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遥远的自然 韩少功 ①城市是人造品的巨量堆积,是一些钢铁、水泥和塑料的构造。标准...

遥远的自然

韩少功

     ①城市是人造品的巨量堆积,是一些钢铁、水泥和塑料的构造。标准的城市生活是一种昼夜被电灯操纵、季节被空调机控制、山水正在进入画框和阳台盆景的生活,也就是说,是一种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活。这大概是城市人越来越怀念自然的原因。

②城市人对自然的怀念让人感动。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大能接受年迈的父母,却愿意以昂贵的代价和不胜其烦的劳累来饲养宠物。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可忍受外人的片刻打扰,却愿意花整天整天的时间来侍候家里的一棵树或者一块小小的草坪。如果还没有在郊区或乡间盖一间木头房子,他们至少也能穿上休闲服,带上食品和地图,隔那么一段时间就把亲爱的大自然热爱一次。

③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什么呢?氧气?负离子?叶绿素?紫外线?万变的色彩?无边的幽静?人体的运动和心态的闲适……事实上,人造的文明同样可以提供这一切:氧吧可以随时送来森林里的清新,健身器上也可以随时得到登山的大汗淋漓的感觉;而世界上任何山光水色的美景,都可以在电视屏幕上得到声色并茂的再现。但是,如果这一切还不足以取消人们对自然的投奔冲动,如果文明人的一个个假日仍然意味着自然的召唤和自然的预约,那么可以肯定:人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的,是氧气这一类东西以外的什么。

④也许,人们不过是在寻找个异。作为自然的造化,个异意味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生命个体。但都市中的文明人面对着千篇一律的公寓楼,千篇一律的电视机、快餐食品以及作息时间表,不得不习惯着自己周围的个异逐渐消失。一个型号下的产品总是严格雷同和大量重复。严格雷同就是技术高精度的标志,大量重复就是规模经济的特征。第一千个甲型电话机必定是还是甲型,第一万辆乙型汽车必定还是乙型,它们在本质上以个异为大忌,只有在成为稀有古董以后,以同类产品的大面积废弃为代价,才会成为某种怀旧符号。它们永远没法呈现出自然的神奇和丰富——毫无疑问,正是那种造化无穷的自然原态才是人的生命起点,才是人们不得不一次次回望的人性家园。

⑤也许,人们还在寻找永恒。一般来说,人造品的存在期都太短促了,连最为坚固的钢铁,一旦生长出锈痕,简直也成了速朽之物,与泥土和河流的万古长存无法相比。它甚至没有遗传的机能,较之于动物的生死和植物的枯荣,缺乏生生不息的恒向和恒力。一棵路边的野草,可以展示来自数千年乃至数万年前的容貌,而可怜的电话机或者汽车却身前身后两茫茫,哪怕是最新品牌,也只有近乎昙花一现的生命。激情满怀一诺千金之时,人们可以对天地盟誓,但怎么可以想象有人面对一条领带或者一只沙发盟誓?牵肠挂肚离乡背井之时,人们可以抓一把故乡泥土入怀,但怎么可以想象有人取老家的一只电器零件入怀?在全人类各民族所共有的心理逻辑之下,除了不老的青山、不废的江河、不灭的太阳,还有什么东西更能构建一种与不朽精神相对应的物质形式?还有什么美学形象更能承担一种信念的永恒品格?

⑥如果细心体会一下,自然能使人们为这心动的,也许更在于它所富含着的共和理想。在人们身陷其中的世俗生活中,文明意味着财富的创造,也意味着财富的秩序和规则。不论是个人占有还是集团占有,任何楼宇、机器、衣装、食品一开始就是物各有主,冷冷地阻止着权限之外的人僭用,还有精神上的亲近和进入。人们对故国和家园的感怀,通常都只是指向权利关系之外的自然——太阳、星光、云彩、风雨、草原、河流、群山、森林以及海洋,这么多色彩和音响,尽管也会受到世俗权利的染指,比如局部地沦为庄园或者笼鸟,但这种染指毕竟极其有限;大自然无比高远和辽阔的主体,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无法被任何人专享和收藏,只可能处于人类公有和共享的状态。在大自然面前,私权只是某种文明炎症的一点点局部感染。世俗权利给任何人所带来的贫贱感或富贵感、卑贱感或优越感、虚弱感或强盛感,都可能在大山大水面前轻而易举地瓦解和消散。任何世俗的得失在自然面前都微不足道。古人已经体会到这一点,才有“山水无常届,闲者是主人”一说,才有“山可镇俗,水可涤妄”一说。这些朴素的心理经验,无非是指大自然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慷慨接纳,几乎就是共和制的政治伦理课,指示着人们对世俗的超越,最容易在人们心中轰然洞开一片万物与我一体的阔大生命境界。

⑦当然,这一切并不是自然的全部。自然中至少还有残酷。台风、洪水、沙暴、雷电、地震,无一不显露出凶暴可畏的面目。生物链的存在则意味着,自然的本质不过是千万张欲望的嘴,无情相食,你死我活。敦厚如老牛也好,卑微如小草也好,每一种生物其实都没有含糊的时候,都以无情食杀其他生命作为自己的存在的前提。即便在万籁俱寂的草地之下也永远进行着这种轰轰烈烈的战争。

⑧由此看来,文明人所热爱的自然,其实只是文明人所选择、所感受、所构想的自然。与其说他们在热爱自然,毋宁说他们在热爱文明人对自然的一种理解;与其说他们在投奔自然,毋宁说他们在投奔自然所呈现的一种文明意义。他们正是敏感到文明的隐疾,才把自然变成了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文明符号,借以支撑自己对文明的自我反省、自我批判以及自我改进。他们对自然的某种绿色崇拜,不仅仅是补救自己的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补救自己的精神内伤。

1.你认为第②段的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从全文来看,城市人投奔自然是想要寻找什么?请简要概括。

3.文章第⑦段为什么要提及自然的残酷?

