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岁月如石,智慧如刀。智慧的刀剑只有在...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岁月如石,智慧如刀。智慧的刀剑只有在岁月里磨lì(  ),才能渐渐  )发出夺目的光芒。我们都是磨刀人,都在岁月的长河里打磨着自己。刀柄就在我们手中,因为用心与勤奋,我们锋芒四射,璀璨了生命,升华了灵魂;因为粗心与懈dài(   ),我们麻木愚钝,磨卷了刀刃,   )跎了人生。

 

砺 beng 怠 cu6 【解析】 试题分析: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写汉字,要根据语境结合拼音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1分)。

(1)晓战随金鼓,                     

(2)________        __,春风不度玉门关。

(3)                  ,正是河豚欲上时。

(4)绿杨烟外晓寒轻,                        

(5)                    ,来者犹可追。

(6)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7)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8)对待别人的优、缺点,应采用“择其善者而从之,               的正确态度。

(9)《望岳》中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

                                                   。(杜甫《望岳》)

 

查看答案

请以 “            激励我成长” 为题作文。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20分)

列车上

①前两天我坐火车出差,一路看着窗外荒凉的冬日风景,听着咣当咣当的车轮声,实在是无聊透顶。我想找个同行的旅客,聊聊天,打发时间。

②首先把目光落在了对面的小伙子身上,年龄相仿,应该有共同语言。我正在考虑用什么话来开头,只见那小伙子打开随身带的电脑包,取出笔记本,放在腿上开始上网。于是耳朵里传来了QQ的提示音,原来人家有人聊天。

③左边是个美女,一直侧脸向窗外看着,虽然咱不贪图什么艳遇,但是如果有一个佳人旅途相伴,聊聊天,也是很不错的。我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清了清嗓子,用尽量绅士一些的语调说:“你好,是不是没来过这里,见你一直在欣赏外面的景色啊?”话音落下,美女却丝毫没有反应。仔细一瞧,人家秀发遮掩的耳朵里耷拉下一条黑线来,原来在静静地听音乐,把整个车厢里的人都排斥在外。

④我灰头土脸地苦笑一下,扭头看斜对面的那个大爷。大爷穿着非常朴素,慈祥的面容,一看就是个实在人,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大爷似乎觉察到我的目光一直盯着他,马上把手提包抱在怀里,把头埋下去,身子向我相反的方向扭了扭。我颇为尴尬,使劲咽了一口唾沫,站起身来。

⑤我穿过车厢,走到了两节车厢的接头处。看见一个中年人在那里抽烟。我凑过去,掏出一支烟来,赔着笑说:“车厢晨禁止抽烟,憋坏了,也过来抽一口。大哥,借个火。”中年人犹豫了一下,掏出打火机递过来。我在火车的晃荡中把烟点着,吸了一口,把打火机还给他,说:“谢谢啊,大哥这是去哪?”

⑥中年人把还剩下一大截的烟掐灭,说了声:“你接着抽,我回座位了。”

⑦我正呆滞在那里,一个八九岁的阳光男孩出现在眼前,“叔叔,请问您,高大笔直的树就是白杨树吗?”

1.第①段画线部分的作用是。(3分)

2.细读第②─⑥段,“我”想与人聊天却四次未能如愿,请把“我”遇挫后的“反应”填写在下列横线上。(4分)

第一次:失望;  第二次:    ;  第三次:尴尬;  第四次:   

3.第⑥段中年人的言行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                       。(4分)

4.对本文主旨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告诫人们,身处信息化时代,不能因人机交流而忽略人际交流。

B.警示我们,身处陌生的环境,应该注意保持适度的警觉和距离。

C.提醒人们,在公共场合,人与人之间也要多点信任,多点交流。

D.劝导我们,即使社会复杂,交流方式各异,仍需待人以礼。

5.阅读全文,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郑絪

刘瞻之先,寒士也。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十八九,絪为御史,巡荆部商山,歇马亭,俯瞰山水。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絪坐久,起行五六里。曰:“此胜概,不能吟咏,必晚何妨?”却返于亭,欲题诗。顾见一绝,染翰尚湿。絪大讶其佳绝。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公戏之曰:“莫是尔否?”景拜曰:“实见侍御吟赏起予,辄有寓题。”引咎又拜。公咨嗟久之而去。比回京阙,戒子弟涵、瀚已下曰:“刘景他日有奇才,文学必超异。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吾亦不复指使。”至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凡再举成名,公召辟法寺学省清级。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絪:念yīn。 ②刘瞻之先:指刘瞻的父亲,即刘景。 ③荆部商山:地名。

   ④概:景象。       ⑤起:启发。  ⑥馔:念zhuàn,食物。

1.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填入被省略的人名。(2分)

  ⑴  十八九,絪为御史,  ⑵  巡荆部商山,歇马亭,俯瞰山水。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

4.《太平广记》按主题分类(如选项),本文以“郑絪”为题,应属于哪一类?( )(2分)  

 A俊辩       B气义        C知人        D幼敏

5.刘景成才的自身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中内容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①夜泊:夜晚停船靠岸。②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姑苏是它的别称。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展开联想,用自己的话把“江枫渔火对愁眠”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