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小题。(6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

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小题。(6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代的_____________。(2分)

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2分)

炙,五 声。

3.这首词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宋 辛弃疾(2分) 2.八 百 里 /分/ 麾 下 炙,五 十 弦 /翻 /塞 外 声。(2分) 3.抒发了作者抗战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辛弃疾的相关文学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够熟记其文学常识。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试题分析:注意划分的时候,“八百里”和“五十弦”是专用名词。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从“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一句中可以得出作者抗战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虽然这些风流人物的生命早已消逝,但他们感人的故事,不朽的业绩,博大的情怀,高尚的品质,却留在我们心中。假如你班要开展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8分)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主题语。(2分)

2.在参与此次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老师设计了两项活动,请你再补充两项。(2分)

①排风流人物座次。

②讲风流人物故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排风流人物座次”时,假如你把诸葛亮排在第一,请说说 你对诸葛亮重要精神品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理解。(2分)

4.小明此次活动中,根据古代风流人物的事迹和品格拟写了一幅对联,但下联不符合对联要求,请你修改或新对出下联。(2分)

上联:陶渊明安贫乐道东篱采菊    下联:狱中书心留取丹心文天祥

新创或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横线上补写诗句(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为报倾城随太守,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_______。

4)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提示自己和征夫们想家却不甘无功而的心理矛盾的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__________, _____。

(6) 《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自己的初衷与志向,表明其淡泊名利高贵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中,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而《唐雎不辱使命》就是出自于其中的《魏策》。

B、《三国志》记载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其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

C、《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当时的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去定了。

C、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更大的进步。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这个建议提出的问题很重要,很及时,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B.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C.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

D.无论古代或现代,中国或外国,改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