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4分) (1)《水浒》中的英雄...

根据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4分)

(1)《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       私放晁盖是“义”,        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2)《童年》中塑造了________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3)“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传》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豹子头”指的是____。

 

(1)宋江 鲁提辖(鲁智深)(2)阿廖沙  (3)林冲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

人生百年,困厄总是不期而至。哭天抢地者有之,痛定思痛者有之,义愤填yīng   者有之,     悲情兮兮、做挺胸脯状往前走的人也不少。但说到用俏皮的方式来应对,变费为宝,就不多了。

我们从来不缺乏直面不幸的决心、勇气、气慨。

缺的是跟不幸说拜拜的神来之笔。是从灾难中找到财富与希望的奇思妙想。是那么一点点福至心灵。是凄然之后潇洒放手、然后拈花一笑的艺术。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2分)

哭天地(  )    义愤填yīng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3)“不而至”的“期”是什么意思     。“神来之笔”文中的意思是    (4分)

(4)本文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1)分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默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

                 ,燕然未勒归无计。           (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何日遣冯唐?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⑤田家输税尽,                     。                 (白居易《观刈麦》)

                 ,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⑦鸡声茅店月,                 。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⑧零落成泥碾作尘,                 。                    (陆游《卜算子》)

(2)默写李清照的《武陵春》的下阕或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查看答案

作文:(50分)

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道,拥有青春,拥有激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有许多许多……

请以'珍惜所拥有的___'为题,请按照初中生的要求写一篇文章。

 

查看答案

(二)(9分)

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途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是一首七言 诗,“酬”的意思是                   。(2分)

2.、解释下列各句中词语的意思:(2分)

⑴二十三年弃置身(弃:                          )

⑵暂凭杯酒长精神(长:                          )

3.、诗中“万”、“千”是实数还是虚数,该如何理解?再举出这样的例子两例。(1+2=3)

4.、诗中引用典故的一句是:                                                              。(1分)

5.、颈联使诗的情调发生的重大变化的一句是:                        。(1分)

 

查看答案

(一)(17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                  ,其不善者而改之。”

1.、将选文的空白处补充完整。(2分)

2.、解释下列词语。(3分)

愠:                      何以:                   识:        

诲:                      说:                     厌:        

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温故而知新:                                           

(2)不耻下问: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按要求从选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各一句)(3分)

(1)关于学习态度:                                  

(2)关于学习方法:                                  

(3)关于孔子自谦:                                   

5.、用课文原句回答:(2分)

(1)作者阐述学和思辩正关系的句子是哪句?

答:                                                          

(2)作者说明孔文子称“文”的原因是什么?

答:                                                          

6.、课文中有些话已凝结为成语,试着写出你印象最深的两三个成语。(1分)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