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19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19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诸葛亮《出师表》)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4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       (2)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      )

(3)将军宜枉驾之 (    )       (4)由是先主遂诣亮   (      )

2.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求闻达诸侯

B.受任败军之际

C.欲信大义天下

D.每自比管仲、乐毅

3.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4.“三顾濒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理解两段选文的内容,说说“天下计”、“老臣心”是指什么?(4分)

5.诸葛亮“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自己的神圣的职责。请你结合两段选文的内容,谈谈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不少于60字)

 

1.(1)地位低下,见识短浅(2)用来 (3)拜访  (4)因此 2.D 3.(1)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下陛下尽忠的职责所在啊 (2)诸葛亮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都不认可他。 4.“天下计”是指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安定天下的计谋 “老臣心”则指诸葛亮想要“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心。(用自己话来回答也可以) 5.学生可以围绕“持之以恒”“诚信”“感恩”等内容来回答即可。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6分)

路边开满了带刺的蔷薇花,三个步行者打这里路过。

第一个脚步匆匆。他什么也没看见。

第二个感慨万千,叹了口气说:“天,花中有刺!”

第三个却眼睛一亮,说:“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个人挺麻木,他看不到风景;第二个人挺悲观,风景对于他没有意义;至于第三个人嘛,他是个乐观主义者。

朋友,你是哪一个呢?

1.请在原文的横线处填写一句适当的话。(10个字以内,注意上下文连贯)(2分)

2.三个人对花的态度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生观。请写一段议论性文字,针对以上一种或多种人生观加以点评。(50字左右)(4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伊索寓言》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如《蚂蚁和蝉》就讽刺了好逸恶劳的人,对人们有教育意义。

B.诸葛亮一生多次用火攻取得战役的胜利,如: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连营七百里等。

C.武松是一位豪侠之士,他景阳冈打虎是“勇”的表现,醉打蒋门神是“义”的驱使,斗杀西门庆是“恨”的宣泄。

D.《朝花夕拾》回忆了众多的人物,如善良热忱的阿长、质朴方正的寿镜吾、正直严谨的藤野……这些形象都倾注了作者丰富真挚的感情。

2.请从下列名著精彩片断中任选一个,简要概述该情节的主要内容。(4分)

①武松斗杀西门庆

②孙悟空三调芭蕉扇

我选:      。情节:___                                               ___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3分)

双休日,小华正在家中紧张地复习功课,迎接即将到来的中考。他的好友小强带着羽毛球拍喊他一起去打球,小华想拒绝小强的邀请,又怕伤了两人的感情。请你为小华拟写一段话委婉地表示拒绝。

 

查看答案

默写(10分,以回答最好的5道题计分)

1.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李白的《行路难》中,表明了诗人想要施展政治抱负,相信自己必有远大前程的句子是:“                                             。”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哲理的名句是                                         

5.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朱自清《春》)

6.杜甫《望岳》中的“                                 ”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

7.少壮不努力,                 

 

查看答案

题目:我眼中的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中可填人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中的任一人,也可以是只有一面之缘却印象深刻的人生过客,甚至是你本人。

2.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其形象鲜明,饱满。

3.结构完整,详略得当,主题明确。

4.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