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3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3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选自《桃花源记》)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①便还家    (       )                   ②此人一一为言所闻(       )

太守说如此(       )              ④病终(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⑴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⑵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3..用“/”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余 人 各 复 延 至 其 家。

4..下列对选文内容与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桃花源记》写法与郭沫若的《天上街市》的写法一样,以美好的想象反衬现实的黑暗。   

B.桃源人“不复出焉”是因为与世隔绝时间太长,他们适应不了外面人的生活习惯。

C.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寻找桃源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表明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

D.文章结尾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无人问津”。

5..从《桃花源记》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没有战乱,安定团结,相处和谐,生活富足,环境优美。你认为作者的理想境界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是不是完全实现了?请列举现实生活一个例子阐述个人见解。(3分)

 

1.①同“邀”  ,邀请     ②详细   ③到     ④随即,不久 2.⑴桃源人带领妻子儿女以及相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⑵就顺着以前的路,处处都做了记号。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4.B 5.示例一:没有完全实现。桃花源中环境优美,而我们今天的社会,大量良田被占用,环境污染严重。我们村附近建立一个药厂,村子里的沟凼全部变成了臭水沟。 示例二:没有完全实现。《桃花源记》中人们相处和谐。而今天,虽然人们物质生活富足了,但人际关系紧张,人人自危。前不久报上还刊登了一个消息,一个司机扶起马路上倒下的老人,结果被说成这个司机撞到老人,被索赔。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读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节选),完成后面题目。(7分)

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2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2..文段画线句子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               (1分);“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中的“这”指是:                            (1分);

3..阿长是个普通的佣工,作者却夸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一本普通的《山海经》却说是“心爱的宝书”,这是不是有点夸大其词,不真实?请谈点看法。(3分)

 

查看答案

(二)给下列新闻加个标题。(4分)

从27日开始,一股较强冷空气将影响中国北方地区,中国北方自西向东将出现大范围的大风降温天气过程。

中央气象台预计,从27日开始至29日,一股较强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中国北方大部地区,新疆北部、甘肃西部、内蒙古大部、华北北部、东北等地将有5级左右偏北风,上述地区气温将下降4-8℃,局地降温可达10-12℃。

受冷空气影响,中国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将持续下滑,25℃以上的温暖将逐渐退去,西北地区、华北北部和西部的最高气温也将降至20℃以下,人们会感觉潮湿阴冷。

气象专家提醒,此次冷空气影响期间正逢国庆节假日节前旅游出行高峰,降雨、降温天气对公众旅游出行安排及交通安全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华南及其沿海地区受冷空气和台风的共同影响,有较强风雨天气,对当地景区及海岛旅游安全可能造成较大影响。

1..给上面新闻加个标题(2分)

2..“从27日开始,一股较强冷空气将影响中国北方地区,中国北方自西向东将出现大范围的大风降温天气过程”一句中两个“将”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查看答案

(一)阅读下面选自《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的一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4分)

   ……

他们坐在书桌前

就在那要命时刻前55分钟

小小的人儿,

急切地回答

艰难的问题:

假若一个人步行,结果是多少……

许许多多这类问题。

小脑子充满了数字,

书包装满了练习簿,

打的分数有好也有坏;

兜儿还塞一把梦想和秘密,

是爱和盟誓。

每个人都以为

自己将在阳光下奔跑很久,很久

直到任务了结时。

……

1..本诗是南斯拉夫诗人迪桑卡为纪念二战大屠杀而写的。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分)

2..这首诗具体叙述了孩子们被屠杀前上课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查看答案

语文实践活动。(共8分)

2011年9月18日是日本侵略军入侵中国东北80周年纪念日。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可是自有人类的历史以来,战争一直未停息,战火和死亡时时践踏着公理和正义,下面让我们到历史的长河中去探寻一下战争吧。

A.请写出有关战争的一个成语、一个名言。(2分)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下面是“国际和平年”的徽标,请说说这幅徽标的组成和含义。(3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组成:                                         

                                                

                                                

含义:                                         

                                                

                                                

C. 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是否会有永久的和平?谈一点看法。(3分)

 

查看答案

浅层次阅读理解(共35分)

【诗歌天地】请你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15-16题。(共7分)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颈联中“   ”“   ”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春的妩媚动人;“   ”“   ”描绘出春的发展变化,突出早春的勃勃生机。(4分)

2.诗的尾联中有一个词语直抒作者胸臆,请找出来并说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