4.为什么作者说自然是“遥远的”?请简要分析。

 

1.对城市人的讽刺。这句话表面上说城市人对自然的怀念令人感动,实际上却是说反话,从接下来的两组对比看,一些城市人对自然的怀念是虚伪的,是一种作秀,是对现实责任的逃避。一方面他们追求大自然,一方面又在生活中做出违背自然精神的事儿,人的天性受到物质文明的扭曲和挤压。 2.寻找自然的个异、永恒和所富含着的共和理想;拯救生存环境和精神内伤。(个异、永恒、共和,三个关键词,每词一分) 3.(1)呈现自然的真实状态,说明自然除了美好的东西之外,也有并不美好的一面;(2)说明文明人所热爱的自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然,而只是他理解中的自然,只是自然中和谐美好的那部分。(3)文明人选择构想中的自然其实是对文明社会缺陷的逃离。(4)一方面,人类用现代文明去制约灾害和血腥,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文明对自然的改造是人类文明的必然选择,但这样的选择又带来各种文明的病症,这又促使人们到自然中去补救生存环境和自身的精神内伤,作者提示了这样一个难以解脱的怪圈,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写出两点即答满分,学生有自己的合理理解也可) 4.(1)因为城市在各方面都迥异于大自然,标准的城市生活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活;(2)文明人所热爱的自然,只是文明人所选择、所感受、所构想的自然,距离真实的自然很遥远。(3)现代生活中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多充塞了权欲、自私和贪婪等成分,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世俗,越来越悖离自然之道。(法国大哲学家卢梭因厌恶近代文明而提倡“回归自然”。这一口号既有回归自然原始状态的意思,也有恢复自然人的纯朴本性的意义。而本文,显然针对现代物质文明压抑人的精神的弊病与隐患,发出了卢梭式的警示和诤言。)(答出两点就可,有自己合理的理解也可) 【解析】 1.这类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城市人对自然的怀念让人感动”中“感动”一词包含着对城市人的讽刺之情。从“愿意以昂贵的代价和不胜其烦的劳累来饲养宠物”“愿意花整天整天的时间来侍候家里的一棵树或者一块小小的草坪”可以看得出来。这可以看出“一些城市人对自然的怀念是虚伪的”。 2.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仔细阅读第四——六自然段,找出其中的中心句即可。“也许,人们不过是在寻找个异”“也许,人们还在寻找永恒”“也许更在于它所富含着的共和理想”即是问题的关键词,注意其中的关键词。 点睛:我们在解答主观题时应充分利用文本,或直接选用原文语词,或以原文中的词或句子为基础进行改写,或综合连缀文中的词或句子,总之能用原文中的语词来回答问题的就不要“杜撰”,这样保险系数较大。 3.此题考查学生阅读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解答这类试题,必须首先读懂文章,弄懂文章的主题、内容和情感等,以此作基础。提及自然的残酷说明自然除了美好的东西之外,也有并不美好的一面;人类用现代文明去制约灾害和血腥,又到自然中去补救生存环境和自身的精神内伤,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能力。要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品味语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城市生活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活,距离真实的自然很遥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代生活中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世俗,越来越悖离自然之道。所以说自然是“遥远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1)《水浒》中绰号是人物性格或特征最为简明的符号,杨志因为脸上有一巴掌大小的褐色色素沉着斑,故名为“    ①  ”。鲁智深叫“花和尚”是因为             ②     ,从“醉打山门”一事可见这一点;宋江叫“及时雨”,是因为他重情重义总是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从      ③       一事中可见这一点。

(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曾说:“老舍的作品,真实地写出了人性的美与丑。”请仿照示例,从《骆驼祥子》一书中再选一位人物介绍。

示例:小福子牺牲自己,承担养活全家的重任------她很无私。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今亦死,举大计亦死;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2)所以心忍性,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斯人,吾谁与?(《岳阳楼记》)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 《泊秦淮》)

(2)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 《醉花阴》)

(4)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子曰:“                              ,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6)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已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7)白居易的《望月有感》以工整的对仗,形象的比喻,描写兄弟分离的凄苦情态的诗句是:                                               

(8)温籍作家王手的作品曾四次进入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曾有人问他何以文思泉涌?他用宋代哲人朱熹在《观书有感》的诗句“                            ”给予了巧妙的答复。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故乡的唢呐是斑lán( ① )多姿的。像一阵暖风掠过寂寞的田野,像一团炽焰燃遍漫漫荒原,像一只骅犁豁开黄土地板结的肌肤。节日的唢呐,是胸táng( ②   )压抑了一整年郁闷的喷yǒng(   ③ )。节日的唢呐,吹出了铜质的月光和天籁,那么柔软、甜美。那些风中摇曳的高liɑng(  ④  ),是唢呐的声音染红的吗?

 

查看答案

作文

种子等候春雨的滋润,大地等候阳光的沐浴;我们等待亲友的关爱,等待成功的喜悦。

等,也许是漫长的煎熬,也许是热切的期待——等,是成长的过程。

请以“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文中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