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给下列各句划线的字写拼音,给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1)是用信念凝( ...

请给下列各句划线的字写拼音,给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1)是用信念(     )成的海 。

(2)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    )着。

(3)透明的翅收liǎn(   )了。

(4)把终年zhù(      )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níng  hè 敛 贮 【解析】 试题分析:“凝”是后鼻韵母,不要错为前鼻韵母;“和”是第四声,不要读成第二声;“敛”是“合起”的意思;“贮”是“收藏”的意思,所以是“贝”字旁,不要写成“伫”。 考点:汉字拼音字形辨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默写(10分)

提示:(l)——(8)任选6小题完成(如果多填,则只选择所做答案的前6个作为评分依据),各1分;( 9 ) ——(10)小题必做,各2分。请将答案用正楷字体规范地填写在横线上。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5.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8.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论语》

9.《论语》中最早由儒家学派提出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请你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表示“春”季的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作文(50 分)

从依稀记事到青葱岁月,有许多留存生命印迹中的那一刻令人久久回味。那一刻也许是战胜挫折或困扰后的坚强,也许是在意外收获后的惊喜,也许是在顿悟亲情后的温暖,也许是在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之后的崇敬……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洒满阳光。

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注重生活细节,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② 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 字(如写成诗歌,则要求不少于16 行);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 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8分)

李师中,字诚之,楚丘人。年十五,上封事言时政?。父纬为泾原?都监,夏人十余万犯镇戎,纬帅?兵出战,而帅司所遣别,将郭志高逗遛不进,诸将以众寡不敌,不敢复出,纬坐责降。师中宰相辩父无罪,时吕夷简为相,诘问不屈,夷简怒,以为非布衣所言。对曰:“师中所言,父事也。”由是知名。

(节选自《宋史·李师中传》)

【注释】?事言时政,指官职。 ?泾原,地名。?帅,同“率”。④坐,因为。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3分)

师中宰相        以为非布衣所        由是知名      

2. 用现代汉语准确表述下面句子。(3分)

诸将以众寡不敌,不敢复出,纬坐责降。

3. 你认为十五岁的李师中具有哪些优秀品质?(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8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九下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1.解释下列加线字词。(4分)

宫妇左右莫不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寡人之耳者      时时而    

2.用现代汉语准确表述下面句子。(2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根据选文看,齐国最终能“战胜于朝廷”主要有哪些因素?(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4分)

秋夜曲

张仲素(唐)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 这首诗通过对“计时的漏壶”、“轻云和月光”、“秋虫的鸣叫”的描写,渲染了秋夜        的特点。(2分)

2.品味“征衣未寄莫飞霜”一句,说说它表达了诗中女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