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天一生水》,完成下面小题。 天一生水 袁坚 王玮 ①我恍惚看见自己又走在那...

阅读《天一生水》,完成下面小题。

天一生水   

袁坚 王玮

  ①我恍惚看见自己又走在那些弯弯绕绕的小巷当中,这些夹杂青砖黑瓦的老式民居一间一间地向我身后隐去,小巷的延伸曲折而又悠长。时间应该是江南的梅雨季节,雨丝无声无息地笼罩着一切,笼罩着思绪的蒸腾,散发……

  ②江南是一个偏安于时间逻辑之外的存在,兀自发生着自己的故事。故事的流传总是有着种种的缘由,在这座城市里人们谈论得最多的,是有关于一座藏书楼以及藏书的故事了。

  ③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经常会在巷子里晃来晃去,漫无目的的,有一种游荡的感觉。巷子里的建筑无一例外的都是些典型的江南民居。雨季来临的时候,巷子里总会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并且不断地散发出一阵阵陈旧的霉味。

  ④巷子的尽头兀自立着一座深宅大院,虽然有些陈旧,但还是很有些气势。斑驳的木门和廊柱表示了这座宅院年代的久远,而门前长久蹲立的两座石头狮子,则一直保持着同样的姿势,漠视着存在的逝去与逝去的存在。

  ⑤这座宅院有着一个一度让我十分费解的名字,叫做“天一阁”。据说,里面放着一些谁也不许看的书。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百思不得其解。钱绣芸的故事是我在无意间得到的。大体的意思是:她是清朝嘉庆年间宁波知府的内侄女,因为想读一读天一阁里的书,竟要知府做媒把自己给嫁进了范家。结果是最终也没能看到天一阁里的任何一本书,年纪很轻就死了。

  ⑥我一直不明白钱绣芸执意要嫁入范家究竟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情结,也不知道这一楼藏书对她而言究竟有多么的重要。也许仅仅是为了那一份对书籍无以化解的心结?或许只是为了三生石1上曾经有过的一个旧梦?我说不清楚。

  ⑦终究她还是做了她所能做的一切,把自己嫁进了范家,嫁给了这座楼里藏着的书,或是藏着这些书的楼。

  ⑧雨季的春天总是有些迷惘,过冬的树叶到了该离去的季节,一片片地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落在地上,浸湿,无声无息地腐烂……

  ⑨据说这座宅院的主人一生唯一的嗜好只是藏书,临终的时候,他把自己的财产分成两份由后代的两房挑选:一份是万两白银,另一份则是需要耗费大量钱财保存的一楼藏书。他的长子开口选择了后者,于是范钦便心满意足地死了。

  ⑩为了保存这些藏书,范氏的族规采取了当时最严厉的规定: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不与 祭三次;私领亲友入阁及擅开书橱者,罚不与祭一年;擅将藏书借出外房及他姓者,罚不与祭三年;因而典押事故者,除追惩外,永行摈逐2,不得与祭……

  也许钱绣芸的愿望一开始就注定不可能得逞,她所做的一切终究也只能是一种徒劳。因为藏书的原始动机到后来已经变得不再单纯,藏书已经成为了一种神圣、一种膜拜、一种荣耀。在此之下,其余的一切都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一个女人的愿望则更不重要。

  雨季里,床底下线装书潮湿的霉味继续加剧,除去这些霉味变成了我唯一可做的事情。泛黄的书页常常会让我有一种恍恍惚惚的不真实感,好像隔了很久以前的阳光,在黑暗中摇曳,散发……

  江南的夜晚依旧还是很安逸。巷子里的路灯屹立在尽头,散发出支离破碎的光芒,宅院门口的石头狮子依然保持着一成不变的姿势,在夜色光线的照耀下,散发出一种颓废的神情……

  有关于钱绣芸不能登楼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族规中当时已有一条禁止女子登楼;另一种说法是,她所嫁的那一房在当时已属旁支,没有权力登楼。钱绣芸也许是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也许从来就没有想过,或许根本就不愿意想。她在范家的日子里所抱的一线希冀,是希望也许终有一天,这些门会因为这个“也许”而一扇一扇地打开……

  钱绣芸终于死了。终于没能看到天一阁里的任何一本书,郁郁而死。纤弱的生命周旋于对天一阁的深深渴求,就像翻飞在梦想边缘的纸鸢,竟是那么脆弱。虽然,她已经走得离这座楼这么近……

  雨季过去了,脱去了冬叶的树木在阳光的气息下变得茂盛,白云在空中飘荡,野草在雨水浸泡过的朽木上开始疯长……晒书的工作也到了最后,这些陈年旧书将最后在阳光底下晒上一遍,收回床底,等待来年。

  终于,不经意间我触动了冥冥之中的玄机,天一阁名字的来历竟然长久以来就一直隐藏在自己的身边。全部的意思就来自于《易经》中的八个字:“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这句秘咒的所有含义只不过是借水  防火,来免除历代藏书者的最大忧患,仅此而已。

