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春节需要创新而不是保卫》一文,完成小题。(10分) ①近年来,“洋节日”受...

阅读《春节需要创新而不是保卫》一文,完成小题。(10分)

①近年来,“洋节日”受到愈来愈多年轻人的崇尚,过洋节也从最初的商家炒作慢慢变成国人的一种习惯。然而正当人们对圣诞节的到来满怀企盼时,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高有朋却撰写了一份《保卫春节宣言》,向社会呼吁要对传统节日多一些关心,对“洋节日”少一点盲目的热情。

②有些人说,进入12月以来,人们就能感受到圣诞节的气息,大街小巷店面橱窗到处摆放着圣诞树、圣诞老人,商家借着圣诞节搞起形式各样的促销活动。春节时候你到街上看看,基本上是冷冷清清,要想热闹也要到元宵节。如此鲜明的对比怎么不叫作为民俗学家的高教授有些担心。

③不过,我不担心。需要保卫的往往是弱势,甚至可能是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东西,有时候该淘汰的就应该让它淘汰,不要霸蛮去“保卫”。春节不需要担心,它不是弱势,不但不弱势,而且很强势,你看看飞机火车和汽车上回家过年的人,这简直是世界上最强势的一道风景,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节日,是这样使人们牵肠挂肚呢?圣诞节固然可以使街头热闹,但春节就有本事使街头冷清。连商人都不做生意了,因为他们也要回家过年,这种本事,哪一个节日能够这样?如果这样的节日还要保卫,那就是另一种保卫,是因为怕出安全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春节的保卫不是民俗专家的事,而是公安部门的事。

④说春节不需要保卫,并不是说春节就没有被边缘化的危险。现在有一部分年轻人喜欢过洋节,而不喜欢春节,恐怕还是有些原因的,洋节往往比较轻松,是一些朋友在一起过的,代表着友谊,甚至还有些“印象派”的爱情,年轻人当然喜欢过。而春节好像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是一份责任,代表着亲情,还有很多礼节。与洋节相比,似乎少了一份轻松少了一份娱乐,少了一些友情和爱情。这样一来,年轻人不太喜欢,恐怕也是有些道理。教授们担心恐怕不是没有道理。

⑤不过,这些问题并不是春节需要保卫的原因,我觉得倒是很有必要有些创新。诚如高教授所说,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能流传千百年,是因为每个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而这种记忆太多,礼节太多,也就使春节变得神圣,变得沉重,变得不受人们欢迎,这恰恰是春节给人感觉很麻烦的地方,亲戚是要走的,领导不能不去看看,有时候过节简直是受罪。对这些东西,我们需要用“创新的毁坏”来改变,嫁接一些洋节好的东西,改掉一些传统节日的陋习,或许,这才是关键所在。

1.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3.按要求答题。(4分)

⑴高教授提出“保卫春节”的说法作者并不赞同,他的理由是什么?(2分)

⑵对于一些年轻人喜欢过洋节而忽视传统节日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2分)

 

1.春节需要创新。 2.运用了对比论证(1分)。把洋节和传统春节进行对比(1分),说明了年轻人喜欢洋节和传统春节需要创新的原因(1分),为下文中心论点的提出做铺垫(1分)。 3.⑴春节不需要担心,它不是弱势,不但不弱势,而且很强势。(2分)⑵①喜欢过洋节也没错,可以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②忽视传统春节是不应该的,我们要多宣传传统文化,加强热爱本民族文化的思想。(每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作者在文章开头提出问题再经过多角度论证,层层递进式,在结尾重申了中心论点“不过,这些问题并不是春节需要保卫的原因,我觉得倒是很有必要有些创新”。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概括及论证思路的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丁启阵的《假如月亮从天空消失》一文,完成小题。(10分)

①假如,天空中突然不见了阴晴圆缺变化无穷的月亮,世界将会怎样?人类将有何反应,作何感想?将来,或许是不远的将来,便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出现这样的情况。

②有一句被广泛引用的名言,叫“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但是,已经存在了46亿年的月亮,其存在的合理性却遭到了质疑:一二十年来,相继有美国和俄罗斯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月亮是引发地球许多自然灾害的罪魁祸首的说法,乃至建议政府摧毁月球。

