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B、“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C、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D、上巷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

 

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划线字注意完全正确的是(    )(2分)

A、立sǒng         回yū          次lǔ

B、目xuàn         想chī         腾xuān

C、泣zhuì         诱huò         达dǐ

D、清chè          训jiè          视nìng

 

查看答案

仿写句子。(1分)

例句:微笑是一缕春风,让人们感到温暖。

仿句:书籍是              ,让人们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写

1.、请将出现在《童趣》一文中至今沿用的三个成语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3分)

 

 

 

 

 

 

 

 

 

 

 

 

 

 

 

 

 

 

 

 

 

 

 

 

 

 

 

 

 

 

 

 

 

 

 

 

 

 

 

 

 

 

 

 

 

 

 

 

 

2.、《论语》一文中强调责任重要的句子是                     ?(1分)

3.、《论语》一文中关于培养宽厚胸怀的句子是                 ?(1分)

4.、在山的那边,是海!(默写后一句)                              (1分)

 

查看答案

写作展示(50分)

任选一题作文。

(1)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听到或看到的一句话所触动。一句安慰,一句劝告,一句鼓励,一则名言……于不经意问怦然拨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

请以“让我怦然心动的那句话”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照要求作文。

山腰有一小村庄,多年来村民日常用水一直取自村口一眼古井,可近日井水忽然枯竭,村民只好下山取水。李老汉也让自己的三个儿子一人一天轮流下山取水。

首日,大儿子早早起身,肩担两桶,直奔山下,不辞辛苦,往返四次,总算在日落西山时注满了家中大缸。

第二天,二儿子携四只空桶下山,先到朋友家借马一匹,以马载桶,往返两次,日方过午,已将大缸注满。

第三天,轮到三儿子取水,他想起日前在山顶砍柴时所见清泉,于是上山循流观察地势,深思熟虑后召来村民,移石挖沟,山泉遂改道流经村中,村民再无缺水之苦。

这个故事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做事要不辞辛劳,埋头苦干;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要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要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阅读《隆中对》选段,回答问题。(共15分)

【甲】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注释】①共国:共同治理国家。②事:侍奉。③致:招致,引来。④趋:奔赴。

1.翻译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1)非惟天时,亦人谋也(           )    (2)此天所以资将军(         )

(3)身厚币以招贤者(               )    (4)燕王吊死孤(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以弱强者   贤能之用                    

B.曹操比袁绍  信义著四海

C.屏人曰    高祖之以成帝业       

D.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向宛、洛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迎将军者乎

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译:                                                      

(2)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译:                                                      

4.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

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

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

C.作为人物传记,【甲】段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

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

D.【以】文燕昭王采纳了郭槐的建议,拜郭槐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后来没多久就引

发了“士争趋燕”的局面。

5.“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甲乙两段内容,说说其中的哪些策略对当今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