  原来如此!那一次,几乎偷去了天一 阁一半的珍贵书籍,藏 书的失散,从此开始了。范钦的这句秘咒,防住了火,防住了登楼的脚步,防住了钱绣芸,却终究没能防住小偷的手。钱绣芸哀其一生都没能实现的愿望,小偷却轻而易举地实现了。藏书楼的楼板上只留下了小偷吃剩下的一堆枣核……

  过冬的树叶始落殆尽,这些飘零的落叶带着昨日的旧梦在慵懒的春风中轻舞飞扬着,好像隔了遥远的时光再看回去的样子。像似一本断了线的线装书,轻轻地一扯,就散了。只留下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背影。

  岁月在时光的飘荡中继续地延续,曾经的一切都渐渐地散落了,散落在逝去的流逝中。余下的,是曾经的一楼辉煌,以及在一楼辉煌的背后,那一阵阵的苍凉……

                                               (选自央视国际,2003年9月)

1.三生石:来自女娲传说。它被女娲放于鬼门关忘川河边,掌管三世姻缘轮回,后成为情定终生的象征物。“三生”分别代表前世、今生和来世。2.摈(bìn)逐:排除,驱逐。

1.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天一阁的三个十分费解的问题是什么?

2..阅读第自然段,请你根据时间发展的顺序,判断钱绣芸的悲剧命运以下两件事情之前还是之后,并说出你的理由。

段:天一阁主人临终交代遗言。

段:为保存藏书,范氏家族制定了严厉的族规。

答:

3.本文语言很有特点,有些语句里的词语在对比中蕴含着复杂的情感。请你从以下两句中任选其一,结合语境,对句中的加点词语进行赏析。

门前长久蹲立的两座石头狮子,则一直保持着同样的姿势,漠视着存在的逝去与逝去的存在。

余下的,是曾经的一楼辉煌,以及在一楼辉煌的背后,那一阵阵的苍凉……

答: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不超过140字)

答:中继续地延续,曾经的一切都渐渐地散落了,散落在逝去的流逝中。余下的,是曾经的一楼辉煌,以及在一楼辉煌的背后,那一阵阵的苍凉……                

 

1.(1)这座深宅大院为什么叫做“天一阁”?(2)藏书阁的书为什么谁也不许看?(3)钱秀芸为什么执意要嫁入范家? 2.放在这两件事情之后。依据:根据第10、11、14自然段里设计的严厉族规、当地的说法,以及作者“我”的揣测,可以判断钱绣芸的悲剧命运,应是范家有了藏书阁和大量藏书之后。 3.示例:(1)作者用“存在”“逝去”这两个词语语序的变换、拟人手法,表现没有生命的石狮子对宅院,人的生命珍贵书籍的冷漠,意图表明作者明知时间会流逝但仍对这种命运无法忽略的喟叹。(2)因为藏书阁的丰富引得世人艳羡而“辉煌”也因藏书的最终散落,严厉的族规而无法一睹藏书的钱绣芸的悲剧命运,让作者尤生“苍凉”之感。两词成对出现。从表面和背后,既表现出了作者对藏书楼以及藏书故事的复杂心态,也表现出了他对故事背后意蕴的体察和认识。 4.示例:标题采用《易经》中天一生水的句子,表面上交代天一阁这座藏书楼名字的来历,实际上,是作者对阁主人命名、制定严厉族规的用意,以及之后发生的完全背离藏书初衷的钱绣芸的悲剧、藏书被小偷偷走的结果,产生的质疑与思考。 【解析】 1. 试题分析:考查搜索信息,在文中的关键词不难发现,作者的费解之处从第五段开始出现,即:(1)这座深宅大院为什么叫做“天一阁”?(2)藏书阁的书为什么谁也不许看?(3)钱秀芸为什么执意要嫁入范家? 2. 试题分析:考查语言连贯以及前后句的照应关系,根据逻辑和时间顺序,应该是天一阁主人交代遗言,范氏家族制定族规,导致钱绣芸悲剧发生。 3. 试题分析:(1)考查词语赏析,解释出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并结合文章的修辞手法以及中心答题。作者用“存在”“逝去”这两个词语语序的变换、拟人手法,表现没有生命的石狮子对宅院,人的生命珍贵书籍的冷漠,意图表明作者明知时间会流逝但仍对这种命运无法忽略的喟叹。(2)解释清楚辉煌和苍凉背后的原因以及体现出的中心,因为藏书阁的丰富引得世人艳羡而“辉煌”也因藏书的最终散落,严厉的族规而无法一睹藏书的钱绣芸的悲剧命运,让作者尤生“苍凉”之感。两词成对出现。从表面和背后,既表现出了作者对藏书楼以及藏书故事的复杂心态,也表现出了他对故事背后意蕴的体察和认识。 4. 试题分析: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标题直接揭示主题,标题采用《易经》中天一生水的句子,表面上交代天一阁这座藏书楼名字的来历,实际上,是作者对阁主人命名、制定严厉族规的用意,以及之后发生的完全背离藏书初衷的钱绣芸的悲剧、藏书被小偷偷走的结果,产生的质疑与思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鱼我所欲也》)

