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2分) A.“哥儿,有画儿...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2分)

A.“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B.艺术有两种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C.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D.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2分)

A.阻(è)寒(jīn)地(gào)躬(jū)

B.箱(qiè)荒(miào) 烦(zào)肃(mù

C.震(sǒng) 问(jí)霹(lì)跚(pán)

D.唐(tuí)愧(zuò)跋(shè)俩(jì)

 

查看答案

请将下面的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2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共6分)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4.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路遥知马力,___________________ 。真正的朋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深厚的感情,而应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作一些思考(任选二题回答)。(4分)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量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

2.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3.如果就这一问题进行一次采访,请以语文老师为采访对象设计两个问题。

 

查看答案

(四)(12分)

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暴、更无人性的了。

1937年12月的《东京日日新闻》刊登了这样一幅照片:两个日本军官,各举战刀,狰狞而笑,标题是“超纪录的百人斩”。照片左侧有“百人斩竞争之两将校”的注释,津津乐道地报道了两个日本军官如何在中国南京紫金山麓进行一切杀人竞赛,如何在一大堆砍下的中国人头旁含笑论胜负。

两个杀人狂属日军第16师团富山大队,一个叫向井敏明,炮兵小队长,一个叫野田岩,副官。

1937年12月英文《日本公告》是这样报道的:

“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岩少尉举行杀人友谊比赛,看谁能在完全占领南京之前,首先杀死100名中国人,现在他们的比赛将要接近尾声。朝日新闻从前线发回的报道说,星期日,他们的比赛成绩如下:向井敏明少尉,杀死89人,野田岩少尉,杀死78人。目前胜负难以分清,比赛还在继续。”

1937年12月《大美晚报》接着这样报道:

“12月10日中午,两人各执已成缺口之刀,会聚一起,野田说:‘我已经杀105人,你杀了多少?’向井说:‘我都已经杀了106人。’两人相视哈哈大笑,向井多赢了一个人,但无法确定谁先杀到100人。两人相约比赛目标发展到150人。从昨日开始,他们已向杀150人的目标努力。”

经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在短短的几个月中,按比较保守的统计,侵华日军集中和分散屠杀中国南京军民34万人。

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

朋友,当我们回顾历史时,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文明古国,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我无需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1.、这篇记叙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展开记叙的?(2分)

2.、用简要的话概述本文的主要事件。(2分)

3.、第2自然段中“津津乐道”一词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这样用?(3分)

4.、怎样理解“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这句话?(3分)

5.、阅读这篇文章后,你认为作者在告诫读者什么?(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