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50分) 下边两个题目任选一个,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①在毕业告...

作文(50分)

下边两个题目任选一个,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①在毕业告别晚会上,有位同学在纪念册上写了这样的一首诗:

妈妈,我知道你爱我,可我长大了,总会离开你;老师,我知道你爱我,可我毕业了,总会离开你;朋友,我知道你爱我,可我升学了,总会离开你……

亲爱的同学,读了这首诗,你会想到些什么呢?请你以“总有离开的时候”为题目,自定角度作文。

②请你以“沟通”为题目,自定角度作文。

 

按高考评分标准给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题后要求答题。(5分)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①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②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融为一体。

 

查看答案

(三)记夜游承天寺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面对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与为乐者(思念)

B.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睡觉)

D.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3..这段文字叙事、描景、抒情集为一体:                          (事),这是事之雅者;                      (景),这是景之美者;                              (情),这是情之深者。

4.整段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诗句。(5分)

1.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              。

2.《鱼我所欲也》中点明中心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3.锦江春色来天地,                        。(《登楼》杜甫)

4.《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

5.朋友一生一起走。有了朋友的真诚关怀,人生的旅途就不会孤独。在古代诗歌中,有许多劝勉慰藉好友的名句。请写出古诗词中有关劝勉朋友的句子:                                        。(写出连续的两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醉花阴》答题:(3分)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这首词以“            ”贯穿全文。

2.简析词的上下片所写的主要内容。

上片写                                   ;下片写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翻译、诗词阅读、古诗文积累(12分)

翻译句子(4分)

1.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