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文字有三句话,其中一句有语病,一句标点误用,请加以修改。(2分) ①创建文明...

下面文字有三句话,其中一句有语病,一句标点误用,请加以修改。(2分)

创建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②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和创建力度是成功的关键。③我们要树立《衢州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参与到创建活动中去。

1.第①句画线处有语病,请改正。

2.第③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改正。

 

1.语序不当,“不仅……而且……”的内容要对调,可改为“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而且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1分) 2.《衢州是我家,文明靠大家》改为“衢州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1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歌从诗来,以诗为歌。在古老的中国文化中,诗与歌一直都是交响的回旋曲,历史悠久绵长的三衢大地,自然也是yùn(   )藏民歌的宝库。shē(   )族民歌更是其中的一块guī(   )宝,目前,这一口头文化遗产正在以歌舞节、乡土教材、诵山歌等形式重新唤醒人们的shē族文化记忆。

 

查看答案

按要求作文。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进入倒计时。回首逝去的日子,数不清三年初中生活中留下的多少欢乐,而今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惆怅。但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的“驿站”,这一个个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现在,就让我们对三年来的人生轨迹来一番回顾吧!

请以“回首”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5分)

菊   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诗的一、二句作者运用“绕舍”“遍绕”“日渐斜”等词,写出了怎样的情景?(2分)

2.诗的第三句 “不是花中偏爱菊”平中见奇,请加以赏析。(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颠  僧

明州妙音僧法渊,为人佯狂,日饮酒市肆,歌笑自如。丐钱于人,得一钱即欣然以为足。得之多,复与道路废疾穷者。能言人祸福,无不验,人疑其精于术数,故号“渊三命”。发言无常,及问之,掉头不顾,惟云“去,去”。有丧之家,必往哭之,葬则送之。无贫富皆往,莫测其意,人以为狂,又号曰“颠僧”。大觉禅师初住育王,开堂,僧倔然出问话,人莫不窃笑。大觉问:“颠僧是颠了僧,僧了颠?”答云:“大觉是大了觉,觉了大?”大觉默然,众皆惊愕。一日,忽于市相别,携酒一壶,至郡守宅前,据地而饮,观者千余人。酒尽,怀中出颂一首,欲化去,众皆引声大呼云:“不可于此!”遂归妙音,趺坐而化。颂曰:“咄咄,平生颠蹶。欲问临行,炉中大雪。”真相至今存焉。

【注】①明州:宁波古称。妙音:寺名。②趺(fú)坐而化:盘腿打坐,灵魂升天而死。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得一钱即欣然以为(满足)

B.发言无(平常)

C.为人狂(假装)

D.人莫不笑(偷偷地)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人佯狂若有作奸犯科及忠善者

B.丐钱人每自比管仲乐毅

C.有丧家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

D.据地饮长跪谢之曰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得之多,复与道路废疾穷者。

②无贫富皆往,莫测其意,人以为狂,又号曰“颠僧”。

4.从文中看,颠僧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4分)

 

查看答案

碳捕捉和封存技术

①节能减排,走低碳发展道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佳方案。因此,如何减排二氧化碳的新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其中碳捕捉和封存技术开始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②为了避免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可以首先将大型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进行碳捕捉。琼·吉宾斯博士说:“碳捕捉首先是通过金属片‘清洗’发电厂排放出的尾气,把二氧化碳‘捕捉’下来;接着是让二氧化碳气体通过一个加热塔的蒸汽加热,得到更纯的二氧化碳;最后是将气体通过压缩塔,得到方便运输的压缩二氧化碳。通常,捕捉一吨碳的成本约60美元。但在中国,我预计成本可能降至40美元/ 吨。”中国华能集团的蒋敏华表示,公司将于今年在上海启动第二个碳捕捉示范项目,每年捕捉10万吨二氧化碳,然而高昂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项目进程。

③碳捕捉后,将捕捉下来的碳,用一定的方法埋入地底或海洋,封存起来,进行碳封存。据了解,目前二氧化碳的封存技术分为“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两种。适合封存二氧化碳的地质结构包括油田、气田、咸水层、无法开采的煤矿等。据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性质稳定,若地质封存点经过谨慎选择、设计与管理,注入其中的二氧化碳99%可封存上千年。

④但是,现在科学家们还无法保证封存的二氧化碳不会泄露出来。所以,封存二氧化碳,最主要的是要有大片的空地,这样才可能把二氧化碳存储在地下。另外,一定要进行地质勘探,不能封存在地震多发地带,万一发生大地震,二氧化碳泄露出来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⑤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调查,全球油田中大概可供9300多亿吨的二氧化碳埋藏,这相当于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的45%。据预计,“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的应用能够把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20% 至40%。

⑥除了对气候变化产生积极影响外,“碳捕捉与封存技术”还可以实现一定的商业价值。被捕获的碳可以用于石油开采、冶炼厂,甚至汽车业。在全球范围内,最早成功实现“碳捕捉与封存”试点项目的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证实,在油田里灌入二氧化碳,可以使得石油的采收率提高40-45%。

⑦碳捕捉和封存技术仅仅是一种储存以避免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的技术手段,它并不是控制二氧化碳的最佳途径。现在人们要做的,关键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利用生物质跟煤混合燃烧,这样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降低10%至20%。目前来看,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是增加燃烧效率,还可用混合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根据文意解释,什么是“碳捕捉和封存技术”? (3分)

2.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4分)

①文中引用琼·吉宾斯博士的话,是为了具体说明碳捕捉技术的流程,以及这一技术简单可行,价廉物美。

②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二氧化碳之多,为碳捕捉和封存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前景。

3.从文中看,采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有哪些好处与不足?(4分)

4.在目前状况下,你觉得一个国家应该怎样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请结合文意,分点概括回答。(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