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的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鱼我所欲也》)

  嗟夫!大阉1之乱,缙绅2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3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4,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5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6之出,而投缳7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

1.大阉:指魏忠贤。  2.缙绅:也作“搢绅”,即士大夫。  3.编伍:指平民。古代编制平民户口,五家为一“伍”。  4.钩党之捕:这里指搜捕东林党人。钩党,被指为有牵连的同党。  5.逡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  6.圣人:指崇祯皇帝朱由检。 7.投缳(huán):自缢。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意思。

故患有所不也 辟:

不闻诗书之训 素:

2.下列语句中的“于”与“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一句中的“于”意思相同一项是(  

  A.生于忧患     B.皆以美于徐公     C.至于斟酌损益    D.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翻译: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翻译:

4.【甲】【乙】两段文字中所谈到的“义”,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1.(1)“辟”通“避”,躲避。 (2)平时,平素。 2.B 3. (1)不仅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2)士大夫中不能改变气节的人 4.含义相同。甲乙两段文字中所谈到的“义”都是指合宜的道德或者行为。 【解析】 1. 试题分析:考查通假字以及实词解释,“辟”通“避”,躲避;“素”指平时,平素。 2. 试题分析: 虚词的用法,“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中于的意思是“比”,B选项也是比的意思;A项中是“在”的意思;C中表示另做一件事,通常和“至”连用;D选项是从的意思。 3. 试题分析:考查句子翻译,(1)不仅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2)士大夫中不能改变气节的人。 4. 试题分析:考查词语的解释,比较分析,甲乙两段文字中所谈到的“义”都是指合宜的道德或者行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诗句直抒胸臆,表明了舍身取义的精满分5 manfen5.com神,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我们常用范仲淹《岳阳楼记》“                        ”的语句,抒发我们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表现我们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忧国忧民的思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条奔(ténɡ)①的河,是一条充满惊涛骇浪的河。每一个少男少女都独自驾着小舟,从这条河上驶过。然而,并非每一位水手都能乘风破浪平安地驶到彼岸。世界上哪一条江河没有吞没过船只?况且是这样一条吉凶难卜的河,这样一群热情大于理智的水手。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座高耸的山,是一座看不见路径的山。每一个少男少女都是登山队员,怀揣着征服者的梦想。然而,既然是高山就难免有坎坷,难免有毒蛇猛兽出没,也难免野花的诱惑和迷路的时候。山林之神只留下一句秘(jué)②——惟有大智大勇者脚下才有路!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片浩(hàn)③的海,是一片不见天际的海。每一个少男少女都是一道小溪,别无选择地汇向大海。溪水是甜的,海水是咸的,由甜变咸根本不管你情愿还是不情愿。道理很简单:一个人光吃甜的,并不能强身健体,只有足够地吸收盐分,骨头才会一天天结实起来,因此,拥抱大海就是拥抱希望。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片蔚蓝的天,是一片辽阔无垠的天。每一个少男少女都是一只羽翼未丰的雏燕,渴望自由翱翔。然而,如果经不起暴风雨的考验,在天空中挥动翅膀就意味着灾难;如果没有天空一样博大的胸怀,纵然远行万里也会郁郁寡欢。

  啊,让我们【甲】着河流,让我们【乙】着高山,让我们【丙】大海,让我们【丁】蓝天。那是一个竞技场,那是一个快乐园,那也是一部青春大辞典!

1.对文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坎坷(kě)骨头(ɡū)乘风破浪(pè)    B.坎坷(kē)骨头(ɡū)乘风破浪(pò)

     C.坎坷(kē)骨头(ɡǔ)乘风破浪(pè)    D.坎坷(kě)骨头(ɡǔ)乘风破浪(pò)

2.根据拼音书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3.对文中画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渴望:迫切地希望。                B.理智:道理和智慧。

   C.蔚蓝:像晴朗的天空那样的颜色。    D.惊涛骇浪: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涛。

4.对上文中的语法现象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中的“驶到彼岸”是一个后补短语,“彼岸”是动词“到”的补语,补充说明“到”的地方。

