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有你的冬天不会冷》。(11分) 有你的冬天不会冷 周萍 我小时候到全乡唯一...

阅读《有你的冬天不会冷》。(11分)

有你的冬天不会冷

周萍

我小时候到全乡唯一的一所小学读书,要通过一条小路,小路两旁是空旷的麦田。我很怕冬天,尤其怕在冬日的清晨走上那条小路。干冷的北风迅疾地窜进我的袖管裤管,畅通无阻地一寸寸割过我的皮肤,那种寒冷的感觉我清楚地记得。

学校,同样让我感到寒冷。同学拒绝带我一起玩,他们常常把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股脑地扔给我,留我一个人在教室里搓着冻僵的手一本一本地做。我知道我穷,衣衫破旧,又不会说话,很不讨人喜欢。说实话,我那时真是自卑。感觉自己就像是田埂边上的那一丛枯茅草,卑微地匍匐在凝满寒霜的泥土上,了无生机。

那个冬日的清晨,阳光似乎格外灿烂。靠窗坐着的孩子“来了来了”地喊着时,我看见一个微胖的中年男子一颠一颠地从阳光里走进教室。这是我们新来的数学老师,姓杨。那节课他提问同村卖豆腐家的二虎子:两点之间,线段短还是曲线短?二虎子抓耳挠腮答不出来。杨老师嗓门一下子大起来:在麦地里丢一块骨头,放开狗,那狗肯定是笔直地飞窜过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狗都懂的道理……我一下子想起了家里养的小黑,每次我扔出一块饼子,小黑总是箭一般地窜过去。这个例子竟让我对杨老师生出一些崇拜,尽管他脸上少有笑容,我却在他身上感受到了一股子亲切。

我于是第一次喜欢上一个老师,连带着喜欢上了他教的数学。当伙伴们又把本子扔给我时,我心里竟充满了快乐。我快乐地一本本地算来算去,算着算着,我的数学就突飞猛进。我成了全班的焦点。伙伴们不再把本子随手扔给我,他们央求我把作业借给他们抄,然后把家里带来的好吃的塞在我的手里。清晨上学,二虎子主动在村口等我,常常会递给我一张煎饼,里面夹着几块豆腐。我咬着豆腐和二虎子在小路上一溜小跑,天气似乎不是那么太冷了。

快要放假时,下雪了。雪很大,一脚踩下去,齐到脚脖子。中午时我带了干粮,杨老师办公室有一个煤炭炉子,我可以在那上面热着吃。那天我走进办公室,炉子上正搁着一个小铝盆,满满一盆的白菜,还有牛肉;已经煮开了,几片红艳艳的牛肉在白菜间一跳一跳,发出快乐的“咕噜咕噜”声。我的嘴里不知从哪一下冒出了那么多口水,我艰难地咽下去,听见喉间“咕咚”一声。

办公室的老师见我来了,把小盆端下来放在旁边的凳子上。我拿着干邦邦的煎饼在炉子上烤,尽量不去想旁边小盆里的牛肉。可是,那牛肉的香气却始终缠绕着我眼角的余光。我忽然为心中这强烈的渴望难为情,那刚刚散去的自卑又重新笼上心头。就在我站起身想要离开时,杨老师走了进来,办公室的那位老师招呼他:老杨,正等你呢。杨老师看了一眼我手里的煎饼,很随意地问了一句:怎么没带菜呀?我的脸 “腾”地一下热起来。我任他从我手里拿过煎饼,任他在煎饼里裹了几筷子菜,然后我感觉到他拍着我的肩膀,说了句:好样的,好好学,长大肯定会有出息的……

那个冬日的中午,我坐在校园的一处墙角根下,用我尖利的小牙齿咬着渐渐变冷变硬的煎饼,咀嚼着杨老师的那句话。学期结束前的全校大会上,校长给单科和综合成绩优秀的学生发奖,我一趟一趟地上去领奖。杨老师用他那特有的大嗓门在班里狠狠地把我表扬了一番。我还拿到了三块钱奖金,我用这三块钱给自己挑了一本数学应用题集,给家里买了一斤肉,还买了一大堆花生瓜子。那天我拎着一大堆东西走在那条小路上,我一边走一边用脚踢着路边的积雪,忽然间发现积雪覆盖下的枯茅草的根部竟泛出了一丝新绿,我蹲下身仔细地看了好一会,然后很快乐地自个儿笑起来……

