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20分) 梅花岭记(节选) (清)全祖望 ① 顺治二年乙...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20分)

梅花岭记(节选)

                                        (清)全祖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②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注】①今江苏扬州。②即史可法,明末政治家、军事家。③临期成此大节——指到城破时将史可法杀死,以成全他与城共存亡的节义。④即清兵。⑤史可法时任内阁大学士,故自称“阁部”。

1.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4分)

吾 尚 未 有 子

乃 以 衣 冠 葬 之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集诸将而之曰(         )  吾上太夫人(        )

德威流(       )        至南门(         )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6分)

吾誓与城为殉。

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

4.请结合原文概括史可法的性格特征。(6分)

 

1.①吾/ 尚 未 有 子 ②乃/ 以 衣 冠 葬 之(每处2分,共4分) 2.①对……说(或:嘱咐,叮嘱,吩咐,告诉等)②信 ③眼泪 ④押送(或:捉拿,捆绑,俘押等)(每个词1分,共4分) 3.①我发誓与城共存亡。(“吾”、“誓”、“殉”,1分,共3分。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②忠烈(史可法)于是瞪大眼睛说:“我是史可法。”(“乃”、“瞠”、判断句,1分,共3分。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4.忠君,爱国,刚烈。(答对一点给1分,每点结合原文得2分,共6分) 【解析】 1.1】 试题分析:学生的断句能力,一定按内容和结构来进行划分。有时可以注意一些起断句作用的虚词,如:“盖”“夫”等一般用在句首,“而”“则”“于”等一般用在句中,“矣”“耳”等一般用在句末。如:乃/ 以 衣 冠 葬 之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 试题分析: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这里“语”名词用作动词,“对……说”。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3】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此处注意关键词“殉”“瞠目”等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4】 试题分析: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本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2.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最有代表性的怀古诗之一。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本诗作简单赏析。(2分)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含有同类物候现象的诗句:“                                       ”。

(3)《陈涉世家》一文中运用比喻表现陈胜年少时就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4)《与朱元思书》一文中表现作者厌恶世俗,热爱大自然的句子是:“              

                      ”。

(5)《桃花源记》一文中表现桃花源社会生活平静安宁的句子是:“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6分)

(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威廉.詹姆士)

(二)美国科学家、政治家、外交家富兰克林二十岁时从节俭、勤奋等十三个方面制定了《十三条自律》,每周努力实现一项,到十三周后重来一遍,以此形成习惯。

(三)山西省晋城市从2005年起,很抓习惯养成教育,近年来,高考成绩一路攀升。

1.上面几则材料给你什么启发?(1分)

2.下面是江洲中学校长室关于召开初三年级习惯养成动员会的一个通知,请你修改。(2分)

                              通知

兹定于1月18日上午8时30分召开初三年级习惯养成动员会,请所有初三年级师生准时参加。

修改意见:                                                  

3.孟君同学天资聪颖,但是学习习惯较差,成绩一直上不去,如果让你去劝劝他,你准备怎么说?(3分)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

①今年2月份,由4000辆“途安”和“君越”等高级车组成的出租汽车世博车队将正式亮相出现于申城街头,并与普通出租车错位运营,主要满足世博园区及世博管控区的交通需求。②根据市交通港口局的要求,每辆世博出租车将配备2名优秀驾驶员。③同时,行业管理部门还制定了世博车队培训教材,专项对驾驶员开展培训。

       句,修改意见:                                                       

       句,修改意见: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新的一年踏着qīng yíng(          )的脚步向我们翩翩走来,这新的里程荡漾着我们火热的情怀,róng huà(         )了严冬的寒意,燃起我们心中新的希望与期盼。冬日的寒冷虽然刺透gǔsuǐ(        ),但窗外阳光依然明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