   B.第二段中“高耸的山”是一个偏正短语,“高耸”是“山”的定语,说明了“山”的状况。

   C.第三段中用“只有……,才……”表明“盐分”是“骨头结实”的条件;用“因此”得出“拥抱大海就是拥抱希望”的结论。

   D.第四段中用“如果……,就……”表明是选择经得起“暴风雨的考验”,还是选择“远行万里”是每个少男少女遇到的问题。

5.阅读第五段,根据语境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注视【乙】仰望【丙】拥抱【丁】奔向

   B.【甲】俯视【乙】仰望【丙】簇拥【丁】奔赴

   C.【甲】注视【乙】眺望【丙】拥抱【丁】奔赴

   D.【甲】俯视【乙】眺望【丙】簇拥【丁】奔向

6.为上面这段文字命题最生动的一项是(   )

   A.青春是什么       B.青春随想曲      C.中学生寄语       D.献给中学生

 

查看答案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书,总能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课本是书,父亲是书,历史是书,人生也是书……请以“书”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会当凌绝顶

    要求:将所选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字数在600-800之间。

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毕业在即,学校开展了“给母校的赠言”毕业纪念活动。请你给母校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心声。(要求:展示个性,富于感情,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字数在150-200之间)

题目二: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出一期“走近传统节日,了解历史文化”的专刊。请你从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结合节日习俗和与之相关的文化名人,写一段文字,让大家了解这个传统节日。(要求:内容正确,语言通顺,字数在150-200之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近些年来,随着时代发展的加速,“快”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以“生活节奏快”为特征的行当,诸如“快餐”“快递”“快照”“快洗”“快车”等应运而兴。快,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过去有句话:“一天等于二十年。”当下信息社会“一天”的发展,远远超过农业社会乃至工业社会“二十年”的发展。一切的一切,都在加速提速。面对激烈的竞争,人们确实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②不过,要快,却不能把快绝对化,不能抹杀慢。快与慢是对立统一的,应按照张弛有序的规律,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去求快,得到的却是苦果子。例如用催生剂催长的速成水果与鸡鸭鱼等,成长是快了,但却变得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快,带给它们的不是进化,而是退化。我国早有“欲速则不达”和不可“     ”一类的古训。苏轼就王安石变法讲过一个很好的意见:应像白昼渐渐变成黑夜,不能从严冬一下进入酷暑。

  ③就人的幸福感来说,生活也要有快有慢,劳逸结合。倘若人一直处在快节奏中,没有空暇,没有悠闲,没有“采菊东篱下”和“闲庭信步”的悠悠情致,那么,生命就会失去平衡,人生的丰富性就会大打折扣。生活中有好多东西都是需要慢慢咀嚼的。阿尔卑斯山谷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许多驾车人视而不见,急驶而过,管理者特意在路上插上一个劝告牌:“慢慢走,欣赏呵!”

 

  ④针对近些年来一味求快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少人又怀念起慢来。“慢餐”“慢游”“慢照”一类的活动多了起来。国际上有了“慢餐协会”,他们声称,慢餐不只是细嚼慢咽,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态上的慢,“以慢餐引导被物欲横流的大潮挟着的人们,放慢脚步”。这与我读到的一篇憧憬“慢生活”的文章所述是一致的:慢是一种心态,是去体验和体会生活,而不只是经历和经过生活。

  ⑤据此,要辩证地看待快与慢,快有意义,慢也有价值。快节奏的霹雳舞与慢节奏的太极拳,各有各的作用。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要让快慢正确地结合起来,使人的生活仍然保持应有的从容、放松和宁静,充满幸福感。

1.从“刻舟求剑”“拔苗助长”“得陇望蜀”三个成语中,选择你认为最满分5 manfen5.com适合填入第②段横线处的一个成语,用规范的正楷字抄写在田字格内。

2.根据第②③段的内容,说说为什么“要辩证地看待快与慢”。

3.阅读文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对快与慢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