有时候,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一直相信。很想告诉杨老师,因为他,我的冬天不再寒冷。

1.文章开头两节写“我”寒冷,原因有哪些?(2分)

答:                                                                            

2.文章第4节“当伙伴们又把本子扔给我时”,为什么“我心里竟充满了快乐”?(2分)

答:                                                                         

3.请从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积雪覆盖下的枯茅草的根部竟泛出了一丝新绿。

答:形式上:它与前面“                                                相照应;内容上:

                                                                                     

4.这篇文章写了“我”,同时也写了小伙伴们。假如你是让“我”代做作业的小伙伴中的一员,请写一段文字,说说你会怎么想,怎么做?(80-100字)(4分)

 

1.(2分)原因之一:“我”家境贫寒,衣衫破旧,抵御不住冬天干冷北风的侵袭;(1分)原因之二:伙伴们看不起“我”,拒绝带“我”一起玩,还让“我”替他们写作业。(1分) 2.(2分)因为在“我”看来,杨老师上课生动,“我”开始崇拜他,第一次喜欢上一个老师,连带着喜欢上了他教的数学。(2分) 3.(3分)形式上:与前面“自己就像田埂边上的那一丛枯茅草,卑微地匍匐在凝满寒霜的泥土上,了无生机”相照应;(1分) 内容上:景物描写,明写枯茅草根部泛出新绿,以此衬托“我”在杨老师的鼓励之下从自卑中走出,萌发了自信、向上的心理。(2分) 4.(4分)第一人称1分,内容3分,应包括对过去让别人代做作业的懊悔、对此同学的钦佩,以及对自己下一阶段学习的思考和决心。 【解析】 1. 试题分析:阅读所未文段,了解内容,从“我”的家境状况和“我”所受到别人的冷遇两方面来理解“寒冷”的原因。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阅读所示文段与上段内容,抓住上段最后一句和此段第一句“我于是第一次喜欢上一个老师,连带着喜欢上了他教的数学。”即可理解问题作答。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的提示,在前文找到写“枯茅草”的句子,理解照应的写作方法。根据句子所在的文段中的情节,了解“我”心理活动,理解作者是以物“枯茅草泛出新绿”来自比,根据情节从这方面来分析概括作者此时内心的感受。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根据文中有关情节内容,写出自己的心情、对同学的态度和自己以后的打算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繁星》选段。(共7分)

①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②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2.选文第①节状写海上看繁星所产生的种种美的感受。这一段文字按照怎样的思路逐步展开的?请补充完整。 (2分)

               →欲睡→              

3.赏析下面句子。(3分)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共8分)

赛跑定案

有老姥遇劫于路,唱贼。路人为逐禽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 ”贼遂服罪。盖因贼若善走,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注释】:①老姥(mǔ):老妇人  ②唱贼:呼喊捉强盗。古代“贼”:强盗。③融:符融,晋朝人。④凤阳门:当地的一座城门。⑤正色:神情严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路人为逐之   禽:              ②俱送之          乃:      

③可二人并     走:              ④知不善走者贼也  故:    

2.选出与例句“路人为逐禽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至之市 B.是吾剑之所从坠  C.故时有物外之趣   D.驱之别院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汝真贼也,何诬人乎?                                                  

 

查看答案

阅读卢梅坡的《雪梅》。(4分)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 请说说“梅雪争春未肯降”中“争”字的妙处。(2分)

2. 这首诗后两句蕴含很深的哲理,试作简要分析。 (2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4分)

随着每一次的失败,汤姆感觉越来越没希望了,后来索性往那些岔道里乱撞乱钻,拼命想找到原来的路。他嘴里还在说“你放心”,但他的心却慌得像铅一样沉,以至于他说的这话好像变了味,听来倒像他在说“全完啦!”[甲]紧紧贴着他,害怕到了极点。[甲]使劲忍住眼泪,但它们还是要掉下来。最后她说:

唉,汤姆,别管那些蝙蝠,我们还回那条路去吧!我们看来是越走越糟啦。”

①上面的片段选自于《汤姆·索亚历险记》,它的作者是             ,片段中与汤姆一起经历这次历险过程的另一个人物[甲]是            。(2分)

②在这次历险中,最能体现汤姆沉着、智慧的情节是什么?     (2分)

 

 

查看答案

语文实践活动。(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星期天,小林到毕升公园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毕升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

①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 1分)

 

②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 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