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16分) 西南为何如此干旱 ①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16分)

西南为何如此干旱

①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气温高、蒸发大、墒情差,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旱灾。其中云南、贵州、广西等省(自治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部分地区降雨偏少七至九成,主要河流来水为历史最少,水库蓄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二成以上,土壤含水量普遍仅20%左右,旱情极为严峻。目前云南全省、贵州大部、广西局部持续受旱时间超过5个月,且仍呈发展趋势,对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包括经济社会发展都造成了严重影响,损失十分严重。

  ②据有关专家称,此次西南气象干旱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③持续时间长。2009年9月中旬,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气象干旱露头,10月下旬出现了大范围中等以上程度的气象干旱,至今已持续5个月。在这次干旱中,云南出现重旱以上程度气象干旱的平均日数为84天,贵州出现重旱以上程度气象干旱的平均日数为50天,平均达到历史同期最多;广西出现重旱以上程度气象干旱的平均日数为32天,为历史第二多;四川出现重旱以上程度气象干旱的平均日数为25天,为历史第七多。

  ④影响范围广、程度重。长期温高雨少,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2010年1月,云南省达到重旱以上级别气象干旱的县数百分比一度达到85%,3月,贵州省重旱县数百分比也达到了81%。

  ⑤灾害影响重。西南部分地区严重气象干旱已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干旱导致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部分地区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甘蔗明显减产,冬小麦的减产趋势已成定局。土壤缺墒以及江河塘库蓄水不足,对春播以及作物后期生长影响较大。

⑥哪些因素导致西南气象干旱如此严重?气象专家分析认为,去年秋季以来,由于青藏高原上空的气压场持续偏强,其南侧的印缅槽活动长时间明显偏弱,使得形成我国西南地区降水的印度洋暖湿水汽输送特别弱。同时,北方冷空气活动路径偏东,很难渗透到云贵高原腹地。这就导致我国西南地区冷暖空气很难交汇,降水持续偏少。2009年9月以来,云南等西南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偏早,再加上秋季后气温又长期偏高,水汽蒸发量大,造成气象干旱持续发展。

1.文章思路是:先写灾难概况,再写           ____ ,后写       __       。从全文来看本文是一篇        ___  说明文,其说明顺序是      ____      顺序。(4分)

2.第③段划横线的句子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3.“目前云南全省、贵州大部、广西局部持续受旱时间超过5个月,且仍呈发展趋势。”划线词能删除吗?为什么?(3分)

4.哪些因素导致西南气象干旱如此严重?请概括作答。(3分)

5.面对西南旱灾,知名作家韩寒认为国人对西南人民最好的帮助是“监督好政府做好本职工作,发挥好舆论的作用”,而不是捐助。网民议论纷纷,你怎么看待他的这一观点呢?(4分)

 

1.文章思路是:再写灾难特点,后写灾难原因。从全文来看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其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4分) 2.举例子、列数据说明西南干旱持续时间长。 3.不能删。“目前”,表限定,说明“5个月”是指最新的时间统计,去掉后,不准确。(3分) 4.气压场偏强,暖湿水汽输送特别弱;冷暖空气很难交汇、降水持续偏少;气温长期偏高,水汽蒸发量大。(每点1分) 5.略 【解析】 1.本题考查梳理文章写作思路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逐一梳理即可。 2.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大体可用如下方法:方法+特征,在分析特征时需结合具体的语句。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题时一般方法:表态+解释+分析+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在分析效果时必须联系具体的语句。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来概括“哪些因素导致西南气象干旱如此严重”即可。 5.本题是一道开放题。观点鲜明1分,能联系实际讲道理2分,表达流畅1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16分)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核舟记》(节选)

【乙】 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东坡生日,置酒赤壁矶下,踞高峰,酒酣,笛声起于江上。客有郭、尤二生,颇知音,谓坡曰:“笛声有新意,非俗工也。”使人问之,则进士李委闻坡生日,作南曲目《鹤南飞》以献。呼之使前,则青巾紫裘腰笛而已。既奏新曲,又快作数弄,嘹然有穿云石之声,坐客皆引满醉倒。委袖出嘉纸一幅曰:“吾无求于公,得一绝句足矣。”坡笑而从之。

[注释]:①嘉纸:很好的纸张。嘉:美好的。

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其两膝相者     (          )       ②右臂支船    (          )

③青巾紫裘笛而已 (          )       ④委出嘉纸一幅(          )

2.下列句中“之”与例句“左臂挂念珠倚之”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嘹然有穿云石之声               B.呼之使前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无丝竹之乱耳

3.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4分)

②客有郭、尤二生,颇知音。(2分)

4.根据上两则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苏东坡的性格特点(3分)

 

查看答案

阅读古诗词,完成小题。(6分)

【甲】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甲乙两文划线句都描写了塞外风光,请任选一句对画面内容加以描绘。(不超过60字,3分)

2.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3分)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与综合实践活动(7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用简要的语言说说画面反映了什么问题(3分)

2.如果你正亲眼目睹画面中的一切,请你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语言劝告当事人吧。(不超过80字,4分)

 

查看答案

默写(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8分)

1.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________   _______,归思方悠哉。                 (韦应物《闻雁》)

3.                  ,相伴过年华。                  (葛天民《迎燕》)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5.《陋室铭》中 “                  ,                 ”两句,写出了交友之妙境 。

6.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用生活中的现象来比喻内心无法排解的苦闷的诗句是:_______   ____  ______ ,______   _  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方格内。(4分)

zhù立春天的校园,放眼望去,枯瘠的小草已经悄悄泛青,草坪的石凳上一个留着平头的男孩正心无旁wù地读书,树林里几个八年级的女生热烈地谈论着什么,不时bèng jiàn出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