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父亲的自行车 余 杰 ①有人说,十岁的小孩子崇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父亲的自行车

余 杰

①有人说,十岁的小孩子崇拜父亲,二十岁的青年人鄙视父亲,四十岁的中年人怜悯父亲。然而,对我来说,这个世界上父亲是惟一值得一辈子崇拜的人。

  ②父亲是建筑师,工地上所有的工人都怕他,沙子与水泥的比例有6ec8aac122bd4f6e一点差错也会招来父亲的痛斥。然而,父亲在家里永远是慈爱的,他的好脾气甚至超过了母亲。在县城里,父亲的自行车众人皆知,每天早晚,他风雨无阻地骑着吱吱嘎嘎的破车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学。那时,我和弟弟总手拉着手跑出校门,一眼就看见站在破自行车旁,穿着旧蓝色中山服焦急地张望着的父亲。一路上,两个小家伙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而父亲一直能一心两用,一边乐滋滋地听着,一边小心翼翼地避过路上数不清的坑坑洼洼。等到我上了初中,父亲的车上便少了一个孩子;等到弟弟也上了初中,父亲便省去了一天两趟的奔波。可父亲似乎有些怅然若失,儿子毕竟一天天长大了。

  ③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兴奋得睡不着觉。半夜里听见客厅里有动静,起床看,原来是父亲,他正在台灯下翻看一本发黄的相簿。看见我,父亲微微一笑,指着一张打篮球的照片说:“这是我刚上大学时照的!”照片上,父亲生龙活虎,眼睛炯炯有神,好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此刻,站在父亲身后的我却蓦然发现,父亲的脑后已有好些白发了。父亲一出世便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惨痛的经历使他深刻地意识到父亲对儿子的重要性。因此,在他的生活里,除了工作便是妻儿,他不吸烟不喝酒,不钓鱼不养花,在办公室与家的两点一线间,生活得有滋有味。辅导儿子的学习是他最大的乐趣,每天的家庭作业父亲都要一道道地检查,认认真真地签上家长意见,每次家长会上他都被老师称赞为“最称职的家长”。母亲还告诉我一件往事:我刚一岁的时候,一次急病差点夺去了我的小命。远在千里之外矿区工作的父亲接到电报时,末班车已开走了,他跋山涉水徒步走了一夜的山路,然后冒险攀上一列运煤的火车,再搭乘老乡的拖拉机,终于在第二天傍晚奇迹般地赶回了小城。满脸汗水和灰土的父亲把已经转危为安的我抱在怀里,几滴泪水落到我的脸上,我哇哇地哭了。“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

  ④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与父亲在一起,沉默的时候居多,我却能感觉出自己那与父亲息息相通的心跳。离家后收到父亲的第一封信,信里有一句似乎很伤感的话:“还记得那辆破自行车吗?你走了以后,我到后院杂物堆里去找,却锈成一堆废铁了。”我想了许久,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给父亲回信:“爸,别担心,那辆车每天晚上都在我的梦里出现呢。我坐在后面,弟弟坐在前面,您把车轮蹬得飞快……”

 

1.请概括写出全文表现父亲“称职”且体现父爱的几件具体事例。(3分)

2.联系语境,品味下边句中加粗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

3.第③段文字所写材料都没有围绕父亲的自行车来写,这是否脱离了全文的中心?请探究并简述理由。(4分)                                      

4.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收到父亲的来信后,“想了许久”才回信,“我”此时想了些什么?请续写出“我”回信的一部分内容(50字左右)。(5分)

爸,别担心,那辆车每天晚上都在我的梦里出现呢。我坐在后面,弟弟坐在前面,您把车轮蹬得飞快……

5.读了本文后,你想对你的父亲(或母亲)说些什么?(5分) 

 

1.⑴ 风雨无阻地接送儿子上下学; ⑵ 认真辅导儿子的学习; ⑶ 不远千里赶回来看望生病的儿子。(3分。意对即可。) 2.“淡淡地”从语气的角度表现了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或表现了父亲不张扬、不夸饰、不表功的性格特点),反映了父亲对儿子朴素而深沉的爱。(或:淡淡的语气,浓浓的父爱。)(3分) 3.示例:父亲的自行车只是全文的线索(或依托、凭借),并不是全文的中心。全文中心是“父亲是惟一值得我一辈子崇拜的人”,而第③段所写几个内容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我”崇拜父亲的原因,所以该段并没有脱离全文的中心。(扣住自行车是全文的线索(或依托、凭借)得1分,扣住本段围绕中心选材得3分。无固定答案,言之有理即可。)(4分)。 4.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对父亲的思念、崇敬、感恩之情。开放性题,无固定答案,只要符合“我”的心理和全文感情基调即可。(5分) 5.考察学生对父母的思念、崇敬、感恩之情。(5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童趣》,完成后面题目。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我能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4分)

①项为之   (        )  ②喷以烟  (        )       

    ③鹤云端   (        )  ④数十     (        )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3.“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作者这一举动的原因是什么?(2分)

我的揣摩:                                                                 

4.本文的物外之趣有哪些?它们源于生活中的什么?

5.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通过本文的阅读,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趣丰富的人?(3分)

    我的看法:                                                            

①童年是一段如诗如画的故事,在童年发生过许多趣味横生的故事,诗人胡令能《小儿垂钓》中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霉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你还知道哪些诗中写到了童年生活?写到相关的诗句即可。(3分)

我的积累: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4分)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是生活的镜子。七年级某个班举行了一次“漫游语文世界”的活动:

1.〔缤纷课堂〕语文课代表在课堂上深情念了一段感受语文的话:语文是处处闻啼鸟的春;语文是荷花映日红的夏;语文是仙鹤排云上的秋;语文是梅花独自开的冬。这段话里包含有四句古诗,你知道吗?写出两句即可。(2分)

2.按要求仿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一个与前面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2分)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3分)

互联上的论坛是民发表感言的地方。教育的“文学论坛”准备向大家征集“我最喜欢的名著”阅读感言,请你从下列名著中选取一篇,写上几句感言。(注意:不一定要在句式上模仿示例,关键在于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水浒传》《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繁星  春水》

示例:初读《骆驼祥子》,觉得故事好玩;再读,看到了他挣扎的痛苦,看到了他在困苦中走向堕落的无奈。我的理解在加深,对样子的同情和怜悯也在加深。我真想走进小说,帮他一把。

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言: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试从诗中找出几个词语来说明作者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2分)                                        

2.诗中“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查看答案

“腹有诗书气自华”,背诵优美的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尽你所知,在下面的横线上补齐所缺的名篇佳句。(6分)

1.在山的那边,是海!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                               。

3.《 论语 十则》中,孔子论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两个句子是:                               。

4.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着“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哲理名言是                                   

6.《龟虽寿》中表达诗人雄心抱负的千古名句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