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③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选自《玉堂丛语》)

【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③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的“文恭”也同。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1)使优遇之 (        ) 

(2)刘文恭公铉主试,其文 (       )     

2.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断两处)

谓 必 山 林 老 儒 之 作 及 启 封 乃 公 也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读完此文的感悟。

 

                                                                  

 

1.(1)于是 (2) 对......感到惊讶 2.谓 必 山 林 老 儒 之 作 / 及 启 封 / 乃 公 也 3.人们这才认识了刘宣,刘铉识人的名声也更加著名了 4.围绕“勤学苦练”作答。示例:文中刘宣昼夜在马厩中读书,正是因为他的这一份勤奋刻苦造就了他日后令人惊叹的才华。这让我懂得了只有经过不懈地勤学苦练,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成功。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着“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课内的文言实词和几个常用的虚词解释要牢记在心。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做到具体、精确。如这里“讶”应理解为“对......感到惊讶”。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比如句子的“主—谓---宾”有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本句就是句与句之间的断句,主要弄清楚句子的意思就可以了。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翻译句子时,第一步:联系语境明大意。联系具体语境,把握句子大意,写出主干。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看清语法现象,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明确特殊句式如省略、倒装、固定句式等。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替、补、删、移、猜。“留”,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替”,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移”,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猜”,指文言句中多义实词、带修辞的句子,要根据上下文灵活猜测处理。第四步:隐性失分要避免。回顾原文,检查是否符合语境——“看”;再读一遍,保证句子准确通顺——“念”;誊上卷子,字迹清楚端正无误——“写”。 所以翻译时除了要注意“”等重点字的意思,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份,同时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翻译句子的完整性、准确性。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联系生活实际,个性化感悟是近几年文言文中考种常见的题型之一,是课内文言文阅读的拓展迁移。要求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能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个人认识,对文章做出评价,阐发个性化的有创意的阅读。学生能扣住观点,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扣原文主题进行小结。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爱莲说》,完成下列题目。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1)可爱者甚                       

(2)陶后有闻               

(3)亭亭净                         

(4)清涟而不妖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几项不一样的是(   )

A.水陆草木花              

B.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C.牡丹,花富贵者也       

D.牡丹爱,宜乎众矣

4.《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中君子”,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用自己的话概括)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

寄弟

徐熥

春风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当春。

寄语莺声休便老,天涯犹有未归人。

【注释】这首诗于诗人送别弟弟时所作。翻:反,反面

1.春风有情,首句一个“    ”字,写出了春风的殷勤相随。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为谁

龙应台

(1)我不懂得做菜,而且我把我之不懂得做菜归罪于我的出身──我是一个外省女孩;在台湾,“外省”其实就是“难民”的意思。外省难民家庭,在流离中失去了一切附着于土地的东西,包括农地、房舍、宗祠、庙宇,还有附着于土地的乡亲和对于生存其实很重要的社会网。

(2)因为失去了这一切,所以难民家庭那做父母的,就把所有的希望,孤注一掷地投在下一代的教育上头。他们仿佛发现了,只有教育,是一条垂到井底的绳,下面的人可以攀着绳子爬出井来。

(3)所以我这个难民的女儿,从小就不被要求做家事。吃完晚饭,筷子一丢,只要赶快潜回书桌,正襟危坐,摆出读书的姿态,妈妈就去洗碗了,爸爸就把留声机转小声了。背《古文观止》很重要,油米柴盐的事,母亲一肩挑。

(4)自己做了母亲,我却马上变成一个很能干的人。厨房特别大,所以是个多功能厅。孩子五颜六色的画,贴满整面墙,因此厨房也是画廊。餐桌可以围坐八个人,是每天晚上的沙龙。另外的空间里,我放上一张红色的小矮桌,配四只红色的矮椅子,任谁踏进来都会觉得,咦,这不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客厅吗?

(5)我变得很会“有效率”做菜。当我打鸡蛋、拌面粉奶油加砂糖发粉做蛋糕时,安德烈和菲利普就坐在那矮椅子上,围着矮桌上一团新鲜可爱的湿面团,他们要把面团捏成猪牛羊马各种动物。蛋糕糊倒进模型,模型进入烤箱,拌面盆里留着一圈甜软黏腻的面糊,孩子们就抢着用小小的手指去挖,把巧克力糊绕满了手指,放进嘴里津津地吸,脸上也一片花糊。

(6)然后突然想到,啊,油米柴盐一肩挑的母亲,在她成为母亲之前,也是个躲在书房里的小姐。

(7)孩子大了,我发现独自生活的自己又回头变成一个不会烧饭做菜的人,而长大了的孩子们却成了美食家。安德烈买各国食谱的书,什么菜配什么酒,什么酒吃什么肉,什么肉配什么香料,对他而言,是正正经经的天下一等大事。

(8)我呢,有什么就吃什么。不吃也可以。一个鸡蛋多少钱,我说不上来,冰箱,多半是空的。

(9)有一天,安德烈突然说:“我们一起去买菜好吗?”

