你去做木盆。”于爹半眯着眼睛,速度一点没减,说:“莫来,莫来,我要困觉。”

⑷这个木匠很会享受啊,我决定去查验一下。从保健街往西走一点,不用过那个石拱桥就到了。我偷偷靠近他的铺子,看到他真的困了,靠在竹躺椅上,把扇子扔在一边。木器店的门半掩着,午后的阳光晒进铺子里有两尺,都堆在刨花上,还有小虫子在里面飞舞,他就在阳光边睡得很舒服。那些工具散落着,他可以随手把它们拾起来。

⑸我不是木匠!这个事实让我别扭起来,我甚至都有点开始嫉妒了,我挤不进于爹的时间,他的时间只属于他自己,不属于我。

⑹想实现当木匠的愿望,我必须要耐心点。等阳光漏进窗子只有三寸的时候,于爹终于醒了,他对我说:“崽伢子,你进来咯。”他算是我的师父吧,我得靠他才能过一点点的木匠瘾。我们终于要开始干活了。这时候天气还燥热得很,于爹的头顶上有一个铁吊扇,连漆都没有。这电扇其实很老,一直转了20年,这是作坊里唯一的电器了。于爹说,这是飞行牌的,广州生产的,非常好,让人凉快,刨花也不会被吹起来,所以就一直没有舍得换。于是,我和他一起劈木头,刨板子,弄出一大堆板子。第二天,我们要把它们箍成木盆。

⑺有人打电话要来找我,我也说:“莫来,我要做木匠。”做主持人啦,接受访问啦,这些我统统不记得了,现在的我就是个木匠,别的我都不太愿意记得,谁也打搅不了一个木匠的幸福,可见做木匠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⑻于爹不太会讲故事,他的话太简单了,我都无法了解他做木匠的时候,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偶尔,他会说:“要是手里没有木工,就觉得手里没味。”60年来,于爹一直活得手里有味,做着各种各样的桶子,有打谷桶、家用的饭桶、米桶、马桶,还有妇人用的坐桶。木工是他生活的胡琴,他咿咿呀呀地拉着,拉到靖港的水变成浑蓝,拉到心爱的姑娘去了远方。他换了几个新墨斗,换了几把新钳子,这些都是让人高兴的事情。不知不觉中,于爹的孩子长大了,湘西的送漆佬不再来了,真不记得,什么时候起,人们开始用铁桶漆,没有人用生漆了。这些琐事,都是他慢慢告诉我的。经常,我在这里待一个下午,才能听到他讲出一件很小的事情。

⑼于爹干活的样子,照相照出来应该很好看,假如能画成水粉画应该更好看:他站在无边的刨花堆中,建造木头的宫殿。他的血气随着手上的青筋一路奔腾,随着绕锯、推刨、平槽刨、劈蔑刀这些工具,贯通到木工、钓鱼、吃饭这些生活琐事,贯通到木头的每一个疙瘩、每一丝纹理之中,像个真正的大师。

⑽60年了,他有很多自己的小讲究,保持了他最爽气的工作打扮:穿一件衬衫,拿一碗沱茶。他从未使过电锯,闻不得上面的生铁气,或许电锯这玩意儿,只配做电影里的道具吧。他最主要的工具是裂了柄的斧子和刨子,它们把靖港的时光碎片,在每个年代都裁剪得一样整齐。那些碎片,随时可以箍成一个硕大的木盆,那是他自己的城。

⑾那么我的城呢?                               

汪涵《有味》 有删改

1.作者为什么认为当木匠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2.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木工是他生活的胡琴,他咿咿呀呀地拉着,拉到靖港的水变成浑蓝,拉到心爱的姑娘去了远方。

(2)他的血气随着手上的青筋一路奔腾,随着绕锯、推刨、平槽刨、劈蔑刀这些工具,贯通到木工、钓鱼、吃饭这些生活琐事,贯通到木头的每一个疙瘩、每一丝纹理之中,像个真正的大师。

3.分析第四段中“木器店的门半掩着,午后的阳光晒进铺子里有两尺,都堆在刨花上,还有小虫子在里面飞舞,他就在阳光边睡得很舒服”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如何理解“那些碎片,随时可以箍成一个硕大的木盆,那是他自己的城”这句话的意思?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