③1991年,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数学教授亚历山大·阿比安曾异常肯定地说:“我现在无法预测人类何时会摧毁月球,但这件事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据说,美国政府的确曾经有过在月球表面引爆原子弹以摧毁月球的计划。但是,经过权衡,这一计划的风险过大,使得该计划以流产告终。

④10年之后,又有五名俄罗斯科学家称月球是一只体格庞大的寄生虫,月球强大的引力将地球拉歪了,使得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无常,导致地球自然灾害不断。而如果将月球摧毁,地球也就不再倾斜。如果地球的倾角变成 0度,季节变化就将从地球上消失,整个地球就会拥有适宜的气候,沙漠会变成绿洲,农作物会茁壮成长。克里姆林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幕人士表示,俄罗斯政府向这些科学家承诺,将对这一建议的可行性进行认真的研究。

⑤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耸人听闻的大事件。

⑥此时此刻,作为有着悠久的仰望星空历史的诗歌大国的一个匆匆过客,我的脑子里立即浮现出众多与月亮有关的美好诗句: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朦胧美丽而又无奈哀愁的世界与人生,是如此地真实与亲切,令人留恋不已。

⑦当然,科学家和政府也可能在摧毁那个上帝创造的、业已存在了 46亿年的月亮之后,弄一个人造月亮,悬在天空,以安慰我等有怀旧情结的人们。但是,假造的月亮,真的能有安慰心灵的作用吗?我深表怀疑。(摘自2011年12月24日“新华网”,有删改)

1.科学家要求摧毁月亮的理由是什么?假如没有了月亮,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4分)

2.第③段画线句中的“据说”能删去吗?为什么?(3分)

3.假如真的摧毁了月亮,世界将会怎样?请你发挥想象,写出可能出现的情形。(不少于三点,3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李氏之鸠》一文,完成小题。(14分)

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甚慧,养之数年矣。日则飞翔于廊楹帘幕间,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晋人贾于吴者,见之,愿以十金易焉。鸠觉其意,告主人曰:“我居此久,不忍去。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主人绐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至贾家,则舍之去。鸠竟不食,哀号告归。贾人怜其志,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遂捐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鸠乃食。

【注】①鸠(jiū):鸟中的一种。②僮婢:僮仆婢女。③贾:做买卖。④易:交换。⑤绐(dài):哄骗。

1.按要求完成下列两题。(6分)

⑴ 释划线的词语。(4分)

①过于鹦鹉,甚(        )

②鸠觉其(       )

③至贾家,则舍之(       )

④鸠不食(       )

⑵与例句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愿以十金易焉

A.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B.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C.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D.何以都不闻消息(《人琴俱亡》)

2.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且 恐 鸠 死 而 金 无 取 偿 也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阅读全文后,你认为,鸠鸟身上具有什么美好的美德?(2分)

 

查看答案

阅读唐朝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一诗,完成小题。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①外弟:表弟。②十年离乱:指安史之乱。③别来:指分别十年以来。沧海事:指世事变化之大,有如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那样。④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1.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前六句,从久别,到重逢,到叙旧,写“__________”;七、八句转入“___________”。(每空一词,2分)

2.诗中从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揣摩“秋山又几重”中“秋”字所包含的内容。(2分)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汉字”专题,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1.【成语沙龙】2012年是农历的龙年,请你补出下列含有“龙”字的成语。(2分)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2.【巧解汉字】汉字的构成奇妙无穷。将某些字拆开,常常会引发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一些道理。请依照示例,从下面提供的字中选一个拆开,说出所悟。(2分)

【示例】“路”由足和各组成,说明人生的路是靠各自走出来的。

提供选字:怒、功、悟

我选“ ___”字,由____________组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似辨微】上海《咬文爵字》编辑部日前公布了2011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其中社会影响最大的语文差错是:“捍”误为“撼”。真是故宫,令人遗憾。【注:北京故宫博物院感谢公安部门所送的锦旗把“捍”错写成了“撼”】

请你运用形声字的相关知识,说说如何区别“撼”与“憾”。(4分)

 

查看答案

作文(40分)

在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有许多让我们为之动容的事情发生,它让我们或喜或悲,或感动或气愤……请以“这件事让我-----------------”为题,用你充满激情的笔记下那一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题目补充完整。

2、要有真情实感,力求创新。

3、字数5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