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刘萧《唱歌不着调其实是种病》一文,完成小题。 ①人们通常把缺乏音乐感知能力、...

阅读刘萧《唱歌不着调其实是种病》一文,完成题。

①人们通常把缺乏音乐感知能力、唱歌找不着调的人称为音盲。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对此展开了研究。他们发现,有些人缺乏把握音调的能力是因为从小没有受过音乐训练,这些人只要经过训练即可逐渐恢复音乐能力;而有些人可能患有“失歌症”,正是这种病症夺去了他们的音乐本能。

②2002年,第一份研究失歌症的论文才正式发表。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是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伊莎贝拉·珀利兹。珀利兹说,多数人都能轻易分辨音高的细微差别,但对失歌症的患者来说,即使两个音相差一个八度,他们仍然察觉不出变化。此后,珀利兹的研究小组又发现了许多类似的病例。这些人拥有正常的听力、智力和记忆力,却完全无法感知音乐。对他们来说,大多数曲调听起来都差不多,如果听不到歌词,即使很熟悉的歌曲他们也听不出来。

③失歌症可能存在很多种情况。珀利兹的研究小组发现,大约一半失歌症患者在韵律认知方面有问题。但是,还是有一些失歌症患者喜欢听音乐,因为他们很想享受那种韵律感。另外,在有的失歌症患者听来,音乐会就像用扳手敲击水管一样让人感到不舒服。不过,觉得音乐难以忍受的患者只是少数,对大多数患者来说,音乐只会令他们感到困惑。

据统计,大约有4%的人患有失歌症,而且失歌症表现出较强的遗传性。究竟是什么导致失歌症?珀利兹推测,人脑中有一个专门处理音乐的“模块”,当这个部分发育不全时,人们就会出现失歌症症状。正因为如此,失歌症单单影响患者的音乐认知,而对听力、智力等没有影响。如果珀利兹推测正确的话,那么音乐同语言一样,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需要而被先天植入脑部的。

⑤有些研究人员不同意此观点。他们发现,失歌症不单纯是音乐上的不足,还与语言或空间处理等能力有联系。例如,有些失歌症患者存在沟通障碍,当别人通过改变语调来表达情绪时,他们辨别不出对方传达的生气、恐惧或讽刺等情绪,难以领会对方的“弦外之音”。因此,正常的音乐认知可能与脑部掌握语言声调的回路有关。另外,失歌症患者的空间处理能力比较差。例如,给他们看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建筑物的照片,他们不能分辨出照片上的是同一幢建筑。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与他们的右脑的早期发育有关。

⑥珀利兹的研究小组对失歌症患者的脑部进行了扫描,目前,他们已经发现,失歌症患者的一个大脑区域的脑白质与普通人有细微的不同,这个区域与辨别音高和记忆旋律有关。研究人员还在寻找导致失歌症具有遗传性的基因。

⑦现在,失歌症已成为科学家了解脑部如何处理音乐奥秘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随着研究逐渐深入,那些不能享受音乐的人有可能重新获得音乐带来的乐趣。

(选自《大连日报》,有删改)

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什么是“失歌症”。

2.第①段中的画线句能否删去,为什么?

3.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1)从语言的准确性角度,分析第④段中加横线词“据统计”的作用。

(2)请指出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失歌症是指有些人由于大脑中处理音乐的“模块”发育不全,导致他们察觉不出音高的差别,无法感知音乐的病症。 2.不能,这句话说明了音盲中有些人只要通过训练即可逐渐恢复音乐能力,他们并不是失歌症患者。如果删去,读者可能会误认为所有的音盲都是失歌症患者。使说明文更准确。 3.(1)“据统计”表消息来源,说明“4%的人患有失歌症,而且失歌症具有遗传性”来源于统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失歌症者存在沟通障碍的例子,具体可信地说明了失歌症不单纯是音乐上的不足,还与语言处理等能力有联系。 【解析】 1.1】 试题分析:“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例如: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 是×××的×××(属概念)”,如:失歌症是指有些人由于大脑中处理音乐的“模块”发育不全,导致他们察觉不出音高的差别,无法感知音乐的病症。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说明文语言准确性,划线句子中“有些人”表示不是全部,若删去,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答题步骤是:(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画图表等。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解题套路为: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作比较:通过xx和xx作比较,突出强调了xx的××特点(地位、影响等)。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按照套路解答此题即可。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书谢御史》文言语段,完成题。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曳下奴,鞭之。奴曰:“敢鞭我!我乘我主车,汝敢鞭我!”先生益大怒,痛鞭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筇(qiǒ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莫敢                         他事削其籍以归       

命曳下奴,                 先生文章一时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 

A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B.何以战(《曹刿论战》)

C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D.太祖常劝以读书(《赵普》)

2.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1) (标在动宾之间)

2 (标在主谓之间)

3.翻译下列句子。

(1)先生益大怒,痛鞭奴,遂焚烧其车。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从这段文字记叙的事件中,读出谢御史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唐代李贺的《南园》一诗,完成题。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注】①李贺:作者写作此诗时,年二十有余,无人赏识,不被重用。②草蔓:草的长茎,这里指草本的花。

1.下列诗句中,与“小白长红越女腮”表达技巧相同的一项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C.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2.作者写前两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3.“可怜日暮嫣香落”一句中,“可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专题与实践活动。

一台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资源的原创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开播。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A 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如今,B 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不断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1.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上面三则材料中有两句表述有问题,请选择其中一句进行修改。

我选择    句,修改为:                                                          

3.在《中国成语大会》猜成语节目中,主持人要求同组两人,一人用两个字的词描述,另一人根据描述在最短时间内猜出成语。在猜“鹤立鸡群”成语时,甲组选手用“禽鸟”“出众”描述;乙组选手用“站着”“众多”描述,观众普遍认为甲组选手描述好,新华中学的学生代表晓华不清楚原因,请你向她做一个解说。

4.仿照例句写话。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它像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朱赫来察看了小山包,然后同托卡列夫、帕托什金坐雪橇到伐木场去了一趟,又转了回来。斜坡上的人还在坚持不懈地挖土。朱赫来望着飞舞的铁锹,望着弯腰紧张劳动的人群,低声对阿基姆说:“群众大会用不着开了,这儿谁也不需要进一步动员。托卡列夫,你说得对,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这段话是朱赫来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请结合这部分的故事情节说说朱赫来为什么会发出“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的感慨。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朝廷曾一度决定将格列佛饿死或者用毒箭处死,但是格列佛的勇敢善战促使朝廷改变原先的想法,决定善待格列佛。

B.《水浒传》中,是呼延灼摆下“连环马”大破宋公明,梁山好汉中徐宁最后破了“连环马”。

C.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散文主要记叙了作者在日本东京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弃医从文的想法。

D.《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因为厌倦学校枯燥的生活,决定和哈克、哈珀离家出走,去杰克逊岛享受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为川者决之使导,                   

                   ,心远地自偏。

③……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君子好逑。

⑤“白马秋风塞上”,边塞奇异独特的风光历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                                   ”描绘出敌军兵临城下,将士们严阵以待的情景;王维《使至塞上》中的“                               ”则描绘出一派雄浑壮阔的风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