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默写(填空10分,书写2分) 提示:(1)——(6)任选5小题...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默写(填空10分,书写2分)

提示:(1)——(6)任选5小题完成,各1分;(7)、(8)小题必做,(7)题1分,(8)题2分。请将答案正确、规范、整洁地填写在横线上。

1.少壮不努力,                  。(《长歌行》)

2.迷津欲有问,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3.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4.                 ,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5.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7.小丁当所在班级是全校学风最差的,可是他每次考试都能考全校第一名,我们完全可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                        来赞美他。

8.请你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个思念家乡的句子:                     

 

1.老大徒伤悲 2.平海夕漫漫 3.晴空一鹤排云上 4.挥手自兹去 5.会当凌绝顶 6.恨别鸟惊心 7.出淤泥而不染 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徒”不为“陡”,“伤悲”不为“悲伤”;“漫”不为“慢”;“晴”不为“睛”;“兹”不为“辞”;“凌”不为“临”;“恨”不为“狠”;“染”不为“梁”,“淤”不为“於”,“床前”不为“床头”,“疑”不为“凝”。 考点:古诗识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先在错字下面画横线,再将正确的字填写在下边的田字格里。(4分)

(1) 锐不可当  张惶失措  颤巍巍   能耐

(2) 转弯抹角  荡然无存   长途跋摄  唏嘘

(3) 坚持不懈  月明风清  微不足道 踏败

(4) 情不自己  风尘苦旅  连声诺诺 颠沛

改 正

 

 

 

 

 

 

 

 

 

 

 

 

 

 

 

 

 

查看答案

请在下列句中横线上给划线的字写拼音,给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6分)

(1)哪知老境却如此      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2)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            的笑。

(3)第一单元涉及的非正义战争中残杀无gū       的暴行,使我们在震惊与悲痛之余,发出这样的呼唤:再也不能让人类之间的残杀延续下去,应该让世界充满爱。

(4)说得好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kū  lóu  

 

查看答案

写作·表达(50分)——请在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

1、鸟儿的愿望是飞上蓝天,鱼儿的愿望是畅游大海,花儿的愿望是吐露芬芳,而你的愿望是什么呢?可能是为玉树、舟曲灾区祈福,可能是为西南旱灾祈雨,可能是为爸爸妈妈祈祷,也可能是为自己许下梦想……敞开心扉,尽情的写出内心的愿望吧!

请以“愿望”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3)字数不少于600字

2、《何以解忧,惟有                 》 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后进行写作。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

[A]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B]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2分)

(1)渔人甚之。(              )

(2)病终。(           )

(3)货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            )

(4)盗窃乱贼而不(             )

2.后人根据这两段总结出两好多成语,请在横线上任意写出4个。(2分)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3分)

(2)盗窃乱贼而不作。(2分)

4.你读了这两段选文,你认为桃花源人的生活和大同社会的生活各有什么特点?(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结合平时积累,按要求完成小题。(13分)

家 书

胡 凯

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念。”

菊娘一脸惊喜地从灶间跑出,坐到靠墙的矮凳上,认真地仰起头。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

“我一切都好,只是钱不够用,春节路上挤,不回家过年了。”菊一字一顿地念出,脸上的喜悦一点点地消失。

延叔有些不高兴,完了?菊淡淡道,完了。

延叔长长地“嗯”了一声,倒满一盅酒,咕咚喝下。菊娘一看延叔脸色不对劲儿,忙打起圆场:“收到信就好。伢子在大学念书很忙,没工夫写许多话。”

菊问:“回不回信?”菊娘斜瞟一眼:“当然回。把家里事告诉哥,让他安心念书。”

菊趴到桌子上,从书包里翻出两张稿纸,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攥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延叔叹一口气说:“告诉你哥,信已收到,钱过几天凑好寄去。叫他放心。”说完回过头去了。“我没什么说了。”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

“我说两句。对哥说家里的事都好。秋后老母猪生下9只崽。今年价好,涨到7块,有卖头。卖猪崽的钱还清了去年的债。”

“上个月,那只黑老母鸡被隔壁伢子打断了腿,我心疼了好几天,找到村上张兽医,他说不碍事,现在果真好了,只是有点跛。”

延叔腮帮子一鼓:“说这些干啥?菊,天冷了,叫你哥要当心自己,免得你娘挂念。告诉他家里人身体都好。”菊娘赶紧插上:“我就是晚上睡不着,胃老是痛。叫你哥在学校吃饱吃好,想吃啥就吃啥。不要让人笑话咱。”菊烦透了:“哥是大学生,这点事都不懂?”

延叔再斟酒时,不够一盅了,只好慢慢地喝,边咂嘴边说:“菊,把你的学习情况给你哥说说。”

菊咬起下唇,写道:“上次期中考试我第一名,得了一张奖状和一支钢笔。娘还蒸了鸡蛋给我吃,那支笔很漂亮,我舍不得用,收在枕头底下……大学里也发奖状吗?你也要好好学习,争取得到奖状,让全家都高兴高兴。”

菊写好抬起头。延叔收回盯着菊飞快移动的小手的目光,倒放起酒盅。菊娘就站起去灶间盛饭。延叔又想起来什么,叫菊接着写:

“前两天,上面分来救灾衣服。队长说你有出息,特地分给我家一件半新的呢子大衣,让你回家过年穿狗娃说样式还挺流行,城里都作兴。你不回家我就托人寄去。”

菊娘端出饭,也突然想起什么,叫菊再加上几句:“娘初一到后庙里替你求了签,签上说你有小灾损,要切切注意。”

菊嚷嚷起来:“没纸写了。”延叔见写了密密麻麻的三大张,说:“就不写了。”菊娘便说:“对。你哥不相信这些。再说,写多了他没时间看,他的信就那么短。”

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拿起薄薄的一张,延叔瞪着眼前没了热气的几碟菜,硬邦邦地甩出一句“重写一封”。正在有滋有味嚼饭锅巴的菊愕然睁大眼睛,随即就按延叔的话庄重地写好第二封信:

信收到。钱就寄。(摘自《中学生阅读》,有删节)

1.这篇文章围绕事情的情节变化和家人对“家书”的感情变化来组织材料,请按照下面的提示,完成文章对情节和情感的梳理。(2分)

(1)情节的变化:收到儿子的信——             ——议论并写回信——          

(2)感情的变化:喜悦——       ——热烈——         

2.从一封不到30字的家书中,可以窥视出儿子怎样的内心世界?(2分)

3.从文中父母亲口述内容来看,父母对儿子的关爱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父亲:                                                              

母亲:                                                              

4.我们在《蜡烛》和《背影》中都学过细节描写,这篇短文中也有不少细节描写,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一个细节描写,并说说它的作用。(3分)

我选这个细节描写的作用是:                                                  

5.下列诗句中最能体现选文主旨的一项是(  )(2分)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斤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