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深层阅读赏析(共13分) 母爱的温度 青春会逝去;爱情会枯萎;友谊的绿叶也会凋零...

深层阅读赏析(共13分)

母爱的温度

  青春会逝去;爱情会枯萎;友谊的绿叶也会凋零。而一个母亲内心的希望比它们都要长久。

                                          ——奥利弗·温戴尔·荷马

有一个女人,她永远占居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她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索取和享用,却不要你任何回报——这个人是“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

  岁月在不经意间从我身边划落,从咿呀学语的童年到如今每天在大学校园里忙碌于教室与教室之间。可是每次在我身心疲惫的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心情郁闷却身旁无人的时候,驻足下来,总是会想起几百里之外那张始终对我亲切微笑的脸。

  母爱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它伴随儿女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绵不绝。于是,在儿女的笑声泪影中便融入了母爱的缠绵。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

  又是一年国庆节,还是因为参加学校的比赛而不能回家。打电话回家的时候,明显听到母亲的叹息声,心中很自责。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爸妈变得像小孩,每到假期就会盼着我回家。每次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到家的时候,她总会做好丰盛的晚餐,然后等着接过我手中的行李领我回家吃饭。而每次回学校时她都亲自帮我整理好行李,叮嘱我很多生活琐事,似乎我还是当初那个不懂事的小孩。不管我走多远,我总会感觉妈妈那双盛满母爱的眼睛无时不在深情地扫描我全身,令我觉不出秋天的凉和冬天的冷。

  我常看一则央视“为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每次都会给我心灵很大的震撼。因为它们在揭示一个众所周知的伟大主题同时,也触及到了天下所有为子女者的内心之痛,那就是我们对母爱伟大的道理都似懂非懂,或者说虽然懂得,但却在大多数时候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报答。也许是一盆洗脚水,换来的却是母亲的欣慰和感动——其实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那么容易被感动,她们对自己儿女要求得真的很少。

  回首,我们曾经遗漏过生命中那么多令人感到深情的时刻;原来,我们和父母都依然彼此深爱着。我们的身影是帆,他们的目光是海;我们的梦想是白云,他们的真爱就是天空。

不知不觉,母亲在岁月中渐渐老去。可是妈妈并不在乎这一年流失的岁月,她的每一天都很快乐,因为心里有着满满的期盼。请回头注视你的妈妈吧,记住那些欢乐的日子,在一个母亲节到来的时候,给妈妈一张温馨的贺卡,给妈妈一个甜甜的电话,给妈妈一句深情的短信。我们要知道这是对母亲一种巨大的精神回报,我们更要相信,伤痛总有人抱紧的时候,未来还有什么路不好走……

——选自《青春文学》有删改

1..正文的开头引用奥利弗·温戴尔·荷马的话有什么作用?(2分)

2..请仿照下面句子的结构,再续写一句。(3分)

我们的身影是帆,他们的目光是海;我们的梦想是白云,他们的真爱就是天空。________________,              

3..请品味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2分)

我们要知道这是对母亲一种巨大的精神回报,我们更要相信,伤痛总有人抱紧的时候,未来还有什么路不好走……

4..本文比较具体地叙述了一件母爱的事,请概括这件事,说说这件事所表达出的作者感情。(3分)

母爱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的感情: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本文运用了大量排比,请举出一处,并做一点赏析。(3分)

 

1.是全文的引子,又是点睛之笔。 2.示例:我们的脚步是大树,他们的支持就是大地。 3.我们对母亲一点回报就是对母亲最大的精神安慰,而母爱对于我们的力量更是巨大,当我们经受人生挫折的时候,母爱将激励我们去战胜困难,乐观地面对未来。 4.母爱的事:母亲盼望我国庆节回家,回家后殷勤接待我,反复叮嘱我。 作者的感情:为不能主动回家而自责,对母亲的感激,对母爱的热烈赞美。 5.示例: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这句排比细致刻画了母爱的形象,渲染了对母爱的深深的感激之情。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强烈。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3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选自《桃花源记》)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①便还家    (       )                   ②此人一一为言所闻(       )

太守说如此(       )              ④病终(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⑴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⑵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3..用“/”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余 人 各 复 延 至 其 家。

4..下列对选文内容与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桃花源记》写法与郭沫若的《天上街市》的写法一样,以美好的想象反衬现实的黑暗。   

B.桃源人“不复出焉”是因为与世隔绝时间太长,他们适应不了外面人的生活习惯。

C.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寻找桃源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表明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

D.文章结尾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无人问津”。

5..从《桃花源记》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没有战乱,安定团结,相处和谐,生活富足,环境优美。你认为作者的理想境界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是不是完全实现了?请列举现实生活一个例子阐述个人见解。(3分)

 

查看答案

(三)读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节选),完成后面题目。(7分)

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2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2..文段画线句子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               (1分);“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中的“这”指是:                            (1分);

3..阿长是个普通的佣工,作者却夸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一本普通的《山海经》却说是“心爱的宝书”,这是不是有点夸大其词,不真实?请谈点看法。(3分)

 

查看答案

(二)给下列新闻加个标题。(4分)

从27日开始,一股较强冷空气将影响中国北方地区,中国北方自西向东将出现大范围的大风降温天气过程。

中央气象台预计,从27日开始至29日,一股较强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中国北方大部地区,新疆北部、甘肃西部、内蒙古大部、华北北部、东北等地将有5级左右偏北风,上述地区气温将下降4-8℃,局地降温可达10-12℃。

受冷空气影响,中国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将持续下滑,25℃以上的温暖将逐渐退去,西北地区、华北北部和西部的最高气温也将降至20℃以下,人们会感觉潮湿阴冷。

气象专家提醒,此次冷空气影响期间正逢国庆节假日节前旅游出行高峰,降雨、降温天气对公众旅游出行安排及交通安全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华南及其沿海地区受冷空气和台风的共同影响,有较强风雨天气,对当地景区及海岛旅游安全可能造成较大影响。

1..给上面新闻加个标题(2分)

2..“从27日开始,一股较强冷空气将影响中国北方地区,中国北方自西向东将出现大范围的大风降温天气过程”一句中两个“将”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查看答案

(一)阅读下面选自《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的一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4分)

   ……

他们坐在书桌前

就在那要命时刻前55分钟

小小的人儿,

急切地回答

艰难的问题:

假若一个人步行,结果是多少……

许许多多这类问题。

小脑子充满了数字,

书包装满了练习簿,

打的分数有好也有坏;

兜儿还塞一把梦想和秘密,

是爱和盟誓。

每个人都以为

自己将在阳光下奔跑很久,很久

直到任务了结时。

……

1..本诗是南斯拉夫诗人迪桑卡为纪念二战大屠杀而写的。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分)

2..这首诗具体叙述了孩子们被屠杀前上课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查看答案

语文实践活动。(共8分)

2011年9月18日是日本侵略军入侵中国东北80周年纪念日。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可是自有人类的历史以来,战争一直未停息,战火和死亡时时践踏着公理和正义,下面让我们到历史的长河中去探寻一下战争吧。

A.请写出有关战争的一个成语、一个名言。(2分)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下面是“国际和平年”的徽标,请说说这幅徽标的组成和含义。(3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组成:                                         

                                                

                                                

含义:                                         

                                                

                                                

C. 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是否会有永久的和平?谈一点看法。(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