  嗟夫!大阉1之乱,缙绅2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3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4,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5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6之出,而投缳7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

1.大阉:指魏忠贤。  2.缙绅:也作“搢绅”,即士大夫。  3.编伍:指平民。古代编制平民户口,五家为一“伍”。  4.钩党之捕:这里指搜捕东林党人。钩党,被指为有牵连的同党。  5.逡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  6.圣人:指崇祯皇帝朱由检。 7.投缳(huán):自缢。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意思。

故患有所不也 辟:

不闻诗书之训 素:

2.下列语句中的“于”与“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一句中的“于”意思相同一项是(  

  A.生于忧患     B.皆以美于徐公     C.至于斟酌损益    D.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翻译: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翻译:

4.【甲】【乙】两段文字中所谈到的“义”,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查看答案

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诗句直抒胸臆,表明了舍身取义的精满分5 manfen5.com神,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我们常用范仲淹《岳阳楼记》“                        ”的语句,抒发我们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表现我们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忧国忧民的思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条奔(ténɡ)①的河,是一条充满惊涛骇浪的河。每一个少男少女都独自驾着小舟,从这条河上驶过。然而,并非每一位水手都能乘风破浪平安地驶到彼岸。世界上哪一条江河没有吞没过船只?况且是这样一条吉凶难卜的河,这样一群热情大于理智的水手。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座高耸的山,是一座看不见路径的山。每一个少男少女都是登山队员,怀揣着征服者的梦想。然而,既然是高山就难免有坎坷,难免有毒蛇猛兽出没,也难免野花的诱惑和迷路的时候。山林之神只留下一句秘(jué)②——惟有大智大勇者脚下才有路!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片浩(hàn)③的海,是一片不见天际的海。每一个少男少女都是一道小溪,别无选择地汇向大海。溪水是甜的,海水是咸的,由甜变咸根本不管你情愿还是不情愿。道理很简单:一个人光吃甜的,并不能强身健体,只有足够地吸收盐分,骨头才会一天天结实起来,因此,拥抱大海就是拥抱希望。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片蔚蓝的天,是一片辽阔无垠的天。每一个少男少女都是一只羽翼未丰的雏燕,渴望自由翱翔。然而,如果经不起暴风雨的考验,在天空中挥动翅膀就意味着灾难;如果没有天空一样博大的胸怀,纵然远行万里也会郁郁寡欢。

  啊,让我们【甲】着河流,让我们【乙】着高山,让我们【丙】大海,让我们【丁】蓝天。那是一个竞技场,那是一个快乐园,那也是一部青春大辞典!

1.对文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坎坷(kě)骨头(ɡū)乘风破浪(pè)    B.坎坷(kē)骨头(ɡū)乘风破浪(pò)

     C.坎坷(kē)骨头(ɡǔ)乘风破浪(pè)    D.坎坷(kě)骨头(ɡǔ)乘风破浪(pò)

2.根据拼音书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3.对文中画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渴望:迫切地希望。                B.理智:道理和智慧。

   C.蔚蓝:像晴朗的天空那样的颜色。    D.惊涛骇浪: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涛。

4.对上文中的语法现象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中的“驶到彼岸”是一个后补短语,“彼岸”是动词“到”的补语,补充说明“到”的地方。

   B.第二段中“高耸的山”是一个偏正短语,“高耸”是“山”的定语,说明了“山”的状况。

   C.第三段中用“只有……,才……”表明“盐分”是“骨头结实”的条件;用“因此”得出“拥抱大海就是拥抱希望”的结论。

   D.第四段中用“如果……,就……”表明是选择经得起“暴风雨的考验”,还是选择“远行万里”是每个少男少女遇到的问题。

5.阅读第五段,根据语境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注视【乙】仰望【丙】拥抱【丁】奔向

   B.【甲】俯视【乙】仰望【丙】簇拥【丁】奔赴

   C.【甲】注视【乙】眺望【丙】拥抱【丁】奔赴

   D.【甲】俯视【乙】眺望【丙】簇拥【丁】奔向

6.为上面这段文字命题最生动的一项是(   )

   A.青春是什么       B.青春随想曲      C.中学生寄语       D.献给中学生

 

查看答案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书,总能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课本是书,父亲是书,历史是书,人生也是书……请以“书”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会当凌绝顶

    要求:将所选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字数在600-800之间。

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毕业在即,学校开展了“给母校的赠言”毕业纪念活动。请你给母校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心声。(要求:展示个性,富于感情,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字数在150-200之间)

题目二: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出一期“走近传统节日,了解历史文化”的专刊。请你从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结合节日习俗和与之相关的文化名人,写一段文字,让大家了解这个传统节日。(要求:内容正确,语言通顺,字数在150-200之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