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按要求默写。 (1) ,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2)山光悦鸟性, ...

按要求默写。

(1)                ,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2)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咏雪》

(4)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元代著名的曲作家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                                。”

(7)曹操的《观沧海》中,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8)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由自然之景引出生活理趣的句子是                    

(9)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是:

                     

 

(1)绿树村边合 (2)潭影空人心 (3)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谁家新燕啄春泥 (5)我寄愁心与明月 (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9)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解答这道题时,要注意易错字的书写:(4)燕、(6)涯、(8)生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在第二单元里,我们了解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老师:有为孩子排除jiū(  )纷的老师;唤醒海伦灵魂,让海伦的生活从此jié(  )然不同的莎莉老师;能tú(  )手画圆和三角形的老师;对丘吉尔宽hóng(  )大量的威尔登校长,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好老师。

 

查看答案

请以“乐在其中”为题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体特征鲜明;

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题。

儒雅之风

《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儒雅,既是生活的积累,更是人生的态度。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

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读书人,多儒雅。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曹子建,潇洒飘逸、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才思敏捷、风流倜傥的苏东坡,都曾让人无限神往。军旅战将,同时饱学诗书,则称儒将。古有秉烛夜读《春秋》的关云长,“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今有“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的陈毅元帅,“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的朱总司令等等。学识不凡的老板,称儒商。海尔集团的老总张瑞敏,就是其中翘楚,他把海尔集团打造成了一个既有丰厚利润,又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现代化大企业。演艺圈里也有不少儒雅的演员,喜欢读书,学养深厚,称“儒伶”,诸如梅兰芳、孙道临、于是之……

现今,在这激荡时代有些失重的国人身上,儒雅显得愈加稀缺。人们总说,中国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随地吐痰、不讲秩序,无视公德、大声喧哗……

官员儒雅似应正常,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好像儒雅的公仆还不太多。温家宝在2004年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儒雅风度,堪称楷模。温家宝面对各国记者,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妙语连珠,风度儒雅,令人倾倒。温家宝为什么有这样的渊博学识和儒雅风度?答案其实很简单,正如他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说的那样:“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

看来,那些钦佩温家宝儒雅风度的官员,那些举止失当的国人,要想使自己也变得儒雅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多读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儒雅之人,能把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典故、格言,巧妙运用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中,素养之深厚,情感之细腻,爱心之深沉,听者为之动心,为之魂牵,让升腾的美好情愫迅速撞击听者的心灵,让感动的涟漪缓缓扩散。儒雅的表达方式,已经被看作是有文化有礼仪的表现,是做人的高境界。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个社会,如果全民酷爱阅读,就会儒雅之风盛行,这对于提高文明程度,净化社会风气,都是大有裨益的。

(摘自《做人与处世》2015年第6期  有改动)

1.本文是针对什么现象发表议论的?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中第段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说说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

4.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本文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题。

燃烧的木棉

梁惠娣

更远的南方,春天是木棉花燃烧的季节。

②在一个下着微雨的早晨,我在街心公园中散步。走着走着,一棵木棉树出现在我的面前。它枯褐色的枝干像垂暮老人布满皱纹沟壑的脸,充满沧桑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一抬头,才发现无数硕大、深红的木棉花在头顶密匝匝地开放,像天空中飘过来一团火红火红的云,又像一道红艳艳的朝霞,也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映红了一片天空,是那样耀眼夺目。偶尔,有开得正艳的木棉花从枝头落下,“啪”的一声落到地上,掷地有声,那样响亮,那样决然。

③在这样的春天,我最爱到图书馆里看书。图书馆旁边有一个明如镜子的小湖,湖水清澈。湖边,一棵古老的木棉树临湖岸而长,它一树灰褐的枝干,未待绿叶长出,先开出一树繁盛无比的红花来,像美人临水梳妆。她伸出纤纤玉手,描唇画眉,那艳红亮丽的木棉花便是她发髻上的头饰。满树盛开的木棉花与湖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更令人感到惊艳绝伦的美。我每次到图书馆,都坐在靠窗的座位上,安静地阅读。偶尔从书页间抬头,看到无数开放着的木棉花像无数张笑脸,如此灿烂热烈,奔放到肆无忌惮的样子。那时那刻,我的心里也开出一朵朵热情奔放的木棉花来,满心欢欣与感动。有木棉花相伴的闲读,更觉舒心惬意。

④在这个木棉花盛开的时节,流连在燃烧的木棉花下,禁不住吟咏木棉花的诗句,惹几分追昔怀远的情思。

⑤宋代诗人杨万里在《三月一十雨寒》诗中写道:“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意思是说,像姚黄魏紫这样名贵的花要向谁要,就连李子樱桃这样的小家碧玉的花也没有。但是南方春色却有不同,满城都是木棉花。生动地描绘了南国红棉闹春的绚丽景色。我能想象,走在开遍全城的木棉花下,该是怎样繁盛热闹的景象。

⑥明末清初女诗人张乔的《春日山居》里也写到了木棉花,诗曰:“二月为云为雨天,木棉如火柳如烟。烹茶自爱天中水,不用开门汲涧泉。”诗中写了早春二月时晴时雨的气候,木棉花如火如荼地开放,杨柳冒出新芽像一团团浅黄色的烟雾,遇到大雨时,不用开门汲涧泉取水,自接天水烹茶,饶有风味。那样的山居生活令我无限向往。

⑦我爱木棉花,爱它生气盎然地盛放,又如此壮烈地坠落。当我看到那一朵朵盛开的木棉花,心中不禁燃起火一样的热情。我想,我们也要像木棉花一样,要用尽全力开放一次,才无悔这一生。

(选自《教育导报》2015年3月28日)

1.贯穿选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2.简略分析下边这句话中加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偶尔从书页间抬头,看到无数开放着的木棉花像无数张笑脸,如此灿烂热烈,奔放到肆无忌惮的样子。

3.文章引用古人有关木棉花的诗句,有何作用?

4.简略说说木棉花可贵的精神及其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1.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时人莫之        ②先生不知何人也

B.①将军宜枉驾      不如蜀鄙之僧哉

C.①孤不德量力        已失期

D.①遂猖蹶,至于今日  ②贤能为之

2.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先主器之

A. 将军岂愿见之乎    B.辍耕之垄上    C. 专诸之刺王僚也   D.以伤先帝之明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4.文章从哪些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