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言文。(15分) 束氏狸狌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①。狸...

阅读文言文。(15分)

束氏狸狌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则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鬃又磔磔然,以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

【注释】①狸狌(líshēng):狸猫、野猫,这里指猫。②啖:吃。③若:及,至于。④奋掷而出:用力纵身逃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束氏市肉啖之               (2)南郭有士            

(3)其无他技                 (4)其足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束氏日市肉啖          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B.饥辄嗥,嗥则得肉食   逐层布板讫(《梵天寺木塔》)

C.啖肉故                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D.狸狌奋掷           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4.狸猫失去捕鼠本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

 

1.(4分)(1)每天;(2)忧虑,被某件事情骚扰;(3)猜测、估量;(4)咬,啃。 (每个1分,提供两个解释的只要答出其中一个即可,若学生回答的问题是这些词的同义词、近义词,只要讲得通,亦可。) 2.(2分)B。 3.(6分)(2分)(1)(他,或读书人)急忙到束氏家借了猫用来去除鼠患。(省略句,“假”“以”,须翻译到位)(2分)(2)(他们的祖先)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互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妻子”“绝境”“外人”的古今异义现象,须翻译准确)(2分)(3)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甚”和“奔”须翻译到位) 4.(3分)【示例】原因是“以啖其肉”(生活过于安逸,不愁生计)(1分)。告诉我们不能贪图安逸,否则会自取灭亡,养尊处优的生活会让人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也失去的(大意同即可,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日”为名词作状语,“病”为古今异义,要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都可以。了解文言常用字词多个义项,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B项中“但”皆为“只”。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假”“以”“去”“死”“妻子”“邑”“绝境”“间隔”“湍”“甚”“奔”,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根据注释了解故事内容,根据狸狌开始善捕鼠而后来主要束氏天天给它吃肉最终不善捕鼠这一内容从 “技失于堕” “死于安乐”这方面来理解。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诗歌。(6分)

秋夜曲

(唐)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丁丁:拟声词,形容漏水的声音。②何:何其,多么。③漫漫:形容轻云的形状变幻。④暗虫:暗处的秋虫。⑤通夕:整晚,通宵。⑥征衣:出征将士之衣,泛指军服。

1.请品析“秋逼暗虫通夕响”一句中“妙处。(3分)

2.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作者又是怎样表现这种情感的?试作简要分析。3分)

 

查看答案

名著、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10分)

1.《格列佛游记》中语言学校的教授提出取消词汇,采用以物示意的办法表达思想。请依据原著内容说说这个办法的不便之处。2分)

2.专题学习就是要我们在阅读中进行“文化角色转换”,即联系已有知识, 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新知识之中。请阅读李白《塞下曲》中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回答问题:2分)

①假如你是物候学家从中读到什么?                                           

②假如你是诗人从中读到什么?                                               

3.某初中组织学生参与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现在请你也参与到下列相关活动中来。6分)

①阅读思考。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此外,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请根据习主席的讲话,概括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备条件。(每条不超过10个字)(3分)

②活动设计。希望中学举办了“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演讲活动。小明同学在台上正准备作题为“我的梦因追求而精彩”的演讲时,竟一时紧张而忘了演讲词,如果你是主持人,会说什么为他解围?3分)

 

查看答案

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3)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4)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5)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6)诗人常常移情于物,将客观事物人格化,以抒发自己强烈而隽永的情感。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化月为人,以寄托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                   

                  ”,用落花喻人,来表达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第三单元四篇文章(kān)称经典作品,其表现风格(jiǒng)然不同。季羨林是学者,历经甘苦,诚恳平实;马吉尔·冯·奥赫是思维科学家,严谨缜密,丝丝入扣;罗家伦是教育家,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培根是哲学家,惜墨如金,言简意(gāi)。读后我们从(jí)取不少人生的智慧。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其小说集《羊脂球》,其代表作品还有《项链》《漂亮朋友》等。

B.鲁迅先生的《社戏》《故乡》《孔乙己》这些脍炙人口的小说名篇,都出自《呐喊》,阿发、双喜这些个小伙伴让我们亲近,二十年后杨二嫂的变化让我们感慨。

C.《捕蛇者说》《黔之驴》都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之手,前者表现他对民生的热切关注,后者表现他对人生的冷峻思考。

D.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用毕生精力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