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

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  )

甲.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

乙.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

丙.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

A. 甲与乙    B. 甲与丙    C. 乙与丁    D. 丙与丁

 

C 【解析】照机机离人越近所成的像越大,则不能看到全身像,故甲错误;当像变小时,说明人离相机的距离变大了,此时需要缩小像距,即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故乙正确;要想让像变亮,则需要物体变亮, 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是不行的,应把物体照亮一些才行,故丙错误;相机所成的像本来是倒立的,不便于观察,可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故丁正确;应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

B. 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

C. 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

D. 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放大镜看报纸可以看到放大的字

B. 教室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 用手机拍照,物和镜头的距离需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

D. 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矫正

 

查看答案

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1)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从交通标志牌到桥头距离为18 km;通过这段公路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 km/h.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 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千米/时?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桥头最快要用几分钟?

(2)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 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 km/h,最高限速120 km/h.小明看表发现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处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

 

查看答案

1827年在日内瓦湖进行的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水中传播速度的实验是物理学史上著名的实验之一.如图所示,实验时两只船相距14 000 m,在一只船上,实验员往水里放一个可以发声的钟,当他敲钟的时候,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在另一只船上,实验员往水里放一个收音器,该实验员看到火药发光后10 s接收到水下的响声.

(1)求当时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

(2)实验结果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写出两个)

 

查看答案

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的温度计.

(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在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每隔1 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表),4 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__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

(4)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