(10)母子二人到城里头国际食品最多的超市去买菜。安德烈很仔细地来来回回挑选东西,整整三个小时。回到家中,天都黑了。他要我这做妈的站在旁边看着,“不准走开喔。”

(11)他把顶级的澳洲牛排肉展开,放在一旁。然后把各种香料罐,一样一样从架上拿下来,一字排开。转了按钮,烤箱下层开始热,把盘子放进去,保持温度。他把马铃薯洗干净,开始煮水,准备做新鲜的马铃薯泥。看得出,他心中有大布局,以一定的时间顺序在走好几个平行的程序,像一个乐团指挥,眼观八方,一环紧扣一环。

(12)电话铃响。我正要离开厨房去接,他伸手把我挡下来,说:“不要接不要接。留在厨房里看我做菜。”

(13)是秋天,海风徐徐地吹,一枚浓稠蛋黄似的月亮在海面上升起。

(14)我说:“好,我学会了,以后可以做给你吃了。”

(15)儿子睁大了眼睛看着我,认认真真地说: “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

 

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

龙应台

(1)我离开欧洲的时候,安德烈十四岁。当我结束台北市政府的工作,重新有时间过日子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一百八十四公分高,有了驾照,可以进出酒吧,是高校学生了。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透着一种独立的距离,手里拿着红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点“冷”地看着你。

(2)我极不适应——我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哪里去了?

(3)我走近他,他退后;我要跟他谈天,他说,谈什么?我企求地追问,他说,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

(4)我想和他说话,但是一开口,发现,即使他愿意,我也不知说什么好,因为,十八岁的儿子,已经是一个我不认识的人。他在想什么?他怎么看事情?他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那样做,什么使他尴尬什么使他狂热,我的价值观和他的价值观距离有多远……我一无所知。

(5)他在德国,我在香港。电话上的对话,只能这样:

(6)你好吗?好啊。学校如何?没问题。 ……

(7)假期中会面时,他愿意将所有的时间给他的朋友,和我对坐于晚餐桌时,却默默无语,眼睛,盯着手机,手指,忙着传讯。

(8)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9)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于是我问他,愿不愿意和我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写一个专栏。条件是,一旦答应,就绝不能半途而废。

(10)他答应了。我还不敢相信,多次追问,真的吗?你知道不是闹着玩的,截稿期到了,天打雷劈都得写的。当我和安德烈的通信被编辑成书——《亲爱的安德烈》后,读者的信从世界各地涌入。

(11)这么多的信件,来自不同的年龄层,我才知道,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不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我们的通信,仿佛黑夜海上的旗语,被其它漂流不安、寻找港湾的船只看见了。

1.下列表述中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母亲为“我”能够摆脱难民身份,包揽了所有家务。

B.做了母亲以后,“我”慢慢变成了能干的人。

C.安德烈为“我”熟练地做顶级的澳洲牛排。

D.直到最后,“我”才明白了安德烈的用心。

2.阅读《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四年后的安德烈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

                                                                             

                                                                              

3.在《为谁》第5段中,“拌面盆里留着一圈甜软黏腻的面糊,孩子们就抢着用小小的手指去挖,把巧克力糊绕满了手指,放进嘴里津津地吸,脸上也一片花糊”,在这里的细节描写中,你读出了什么?

                                                                             

                                                                               

4.在《为谁》第15段中,儿子说“你还不明白吗”,儿子希望“我”明白什么?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5.结合《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探究《为谁》中直到文章最后,“我”才明白安德烈用心的原因。

                                                                             

                                                                               

6.结合《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和《为谁》,联系你读过的其他作品和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让青春期的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亲近融洽?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与探究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在9月3号我国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为了纪念这一伟大胜利,为了让学生受到更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某学校将开展以下活动。

1.某班想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来纪念这一伟大时刻。如果是你,你会设计哪些活动形式?请你仿照下列形式再拟两个,要求字数相同,结构相同。

活动形式一:举行文艺会演

活动形式二:                活动形式三:           

2.下面图片中的雕塑名为“打结的手枪”,矗立在联合国总部花园内,是卢森堡1988年赠送给联合国的。请谈谈你对这座雕塑的理解。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此书虽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于作者儿童时期的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两题。

(1)《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 卧冰求鲤、         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2) 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无常,“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A.形象好看          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    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