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惬意,是满意,是舒服,是一种愉悦的感受。一道难题的破解,一次意外的表扬,一份期待...

惬意,是满意,是舒服,是一种愉悦的感受。一道难题的破解,一次意外的表扬,一份期待的礼物,一个小小的发现……

请以“一丝惬意心中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

 

按中考评分标准给分 【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惬意”的含义是满意、舒服,愉悦。教材中九年级上的《林中小溪》和九年级下的《享受生活》这两篇课文都学到过“惬意”这个词语,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对考生的审题是有帮助的。“心中来”这一短语表明这种惬意的感觉应该是从内心发出的,由一个触发点引起的内心的感受。这个触发点可以是一件事、一个人,也可以是一句话、一首歌、一本书……与“惬意”联系起来,就是要写受到某种触发而从内心产生了愉悦的感受。另外,题目中的“一丝”要求作文时要从日常生活的琐事写起,关注生活的细节,描写要细腻。 《一丝惬意心中来》引导学生表达内心美好的情感。“惬意”,传达的是一种“美好的感情”,生活中令人“惬意”的事很多,一道难题的破解,一次意外的表扬,一份期待的礼物,一个小小的发现……都会让你欣喜,而读书、学语文、写作文,本来就是很惬意的事情,甚至一首歌,一片阳光,一抹星辉,一泓清泉,一片绿叶,一袭花香等等都会给人带来丝丝快 意。心情好了,花会格外地艳,草会格外地绿,水会格外地清,阳光也会特别地温暖……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写作文,也会信笔随心,流露真情。这道作文题的立意是阳光的,对教学的导向是正确的。 《一丝惬意心中来》强调的是细腻的内心体验,引导学生细细品味生活中些许的“惬意”,感受生活中丝丝缕缕的乐趣,从而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在生活的道路上,热烈的、让人欣喜若狂的愉快不一定会经常出现,但一丝丝的“惬意”会始终伴我们前行,因此,我们要“慢慢走,欣赏啊”,看看日出、赏赏虹霓、吹吹清风,心灵在细腻而惬意的体验中将得到种种满足。如果这琐碎而细微的“惬意”,常萦绕于心扉,心中就会阳光遍地。 《一丝惬意心中来》追求的是一种诗意的体验,引导学生用诗意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当我们用诗意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洋溢着浪漫诗意的生活是那样的美好。诗意地生活,是对生活的一种超越,用微笑承受负重,让心胸豁达乐观,我们就会在芳菲满地的精神世界中感受生活的无穷乐趣。我们的生活需要诗意,我们的语文课需要诗意,我们的作文更需要诗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8分)

向一棵树鞠躬

王崇亚

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③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④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⑤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少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⑥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⑦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树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⑧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选自《朝着太阳奔去》)

1. 选文思路清晰,概括起来说是由    写到      ;构思精美,主要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3分)

2.第②段划线句中“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3分)

3. 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1)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2)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4.第⑦段划线句写出了老人与树的许多外在的相同之处,他们之间还有哪些隐性的相同之处呢?试写出两条。(4分)

5.“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5分)

细菌和病毒

郭联顺

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彼此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②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有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比喻,细茵最不济的起码也有一条裤子,有只讨饭碗和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或相应条件)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肚和一张吃奶的嘴以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个小时。

③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④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会坏得那样猖獗?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他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机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⑤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中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选自《 中学生阅读  》)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2分)

2.仔细阅读全文,归纳病毒的主要特征。(3分)

3.选文第②段划线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选文第④段“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中划线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5.结合本文所学知识,请用简明的话语帮助你周围的人克服恐惧“病毒”的心理。(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4分)

甲 文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文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闬:念hàn。 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③曲桡:桡,念ná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④说:念shuì,劝说,说服。 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 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 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今齐地方千里                 (2)能面刺寡人之过                  

(3)不相                        (4)田忌遂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3.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4.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8分)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山中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两首诗中“留客”一词,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赏析诗句“山光物态弄春晖”中“弄”字的表达效果。(2分)

3.分析下列诗句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4分)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查看答案

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3月5日是全国第49个“学雷锋纪念日”。某校团委积极开展“学雷锋,见行动”主题活动,请你参与。(6分)

1.收集或撰写一则体现雷锋精神的雷锋名言。(1分)

【链接】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

2.联系实际,围绕主题,请设计两项社会实践活动方案。(2分)

活动方案一:                                                                 

活动方案二:                                                                

3.为了批驳“雷锋过时了”的说法,请用肯定陈述句表明你的观点。(1分)

4.阅读下列“感动中国”获奖人物颁奖词,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概述你的发现。(2分)

【材料一】“雷锋传人”郭明义: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材料二】“怒放高原的并蒂雪莲”胡忠、谢晓君: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材料三】“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张平宜:蜀道难,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跨越海峡,跨越偏见,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