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课内文言文阅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

课内文言文阅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 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战国策》一书由          时期              (人名)编订。

2.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视之(      

(2)我也(       

(3)王之甚矣(       

(4)能讥于市朝(       

3.邹忌既然要和齐王谈论国家大事,为什么却从“与徐公比美”的家庭琐事入手而不直接切入主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二自然段中“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句式整齐,体会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也如威王一样,会被某种因素所困扰,被某些现象所迷惑。面对这样的困境,你会采取怎样的方式渡过难关?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西汉  刘向 2.①通“熟”仔细     ②偏爱    ③受蒙蔽      ④指责过失 3.因为“与徐公比美”是生活中较为生动的事例,很容易让人理解,吸引齐王之后再谈国家大事就顺理成章,容易让人接受。 4.这里运用了排比句,加强语气,增强语势,强调齐王所受蒙蔽源于三个原因,以引起齐王注意,进而思考邹忌谏言观点,承接上文邹忌所受蒙蔽,自然引出下文齐王纳谏的改革效果。 5.略 【解析】 1. 试题分析:没什么难度,最基本的名著中作品作者的考查。 2. 试题分析:这几个字都是不太好理解的字。孰视之(是通假字)  (2)私我也( 古今异义       )(3)王之蔽甚矣(    受蒙蔽   )    (4)能谤讥于市朝(     古今异义   )学生需要掌握扎实才能解释正确 3. 试题分析:(1)从邹忌的进谏艺术来考虑(2)从当时的君臣制度来考虑(结合社会背景) 4. 试题分析:排比的修辞效果是突出语势,分析这句话的作用要从内容和角度两个方面考虑。 5. 试题分析:围绕提高自己明辨是非能力,多多听取他人有益的建议两方面谈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___,自身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4.柳永《凤栖梧》一词中,表现出作者的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著态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雨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春天到来后江水上涨,风顺帆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 根据拼音写汉字。

手足胼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后恭    鸿满分5 manfen5.com之志   满分5 manfen5.com一点通

提纲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熏心    满分5 manfen5.com        鞠躬尽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题目:为了梦想成真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缺憾是现实的常态

观赏自然美景,我们喜欢春日怒放的鲜花,喜欢秋夜皎洁的满月。欣赏艺术作品,我们喜欢匀称和谐的美,喜欢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总之,我们喜欢圆满。但现实生活中,缺憾却往往是生活的常态,人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学会正视缺憾。【甲】

我们喜欢春日怒放的鲜花,但对一株花而言,一年里开放的日子却只有寥寥几天,在孕育花朵和花已凋谢的日子,我们往往会忘记这是一株花。觉得无花的花树给人一种萧条与落寞之感。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不是有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慨叹吗?而萧条落寞的日子,正是孕育鲜花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准备。胸怀豁达的诗人往往可以正视缺憾,甚至欣赏缺憾,龚自珍不是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激赏吗?

我们喜欢秋夜皎洁的满月,所以把农历八月十五日定为中秋节。佳节之际,因为共赏一轮明月,天涯之遥也给人咫尺之感。因此苏轼才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思念之情,也表达美好的祝愿。但月缺月圆、往复循环,是自然的规律,没有谁可以让月亮常圆不亏,而且一月之中缺多圆少。满月是美的,弯月也是美的。柳永的千古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的就是残月啊,以残月表达别后的相思,深情眷眷,感人至深。

雕塑作品向来以匀称和谐为美,但断臂的维纳斯却是艺术品中的极品,受到世人的交口称赞。断臂是缺憾,但正是因为维纳斯双臂残缺,给了欣赏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使断臂的维纳斯反而更具神秘感,更具有神奇的艺术魅力。《牡丹亭》把爱情演绎到为爱可以生而死,死而生的境地,堪称爱情圆满结局的经典,使我们内心得到安慰。而有缺憾的爱情悲剧却可以震撼我们的心灵。《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传唱至今,《红楼梦》中宝黛缠绵悱恻,凄婉哀伤的爱情让人掬一把同情之泪。可见,缺憾也是一种美,一种带着伤感的美。

自然界中缺憾是常态,艺术作品把缺憾当成了一种美,其实人生何尝没有缺憾呢?一份不理想的成绩单,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一份刻骨铭心却没有结局的爱情,一段执著却没有回报的努力……人生的痛就在这里。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都是瞬间的美丽,人生的圆满、幸福的巅峰偏偏不肯持续到永远;倒是缺憾太严谨,对任何人都会眷顾,一视同仁。但缺憾也让我们学会了追求,学会了进取,学会了珍惜来之不易的转瞬即逝的幸福。【乙】

圆满是美好的理想,缺憾是现实的常态;圆满是纯净的美丽,缺憾是带着伤痛的美丽;圆满让我们满足、欣慰,缺憾带给我们叹惋和震撼。【丙】正是因为有了缺憾,有了正视缺憾的态度,才有了不懈的追求。有了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的人生才更丰富多彩,更韵味隽永。

1.通读全文,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述文中作者的观点。

2.段依次举例论述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人生也就是从缺憾向完美的一次又一次的跳跃。是原文中的一句话,结合上下文,你认为放在甲、乙、丙哪处最恰当?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

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具有独特地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早在7000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用陶土制作的炊器——陶鼎。这一时期的鼎均为圆形,下设三足以支撑器腹,腹下加柴以烹煮食物。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就出现了钵形和盆形鼎。

到了奴隶社会,人类进入青铜时代,出现了以青铜为原料制作的青铜鼎。其形状有圆有方,圆鼎三足,方鼎四足。《说文解字》中有这样的解释: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由于鼎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炊具,并有站立平稳等特点,其地位便获得了提升。商周时期,统治者为了维系其政治体制,不遗余力地进行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鼎便成为祭祀上天和祖先的礼器。

从鼎的装饰上来看,鼎的纹饰种类繁多,有饕餮纹、夔龙纹等。饕餮是一种神秘狰狞的怪兽,它是辟邪平安的象征。最有代表性的是司母戊方鼎,该鼎四面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彰显崇 高壮美之气势。夔龙是传说中的一爪龙,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尊贵的象征。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华丽考究的青铜器铸造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资源,通常只有统治阶级才有能力完成,鼎成为贵族地位和身份的象征。相传夏禹治水有功,被拥戴为王,九州(代表中国各地)各部 落领袖纷纷把他们的青铜献给夏禹。夏禹用这些青铜铸造了九座大鼎,用来象征九州。夏商周三朝,九鼎是代代相传的国之重器,鼎也就成为了国家政权的象征。

自古以来,遇有政权变更、重大事件、盛大节日等,常习惯以定鼎、立鼎、赠鼎等活动形式来表达人们和平统一 、团结发展的美好愿望。2001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中央人民政府赠给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宝鼎。鼎圆禁方,象征天圆地方;鼎总重量约13吨,寓意13亿各族人民团结协作,共同奋斗,共谋发展,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中国的鼎文化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华儿女引以自豪的财富。

【注】  禁:底座。饕餮:(tāo tiè [kuí]

1.文章第②③两段介绍了鼎的历史、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内容。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文章第④-⑥段的内容,说说世纪宝鼎的寓意。

  【链接材料】  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向联合国赠送了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鼎圆禁方,四周有饕餮纹饰。鼎禁高50厘米,上面铸有56条夔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